(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机关幼儿园 312000)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将生命解释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这无疑为感恩教育注入了一根强有力的针。通过对儿童日常生活中感恩教育的渗透,逐渐从被动倾听到主动行为,同时,同伴也形成了相互监督的机制,感恩不是一种刻意的要求,而是一种自然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幼儿;感恩教育;思考;实践
1幼儿开展感恩教育的意义
幼儿教育不仅要培养孩子智力,还应对孩子们的情感和健康人格进行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所以,在幼儿时期对他们开展感恩教育,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做一个真善美的人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内外的不少研究也表明: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期间,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对幼儿进行感恩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幼儿在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在幼儿园当中,有很多幼儿身上都存在着感恩欠缺的现象。他们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出自私自利的行为,以及把别人的付出和国家对他们的爱护都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情。他们只知道享受这些别人给予东西,自己却不知道奉献和回报,更不知道感恩。现在的很多孩子,往往只是去享受老师和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把这些当作别人应当做的,他们不知道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知恩,不知道感谢老师对自己的知识引导,更不懂得如何去感恩身边的人。这些现象会对幼儿们以后的成长造成消极的影响,使他们的人格不够健全,同时也会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出现。
3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3.1家庭要发挥好感恩教育的启蒙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最多时候面对的都是父母、家人。让孩子学会感恩,应该从家庭的教育最先入手。因此,在家庭中开展感恩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将家庭作为孩子学会感恩的最初平台,积极的引导孩子用爱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家长要教育孩子尊重父母、尊重家人;教孩子在任何时候接受别人帮助都要学会感谢,对人有礼貌;教会孩子帮助他人,礼让他人等。
3.2家长老师要利用社会资源的潜移默化作用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环境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感恩教育的肥沃土壤, 家长和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资源实施感恩教育。比如孩子们走在大街上,处处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版面,看到图片中鲜艳的国旗,雄伟的天安门, 家长在帮助孩子识别的同时, 讲一讲国情基本常识,教育孩子对祖国的感恩;带着孩子走在干净的马路上,我们可以将清洁工人无论严寒酷暑, 天还没亮就要推着清洁车扫地的事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对清洁工人心存感激;又如,和孩子一起看优秀动画片,在快乐享受中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社会生活提供给我们的教育资源是无穷尽的,我们要善于辨别,让正能量的教育资源尽早影响他们,让他们幼儿时就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 为今后拥有感恩情怀打牢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老师应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幼儿感恩
在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幼儿们自身对感恩并没有意识,老师应当从各个角度引导他们,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引导幼儿们认识感恩。让他们知道,他们所获得的一切都不是别人应当做的,包括父母对他们的养育,老师对他们的教导,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等等,以至于在大自然中遇到的鸟语花香,这些都是“恩惠”,应当时时刻刻地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对待一切。当秋天来临的时候叶子都落了,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们,不要踩那些树叶,它们离开了自己的父母肯定很可怜,而且父母养育了树叶,它们的父母就是大树,这些树叶要留在大树身边陪着它。老师可以让幼儿们自己试想一下,如果幼儿的父母也离开了,他们自己会不会和树叶一样也很难过,也会这样陪着自己的父母。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够慢慢地体会到这种感恩的情感。
3.4利用环境创造儿童游戏与分享活动中的感恩情感
玩耍是孩子们社交的最好方式。通过游戏交流,孩子们可以加深他们的理解,体验到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好的关系。在游戏中,孩子们以快乐的心情来反映游戏的真实生活,老师的灵感诱使孩子们自然地接受。我们努力为儿童创造一个游戏环境,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开展各种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根据大、中、小班儿童的不同年龄特点,我们建立了小区、小班幼儿之家、中产阶层的小医院、大银行的大卖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幼儿学会了用轮流、请求、商量等方式与人交往,协商解决问题,增强了孩子的合作意识,体验到了感恩他人的情感。创设一些活动情境,指导幼儿用心理换位的方式积极参与感恩活动,体会父母呵护他们、养育他们的艰辛。比如,大班开展“护蛋行动”的活动,要求孩子们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辅料进行保护鸡蛋的行动,孩子们要想尽办法让鸡蛋在这一天的活动中完好无损。在活动开始之前,孩子们通过跟父母讨论保护鸡蛋的方法,提高了孩子们的保护意识,有一部分孩子在活动中表现良好:放在手里轻轻地拿着或放在口袋里时不时拿出来查看、鸡蛋放在袋子里挂脖子上走路轻轻、不跑不跳,孩子们的表现真的让我们很是欣慰。在活动中,有些孩子的蛋不时被打破。有的孩子伤心,有的哭,有的甚至大声哭。在帮助孩子们稳定情绪之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卵子是什么时候破裂的?它们是如何破裂的?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卵子?到了离开花园的时候,孩子们给了母亲他们保护了一天的蛋,表达了他们的感激之情。蛋宝宝保护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体验照顾人的辛苦。通过保护“鸡蛋宝宝”活动来增强孩子们的“爱”和“被爱”的体验,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责任感。激励孩子保护他人的潜能,也了解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努力工作,让孩子们得到感恩的教育。
结束语
维果茨基的发展心理理论认为:学前期是一个人最早产生道德规范、形成道德准则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建立对世界、对社会、对自己乃至身边一切事物的基本概念。那么,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感恩呢?我认为孩子们的感激不是一夜之间通过强迫灌输来培养的,也不是为了换取毫无原则的、非理性的溺爱。它是通过自然模仿和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的,如同春雨随春风入夜,默默滋润万物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到内,由量到质的发展过程。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的论述。
参考文献
[1]黄艳霞.浅谈中班幼儿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上),2017(10):240.
[2]张兆艳.感恩教育在幼儿园实施与运用的研究[J].新课程(上),2017(10):242.
[3]陈慧敏.践行“幼儿孝心教育”实现幼儿美德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C].:,2017:2.
[4]邱莉.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幼儿的语言活动中[J].知识文库,2017(15):48.
[5]冯雪梅.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J].好家长,2017(37):11.
论文作者:钱月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孩子们论文; 幼儿论文; 孩子论文; 父母论文; 他们的论文; 老师论文; 的人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