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能力的“作用场域”与设备规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用场论文,规格论文,能力论文,设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运动项目以其娱乐性和竞技性适应于社会需要。这个“社会需要”客观上成为它的发展目标,从而促成运动项目的发育和发展。运动项目在一定规格的设备中进行,设备规格应适应于运动能力在目标域的更充分的展现。这种展现,主要表现为技术结构状态的丰富化、致密化和高阶化。从运动项目内部矛盾运动的长过程来观察,设备规格的完美发展,是由运动能力“作用场域”效应的适宜域和优选域来决定的。本文以篮球为例,展开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 运动能力的“作用场域” 技术结构状态 设备规格
"Action Range" of Sports Capacity and Suitable EquipmentSpecification
Mao Peng,etc.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Nanjing,China 210014)
Abstract Sports events,because of their amusement andathletics functions,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ety,whichobjectively become the goal and promotive factor of theirdevelopment.Sports events are performed with equipments ofcertain specification,which should be applied to
fullyexpress the "Goal Range" of sports events.This is mainlymenifested by the abundant,fine and close,high steps oftechnical structure.Studying
the
history
of
internalcontradiction in sports events,we can notice that the perfectdevelopment of equipment specifications is determined by the"Appropriate Range" and "Optimum Seeking Range" of "ActionField-Effect" of sports capacity.This essay akes basketballgame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in detail.
Key words "Action Range" of sports capacity,State oftechnical structure,Equipment specification
1 运动项目与技术规格
运动项目是“人工”产物,自然各有其适应之目标。这些目标,大多反映着娱乐性和竞技性。它们并非一开始就有人有意识地进行设计过,但是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会自然地形成并显露出来。
运动项目是在一定规格的设备中进行的。设备规格,是相应于运动能力在目标域的更充分的展现,是向着社会期望和企求的这个方向发育和发展的。这些展现和发展,常常主要地表现为技术结构状态的丰富化、致密化、技术色彩层次的高阶化。
从运动项目的内部矛盾运动来观察,技术结构状态是由运动能力“作用场”“场效应”的适宜域和优选域来促成并参与决定的。
2 篮球运动的设备规格与作用场域
以篮球项目为例:
如果把球场长度延伸到45米,那么由防转攻便将变得如同30米赛跑,球场上便不再存在丰富多彩的中场技术及其相应的战术。
如果把球周长从现在的78厘米(掌长的约3倍多)加长到106厘米(掌长的约4倍半),球重从现在的650克(体重的约0.8 %)加重到1200克(体重的约1.5%),那么球的运动和控制便不再能够主要依靠腕、指发力,篮球技术便将变得呆滞、麻重、简单、粗糙。
篮圈高度同篮球运动的技术结构状态,具有更加密切的依存关系。篮球运动丰富、优美的技术结构状态,其主要部分正是在运动员腾空运臂的“运动域”及其与篮圈高度平面镶嵌着构成的空间中发育和发展起来的。如果将篮圈高度提高到距地面4.44米(单臂上举指尖高的约1.75倍),那么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扣篮”、“补篮”、“盖帽”等精彩技术便将不复存在,“钩手投篮”、“低手上篮”、“篮板球”等技术也将不复存在或完全变形。
如果出现上述这些规格变化,那么运动员相互间的攻防技术、配合技术以及相关的战术,便也将完全改变面貌。篮球运动的“技术结构状态”便将严重蜕化,变得非常粗糙、简单、麻重、呆滞。试想,这样的篮球运动是否还会拥有如此众多乐此不疲的运动员,是否还会具有如此眷恋着球赛、潮水般涌现的广大球迷呢?
