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健

探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健

西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现代施工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施工经验,通过某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深坑支护技术;基础施工;结构;应用

1引言

高层和多层建筑的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铁站、工程建设,将面临深基坑工程。据统计,深基坑工程造价一般是总建造成本的20%~30%,深基坑支护结构总工程造价的成本约占10%左右。迅速高层建筑的兴起,促进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各地在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不断涌现的经验。本文讨论了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2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2.1工程总体概况

该建筑工程为总高80m的大夏,其平面形式程方形,总施工面积达35000m2。其中地下面积占9000m2,预计在地下设计三层,其基坑深度的最大值为15m,地下部分采用的则是混凝土梁内设无粘结预应力筋。建筑工程是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工程地质方面,经过工程初期的勘察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建筑工程的拟建区域是某条河流的洪冲积扇北面,地面的标高是47m左右,拟建区域地质土层是粉质粉土层,也有部分是粘重粉质粘土层。地下没有软弱的下卧层,大厦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是230kpa。在工程水文方面,依据工程前期的勘探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拟建区域的地下水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滞水,水位深度在3m左右,水位标高在45m左右;第二层是潜水,水位深度在10m左右,水位标高在35m左右;第三层是层间水,水位深度在20m左右,水位标高在24m左右,并且这个区域的地下水水质呈弱酸性。虽然不会腐蚀到混凝土结构,但是却会在一定程度上腐蚀到钢结构。

2.2工程特点

该建设工程的规划面积是一个比较繁华的街区,所以需要非常高的标准建设条件。在白天和黑夜街道太拥挤,项目已只为管道运输增加了运输的难度。并且也有更高的要求,以应对周围环境,施工时间是有限的。总之,建筑面积具有非常窄的区域,建材呈现了大量的堆积在地面上,只有一些大型钢结构被存储在仓库。所以需要二次运输,进而运输成本增加。

2.3建筑工程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

依据本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最终确定了结合混凝土灌注桩和锚杆支护的支护方案。

2.4混凝土灌注桩

过程是对钻场进行必要的平整,然后是测量放卷布孔工序。其次是挖臭水沟和布设泥浆地,到位桩基,浆料制备,钻机,洗孔清孔,钢筋笼的调防。并采取水下混凝土浇注桩,依此类推。开钻前,需要对轴的定位点和水准点检测,确保它是正确的,此外,还包括需要钢桩的位置。完成打桩机的地方,需要对孔口护筒埋孔板中桩位置。在此上的定位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地保护孔口和存储泥浆。准备工作完成后,可钻。对地质钻探进行准确的判断,判断的变化可以完好根据钻井速度和钻井平台进行。如果到达钻孔的要求,孔清洗过程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后成品孔的清洁工作,还需要测试。检验合格后,可以吊钢筋笼和水下浇注混凝土。吊放的钢筋笼,钢定位环之前需要对钢筋笼安装。这样我们就可以准确地控制替代钢筋笼,然后开始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一般来说,在作业时全部使用导管的方法。并确保浇筑是连续的,尽量不要中断。

3深基坑施工中涉及到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土方的开挖控制

基坑进行开挖其实际就是对原状土的破坏,这时就会致使基坑开挖出现风险及事故的出现。开挖是一项风险极大的施工,而且随着开挖的进行,施工的风险随之增加,因此做好开挖检测就变的尤为重要。以下为基坑进行开挖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开挖基槽时,先撑再挖,分层来挖,禁止超挖”。另外,进行基坑的开挖能否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耗费资金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总而言之,严禁在施工过程随意更改方案,盲目进行施工。

由于基坑面积较大,基坑开挖时,必须分层分段开挖,还要减少每步开挖后未支撑前基坑暴露时间,基坑底面暴露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基坑的事故发生。基坑边壁严禁出现超挖或边壁土体松动,如有异常应采取措施放慢施工速度,待恢复正常后继续施工。基坑开挖后要加强现场管理,各类土方开挖机械停放位置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与基坑保持距离,防止开挖过程中挖土机械碰撞支撑系统,造成支锚体系和支护结构之间的连接破坏,从而产生事故隐患。

3.2土钉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土钉支护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土钉与土体的相互作用,使加固的边坡成为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的土体。在土体变形过程中,既受拉力又受弯,因此保证土钉的设计强度和满足设计抗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施工中要求成孔工人在每个孔口都标明实际深度,根据钻机总长计算孔深,符合要求后方可同意终孔;其次,土钉成孔前按设计要求在作业面上定出孔位并做标记和编号;再次,对于土钉拉拔力的确认,最关键的是要进行拉拔试验,还要控制好注浆量和注浆力,试验应由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保证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抗拉拔力;第四,浆液的水灰比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外加剂品种及掺量也要按设计要求并经试验确定。对于每天注浆要按设计要求制作试块,注浆采用重力方法进行以注满为止,在初凝前补浆1~2次。

3.3深基坑的监测

在深基坑的施工中,尤其是在复杂或周围环境恶劣的基坑工程中,对工程地质和周围环境勘察的不详等都可能导致工程设计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出现,从而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因此对深基坑工程的监测是十分必要的。监测项目应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来确定,从工程的规模、重要性程度、地质条件等着手。土方开挖前必须制定有效的监测方案,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对基坑周围的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为改进设计或施工技术提供有利依据。

4施工分析与过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安全、降低成本等。基于这些角度,此工程基坑围护采用的挡土隔水方法是重力坝形式。调查人员事先做的调查,此处地质条件不怎么复杂,但是含水量比较高,又由于是小型施工,所以难度不大,但是为了保证居民的安全和一些后患,必须考虑周全,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施工。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进行了分项控制,主要有基坑围护、降水排水、土方开挖等方面。在施工中,挖土、支护和检测是一个整体。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准则,对所需要的用料进行检查与质量检测,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走,同时要有监测人员在场,不可以为了个人利益而偷工减料,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后患。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在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根据此处的地址资料清除基槽内原有的杂填土,地基必须要牢固,枕木的铺设必须要与地面呈水平,通过测试来确定所用原料的比例,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搅拌机的搅拌要有规律,需连续注浆,工程围护体系也要保证连续性。

5结语

在深基坑支护的过程中,可能随时遇到一些施工困难,这是最考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地方。故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随机应变,心中有数。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想尽办法减少基坑的变形。监事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及时添加预应力,承担个人责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快速而有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仁相.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01:50.

论文作者:王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9

标签:;  ;  ;  ;  ;  ;  ;  ;  

探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