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_郭霞生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_郭霞生

(沅江市琼湖中学,413100)

摘要:数学是贯穿于整个教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主要任务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初中阶段学生必备的一种学习方法。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突出学生主体性,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更大幅度的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本文就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措施做详细的分析概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数学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是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得出结论。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过于强,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掌握,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拉近学生与教学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老师,更重要的是体现到学生的主动性,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可以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的融洽,而教师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则可以更直接的了解到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的欠缺,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促进教学的一大重点。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如果说自学意识的培养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自学思维的培养就是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习惯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这样就会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固化自学意识培养成果。在培养学生自学思维上应该从实际行动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自学的乐趣。让大脑运行机制紧紧跟随动手。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节内容时,教师则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第一步提出问题:1.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何关系?2.你能判断出三条边是否可以构成三角形吗?3.三角形的顶点、内角之间的关系?当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教学的第二步,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找出问题,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学习方法的确定(小组合作或教材中寻找答案)。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在课堂上不再是只顾听、记。而是在自己动手中得到知识,这种获取的方式远比直接“给”的方式要有效的多,并且学生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养成独自思考的习惯,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学科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数学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思维整理的过程,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进而拓宽学生的思维。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问题导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增加自身反思意识。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二次根式》,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根式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本节课教师就以问题导入的方式来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问题:1.-1有算术平方根吗?2.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当a<0时,√a有意义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别着急让学生进行探究,而是跟学生一起回忆一下根号具有的特性,让学生回忆的过程中产生对根号的印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起通过课本来进行探究问题,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一种解题思路。在第一个问题中学生通过对教材的深入了解得出结论:-1没有算术平方根,因为√a必须是非负数。这样学生在最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认为-1是有算术平方根的,而通过这一系列的验证和反思得出不光是-1没有算术平方根,而且任何负数都不可能存在算术平方根。这种问题导入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层层递进的探究模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反思、总结、验证这样的一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学内容进行既分工又合作的探究学习,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独立进行探索和尝试,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等边三角形进行复习和回顾,然后在小组内对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进行对比,并说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有分工有合作的探究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新知,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同时引导学生利用观察、实验、分析、猜想、归纳、类别、联想等思维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可以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可以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教师通过知识的串并,将知识融会贯通,使符号、数据、图形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并进行归纳分析,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综合解题能力和理解知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掘,锻炼。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学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学习空间。学生只有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达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学良.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观[J].天津教育,2004.

[2]张艳梅.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J].中学数学参考,2013.

[3]兰福春.初中数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0(1):86.

[4]赵秀杰.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新课程,2011(4):132.

论文作者:郭霞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_郭霞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