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_科技论文

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_科技论文

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态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态势论文,人力资源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八五”时期,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发展取得的成绩

⒈规模发展适度平稳,基本满足了经济需求

科技人力资源规模的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比例对应关系:一定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需要一定的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发展速度做保证。专家研究证实,科技人力资源密度(指专业技术人员在社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增长指数与国民经济增长指数高度正相关:科技人力资源密度每增加1%,社会劳动生产率就提高1.9%,相关系数达0.96;科技人力资源密度每增加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提高2.6%,相关系数达0.97。因此,科技人力资源密度常常被用来作为考察区域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八五”期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由1989年的2314.7万人增加到1994年的3118.2万人,净增803.5万人,年均增长率为6.94%。虽然与8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9.96%相比有所减缓,但仍然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据专家依国际标准计算,中国同期经济增长率为6%左右)将近1个百分点。基本上保持了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发展快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势头。而这种势头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孕育腾飞所必需的。按照专家测算,区域经济“腾飞期”的科技人力资源阈值表现在科技人力资源密度上为7%左右。“八五”期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密度已由1989年的4.2%上升到1994年的5.1%。虽然增长幅度较前5年有所减缓,但离经济腾飞的科技人力资源阈值7%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

从理想的角度看,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发展节奏与国民经济增长节奏应当谋求同步。如果这种节奏在幅度一致上难以把握,那么也应当力求科技人力资源自己的规模发展速度是相对均匀的。“八五”以前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节奏忽快忽慢:1985年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增长仅为3.76%,密度只提高了0.01%;而1988年的总量增长竟高达20.5%,密度提高0.55%。“八五”期间,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发展节奏开始平稳。1989年至1994年间,规模发展速度起伏不大,大致在5—10%之间。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来说,这无疑是有利的。

⒉结构调整效果明显,素质优化保持了发展势头

从能级结构看,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基础相当差,高级、中级专业技术工作者数量严重不足。1980年我国专业技术队伍中受聘高、中、初各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比例为1∶15∶216。经过10年调整,尤其是对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改进,到1989年,专业技术队伍的能级结构演化成1∶5.7∶18,“八五”期间,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政策进一步向培养高、中级人才倾斜,使专业技术队伍的能级结构演化为1∶5.2∶12.2。经过这两次调整后,能级结构与学术界公认的合理比例1∶6∶14比较接近。

从年龄结构看,80年代初期,科技人力资源总体的年龄曲线峰谷鲜明,“马鞍型断层”的现象十分突出,明显地影响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经过10年努力,在总体年龄曲线上,峰谷平滑,“断层”现象已不鲜明。尤其在卫生技术、基础教育、财政经济、文化艺术、律师、海关等行业中,矛盾开始缓解。这种改善趋势,在“八五”期间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根据1994年底数据勾勒的年龄曲线,除部分特定行业外,“断层”已经平复。

从实力结构上看,“八五”期间的改进同样是明显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科技活动人员中所占比重是衡量区域科技人力资源实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八五”期间,这项指标的提高幅度是较大的:初期为54.79%,到末期已达61.18%。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实力结构的改善只是自我比较的结果。如果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相当弱的。例如,我国总人口中拥有的从事研究与发展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数值很低,只有千分之0.4,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为千分之1.0,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已达千分之2.2,美国是千分之3.8,日本高达千分之4.7。

⒊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社会的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是个难以量化的指标。根据国际通行的一般作法,科学技术直接产出可用“发明专利”、“科技论文”、“技术贸易”、“制造业附加值”四项指标来衡量。

(1)发明专利。进入“八五”以来,我国专利申请量增长很快,年均增长率为24.7%。仅1993年一年,专利申请就达77276件;专利授权量增长幅度则更大,年均增长率为62.7%,1993年一年专利授权达62127件。其中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自己的授权专利约占一半。