显然,运动员的强烈干劲和广大观众的浓厚兴趣,是同篮球运动的“技术结构状态”紧密相关的;而这个“技术结构状态”的发育和发展,正是由运动能力“作用场”“场效应”的适宜域和优选域参与推动,参与决定的。
3 设备规格对运动能力的适应和制约作用
因而可知,运动项目正是以其“技术结构状态”接受社会的选择,接受社会的驱动,从而为社会的企望目标服务的。“技术结构状态”的发育和发展,固然离不开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同样也离不开设备规格。设备规格对于运动能力的发挥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适应和制约作用。这种作用对于“技术结构状态”的生成,是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说,设备规格必须恰当地反映着运动能力“作用场”的适宜域和优选域。这个反映过程,是在运动实践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作为“必然王国”在“进化运动”中自然地显现出来的。
弄清楚了这个道理,人们就可以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可以不再“削足适履”,而可以“因足制履”了。
同样以篮球项目为例:它以游戏形式,表现出极佳的“技术结构状态”,焕发出意趣盎然的娱乐性和钩玄入幻的技术性,成为发展得最为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人类的“爱游戏性”和篮球的“富游戏性”,在这里历史地结合到一起了。
可是儿童对游戏的酷爱程度更胜于成人,为什么篮球在广大儿童中却并未得到广泛开展呢?这就是设备规格问题。
虽然也曾有些好心人关怀过儿童篮球,但大多由于没有看透这个问题,未能奏效。我国有关部门在1973年曾经颁布过一套所谓的“儿童篮球”规格(以下简称“73年儿童球”):篮圈高度为成人规格的92%(实际执行中为100%),球重为成人规格的77%, 球周长为成人规格的90%,球场为成人规格的100%。显然, 这套规格中的关键数值不是同成人规格全同,就是十分接近;而同儿童需要极不相称,甚至极为抵触。科学地去观察,这种规格在性质上只能算作“成人球”或“准成人球”,而决非“儿童球”。它同儿童运动能力“作用场”的“适宜域”不但完全不相应,而且几乎达到“不相容”的地步,因此在小学校中从来没有儿童会自发地玩篮球。1973年迄今22年过去,除按“73年儿童球”赛制,按行政命令硬撑的极少数球队外,小学篮球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特别是三年级以下就几乎完全空白了。虽然曾有人有成效地研究了“小学儿童篮球的适宜形式”,并曾受到徐寅生同志的称赞,仍然未能获得有关部门的采纳。规格垄断便不再有进化,“必然王国”的“必然”机制也暂时活生生地被阉割中断了。中国生产的儿童篮球(周长55厘米、球重305克)年销几十万只供美国, 而中国小学生自己却被隔离掉了加以运用的机会。
4 为运动能力作用场寻找适宜域的方法
技术结构状态(J)是运动能力(E)与运动能力作用场“场效应域”(C)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当C适应于E,只有在这种情况下,J才能获得勃勃生机。
J〈=〉(C→E) (1)
(在这里,C同时也就代表了设备规格)
从篮球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男子强队(以NBA 为代表)的“技术结构状态”最为丰富,表现最佳。也就是说,现行的篮球设备规格对于不同运动能力的人群来说,实际上是处在其运动能力作用场“场效应”的不同区域:对于世界男子强队来说,才可视为正处于其“优选域”;对于身体能力较低的女子等队来说,只是处于其“适宜域”,而非“优选域”。弄清楚了这个道理,通过对世界男子强队有关数据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到为运动能力寻找“作用场优选域”的一些数学式:
根据以上数学式,可以由弹跳力求出优选篮圈高度的近似值;由掌长求出优选球周长的近似值;由步长求出优选球场长度的近似值。对近似值进行适当调控,再结合实践进行选择,就可以将近似值转化为确定的数值。
为了使某种规格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也可以采用扩大“适应域”的办法,不用“优选域”而用“适宜域”。
以上所述,可以称之为为运动能力作用场寻找适宜域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人们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使运动项目更好地为人们服务,为社会服务。
5 不同人群相适应的设备规格的内部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运用上述方法,可以为各种不同的人群寻找相适宜的设备规格。
以篮球项目为例,从学前幼儿到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以及妇女等身材和能力不同的人群,都有可能分别设置与各自相应的不同规格。这些设备在外表规格上各不相同,但是在“运动能力”与“作用场域”的内部关系上,却是相似或相同的。就是说,它们的内部矛盾运动是一致的。因此,它们就有可能并有助于为发育和发展出相似或相同的“技术结构状态”服务。这个规律及其作用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
5.1 具体的“技术结构状态”,反映了具体运动项目服务于人群、服务于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特殊本质。具体运动项目的娱乐性和竞技性就是由其“技术结构状态”提供并决定的。弄清楚了“技术结构状态”发育和发展的前述规律,就可提高人们对运动项目进行驾驭和发展的自觉性:既便于使优秀运动员的创造和成就在社会上的扩散和传输,促进社会共享,横向地促进社会的体育运动水平的发展;又有助于纵向地促进运动项目及其“技术结构状态”的发展提高。
5.2 具体的运动技术水平,是由具体运动员在他的训练史上创造的。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绝对地说是有限的,相对地说是无限的。运动技术水平的高峰同生理上的青壮年高峰相重合,这是个人生理史上的先天极限。运动技术由粗到精、由低级到高级,这个修练雕琢的发展过程又是无限的。在生理史的有限范围内,努力扩充修练过程的数量和质量,这是提高运动技术的绝对水平的必由之路。
生理史的某一阶段,其时间是短暂的;在生理史的不同阶段,尤其是由出生至壮年这一时期内的不同阶段,运动能力连同身材都显著地各不相同。
在不同阶段的嬗进中,从训练内容体系的连续性去观察,只有在相同的“技术结构”基础上,才能形成“修练过程”的数量扩充和质量提高的连续性;如若技术结构不同,则“扩充”和“提高”的连续性必然名存实亡,运动技术只能达到不高的有限水平,无法企望逼近极限高峰。
为了使“修练过程”得以充分扩展,必须在生理史的不同阶段中,在训练内容上保持技术结构的相对同一性。上述方法的发现,就为这条要求的实现提供了必要条件和确切保证。
运动能力作用场的优选域和适宜域问题,并非仅仅在篮球项目中存在,而是在大多数运动项目中广泛地存在着的。不但对于足、排、网等球类项目,而且对于如田径的投掷、跳跃、跨栏、全能等项,都十分重要,问题仅仅在于人们是否认识到而已。
(收稿日期:199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