(2)科技论文。“八五”期间,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在国内各科技领域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以每年3.9%的速度递增,其中基金论文(指国家级、省部级与海外基金支持的课题论文)以每年2000篇的速度稳步增长,5年内增长了2.3倍。与此同时,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在国际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数也在迅速增长。根据国际标准统计,到1992年,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在国际上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已达986954篇,占总量的1.57%,在国家排序中,已由世界第15位上升到第12位。至1994年,论文发表的增长率已达21.8%,首次进入世界前10名。

(3)技术贸易。自“八五”以来,我国的国内技术贸易总额逐年上升,到1993年已达207.5亿元,实际增长率达19.4%。同时,国内技术贸易每项合同平均成交金额也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到1993年达到了8.44万元。与此同时,国际技术贸易也情况喜人:到1993年,以转让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成果为基础签定的出口合同金额达19.66亿美元,占国际技术贸易成交总量的32.77%。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按OECD分类标准统计,1991至1993年间年均增长速度为27.9%,1993年出口额为46.8亿美元。

(4)制造业附加值。“八五”以前,从制造业附加值的总体规模看,我国的水平并不很低,仅在美、日、德、苏四个发达国家之后,位居世界第五,总量为4126.2亿元。但年均增长率不高,只有11%,排在韩国(20.6%)、巴西(13.8%)、日本(13.6%)之后。进入“八五”以后,这项指标增长较快,至1991年总体规模已近6000亿元,年均增长率在12.2%以上。近两年,我国制造业附加值的规模与增长速度都有了更大的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国家的行列。

二、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看,因转轨变型的历史进程远未完成,存在的问题还相当多,有的问题且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

⒈产业配置失调 由于我国的国民经济总体水平落后,产业结构原始,在人力资源产业配置方面的问题是严重的。1989年我国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的结构为第一产业60%,第二产业21.7%,第三产业18.3%,没有超出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离工业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水准(第三产业人力资源比重平均值达56%)还差37.7个百分点。“八五”末期,我国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结构有了改善,至1994年底,人力资源在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22.7%),达23%。但从总体上还是相当落后的。

按照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规律,在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结构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科技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结构应当表现为首先高度集中于第二产业,以期通过科技人力资源密集促进工业发展,带动人力资源做“克拉克”流动,进而振兴经济的全面发展。按一般发达国家情况分析,第二产业的科技人力资源比重至少要达到60%以上。但令人不安的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结构呈现着一种与各国不同的畸形状态:1989年,第一产业4.3%,第二产业23.2%,第三产业则高达72.5%!科技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的这种结构失调状况在“八五”期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变。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来扩大第二产业(工业)的科技人力资源配置比重,我国经济发展必将继续受到来自科技人力资源产业配置结构不当的滞阻。⒉地域分布不当 在地域配置方面,科技人力资源本应按照经济发展规律,经历一个由相对集中走向相对均衡,先在中心城市集中,然后流向集镇乡间的地域配置过程。因此,经济热点地区应当首先是配置重点。但是,在我国情况却正好相反。据统计,1994年底,东部地区虽然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高(56%),但科技人力资源占有比重却相对较低(43.5%)。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虽然国内生总值比重最低(10.4%),可科技人力资源占有比重却相对较高(15.2%)。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一样,两个比重倒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3.6%,科技人力资源占有比重则达41.3%。这就是说,从科技人力资源的经济密度上讲,真正缺人的是东部地区。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科技人力资源经济效益系数上得到验证,东部地区科技人力资源经济效益系数为1.29(即一个人需当1.29个人来使用),而中、西部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经济效益系数分别只有0.81和0.68。应当说,这种地域配置有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⒊部门布局欠妥 在部门布局方面,由于多年统包统配的结果,我国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很少体现经济发展规律与经济发展需求。在工业发达国家,企业占有的科技人力资源通常达总量的70%以上。但是,在我国尽管财政收入的80%靠企业,其科技人力资源占有率却很低,1990年仅为42%。“八五”后期,这个不合理的配置状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一直在加剧,到1994年,这一比重为39.7%。而多年来一直在倡导精简机构、压缩人员的政府行政机关,科技人力资源占有比重却大幅度上升:1989年总量为151.6万人,9年之中净增2.28倍,年均增长率为25%;到1994年,总量达到441.1万人,5年之中净增2.91倍,年均增长率为38%;由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6.6%提高到14.15%。这不能不说是发展中的严重问题。

⒋激励强度不足 “八五”期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步伐没有跟上经济形势的需要,严重地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积极性。例如,从国家科委有关部门的统计情况看,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总量虽然在逐年增加,但科技活动人员总量不仅发展缓慢,而且在专业技术队伍中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1989年为20.3%,1990年为19.4%,1991年为12.7%,1992年为12.5%……这表明,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在国有经济实体中的科技活动参与率越来越低,相当一批人(主要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已不热心承担政府的研究项目,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领国有经济实体的工资,却忙着到别处去赚钱,这对国家来说自然不是好苗头。

⒌年龄老化复归 经过10年奋斗,“八五”初期,科技人力资源年龄结构老化问题大大缓解,一是“马鞍型断层”现象总体上磨平了;二是队伍平均年龄达到37.95岁;三是55岁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比重降到总量的4.5%,情况令人振奋。但是,由于目前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存在的问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总是难逃老化的趋势。经过“八五”这几年的矛盾积累,问题再次严重起来。从科技人力资源总体看,55岁以上的人员比重又上升了,仅高、中两级人员中就已经达到5.1%,比1989年高出0.6个百分点。而且,这一老化现象明显集中于高级人才,1994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中55岁以上者比重为43.3%,比1989年高出19.6个百分点。可见,不从根本上改革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年龄结构老化问题还是难以解决的。

三、发展趋势

按照目前的趋势外推,在今后的5年中,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有以下三点是可以看清楚的。

⒈规模发展继续保持中速平稳的势头

由于在此期间财政形势不会大幅度好转,来自经济发展需求的资金拉扯更不会减弱,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不可能有明显的增加;兼之国家对专业教育机构“原地升格”、专业技术职务“论资排辈”等因素的积极控制,所以科技人力资源的规模发展速度不会比“八五”期间快很多,规模发展节奏也不会出现大波动。

据国家计委有关部门预测,到2000年,我国人力资源(指社会从业人员)总量的最大可能值(劳动适龄人口78100万人×劳动参与率82%)为64042万人。以此为基数计,要在2000年使科技人力资源密度达到7%的经济腾飞阈值,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就至少要有4480万人。按照目前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态势分析,今后5年中速、平稳的势头可以继续保持。这样,以1994年科技人力资源总量3118.2万人为基数计算,到2000年聚集经济腾飞所需要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问题是不大的。

⒉结构调整可能发生根本性好转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成绩,主要是依靠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一次次“硬扳”实现的。所以,尽管效果明显,但很难彻底解决问题。从现在的改革形势看,1996年至2000年的5年中,与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相关的各项改革很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新模式探索,大专院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尤其是人才市场体系形成,都已进入方案实施阶段。所以,科技人力资源的结构调整很有希望实现“政府宏观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使之发生根本性好转。

⒊宏观配置僵局将会出现松动

宏观配置问题是影响科技人力资源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但是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强大,改革力度又相当不足,“八五”期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宏观配置方面的严重问题基本上没有被触动。目前,在其他矛盾都不同程度地得到缓解的情况下,这个僵持局面就成了阻碍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今后5年,市场经济体制将逐渐成熟,经济活动规律将深刻地作用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宏观配置背离经济发展规律的凝滞局面也必将受到强有力的震动和冲击。因此,宏观配置僵局出现良性松动是必然的。

标签:;  ;  ;  ;  ;  ;  

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