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凤[1]2001年在《益肝煎剂抗肝纤维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基于临床和实验研究,我们探讨了益肝煎剂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实验研究中,我们建立了CCl_4损伤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到益肝煎剂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PCⅢ、LN、ⅣC的水平;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病变,并拍摄了大鼠动物模型的肝脏病理图片。临床研究中,我们用益肝煎剂与强肝胶囊进行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疗效对比(强肝胶囊是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推荐的唯一的抗肝纤维化药物),结果益肝煎剂在改善一般症状、降低血清HA、ⅣC水平方面,与强肝胶囊疗效相似(P>0.05);在降低血清PCⅢ、LN水平方面优于强肝胶囊(P<0.05),从而对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孙玉凤, 姚希贤, 崔东来[2]2002年在《益肝煎剂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观察益肝煎剂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 将 45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0例 ,口服益肝煎剂 ,每次 1袋 ,每日 2次温服。对照组 1 5例 ,口服强肝胶囊 ,每次 6粒 ,每日 2次。 2组均 90日为 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 ,层粘连蛋白 (LN)、Ⅳ型胶原 (Ⅳ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6.67% ,2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 (P <0 .0 5 )。 2组治疗后血清PCⅢ、LN水平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 <0 .0 5 ) ;而血清HA、ⅣC、ALT水平比较无显着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益肝煎剂有良好抗肝纤维化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保护肝细胞、抑制胶原合成并促进其降解有关
孙玉凤, 姚希贤, 崔东来[3]2002年在《益肝浓缩煎剂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观察益肝浓缩煎剂及其组方中药丹参、黄芪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变的影响 ,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皮下注射 4 0 % CCl4 花生油溶液诱导产生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并于益肝浓缩煎剂、丹参、黄芪应用治疗前后处死大鼠 ,留取肝组织标本 ,切片并 Masson染色 ,观察胶原纤维增生情况。结果 :益肝浓缩煎剂肝内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明显减轻 ,其疗效优于丹参与黄芪组 :活血化瘀中药有明显抗肝纤维化作用 ;益气健脾中药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活血化瘀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优于益气健脾中药 ;益肝浓缩煎剂抗肝纤维化作用 ,优于单纯的活血化瘀中药或益气健脾中药。结论 :益肝浓缩煎剂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病变
常福红[4]2008年在《抗纤6号抗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选题的意义与目的近年来对肝纤维化的研究已有较大进展。业已公认,肝纤维化主要是一种病理学概念,是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能够引起肝功能减退与门静脉高压等疾病。肝纤维化多见于肝炎病毒、酒精、药物、血吸虫等原因引起的大多数慢性肝病,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病理过程。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估计年发生率为2.1%~6%,因此,抗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二.立题依据随着对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尤其是对其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各方面的研究深入,已经证实肝纤维化在进入肝硬变之前尚有逆转的可能,因此人们十分重视肝纤维化的治疗研究。目前国内外无理想的抗肝纤维化药物,西药有皮质类固醇、肿瘤坏死因子、前列腺素、马洛替酯、干扰素、秋水仙碱等药物虽可抑制肝纤维化,但其效果不理想,且毒副作用大,药品价格高,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中药由于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疗效显着,费用相对低廉,毒副作用小,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年来在中医药抗纤维化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探索,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方面,特别注重辩证论治,常用治则有益气活血、疏肝健脾、补肾养阴、祛湿解毒等,临床上或单法使用,或多法联用;药物的研究已从单味药逐渐转向复方的研究,且研究的方法和深度也在不断加深进步。叁.模型的选择[1-2]理想的肝纤维化模型应具备以下特征:⑴复制的动物模型具有人类肝纤维化的基本病理学特征和相似的血液动力学、生化改变。⑵病理改变呈阶段性,具有可逆与不可逆的阶段性演进过程。⑶造模可重复性好、死亡率低,形成率高。⑷造模方法简便易行。⑸动物易获得,经济实用。四氯化碳是诱导实验动物产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最广泛的化学性肝毒物。在肝细胞内质网中,经肝微粒体内依赖于细胞色素P450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激活后,CCl4产生了自由基CCl3·和Cl·,它们与肝细胞内大分子发生共价键结合,也可攻击不饱和脂质,引发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损伤肝细胞,从而导致狄氏间隙内原本静止的贮脂细胞活化,释放出Ⅳ型胶原,同时该细胞由合成分泌Ⅲ型胶原改为合成分泌Ⅰ型胶原,取代了Ⅳ胶原,促使肝纤维化。CCl4所引起的肝损伤主要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及化学性炎症引起的炎症细胞的聚集,长时间的持续毒害导致肝细胞肿大、脂肪变性和坏死,甚至肝的纤维化和肝硬化。营养不良导致肝损伤与肝纤维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给予高脂肪低蛋白,使肝发生脂肪变性,逐渐形成肝纤维化,二是食物缺乏某些营养因素,如胱氨酸,蛋氨酸,维生素C等引起肝细胞坏死,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单纯玉米粉仅含9%蛋白质,只能满足大鼠正常蛋白质需要量的一半,且此蛋白质中缺乏色氨酸与蛋氨酸,这些氨基酸属于祛脂物质,缺乏会导致脂肪肝变,以致纤维化,加入胆固醇,增加对胆碱需要量,从而加速脂肪肝的发展,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对CCl4损伤作用敏感,故肝细胞大量坏死,网状支架塌陷,肝星状细胞活化与纤维增生,发展为肝硬化。酒精是导致肝细胞损伤的主要病因之一。乙醇中毒肝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是激活氧分子产生氧自由基导致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同时,酒精能造成肝细胞明显肿胀,胞质内出现弥漫性的圆形脂滴,肝小叶界限模糊,小叶内出现点状或大片状坏死,汇管区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在形态学、病理生理学的某些方面与人的肝纤维化十分相似。但单一因素注射CCl4,造模虽然操作简单,但制备的周期长,成模比例低,且死亡率较高。因此,我们采用CCl4、高脂低蛋白食物、乙醇复合因素制作肝纤维化模型,此种模型可靠且复制时间短,形成率高,肝纤维化进展稳定,适合于以引起肝细胞损伤为始动机制的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的动态研究,更重要的是人类的肝纤维化是一个复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同时由于国家乙肝疫苗的推广,乙肝病毒感染率下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脂肪肝导致的肝纤维化在临床上已呈现出上升趋势,在研究中要体现这一变化。因此,我们采用四氯化碳损伤符合相应的高脂饲料喂养形成的肝纤维化模型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四.阳性对照药物选择[3]复方丹参滴丸组方为丹参、叁七、冰片。丹参活血通脉,祛瘀养血。丹参素及丹参酮能改善血液流变学,使血瘀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改善,降低血液粘稠度,拮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叁七活血散瘀,止痛,叁七提取物叁七皂甙具有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溶解、抗凝、止血等作用。冰片有抗炎、抗菌、抗病毒、去腐止痛作用。丹参、叁七和冰片叁药合用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复方丹参滴丸经动物肝纤维化模型治疗实验,结果显示对肝纤维化有明显的阻断作用。五.组方抗纤6号为黄芩和丹参为主要有效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经过大量有效成分药理实验筛选,及其组方比例配伍药理筛选确定此复方。抗纤6号的是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为主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研究表明,肝郁气滞、脉络瘀阻,淤血内结是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共同病理改变,并且贯穿于肝硬化形成的全过程。因此,选用以活血化瘀为主贯穿于肝纤维化的治疗,并且肝纤维化大多有湿热毒邪的存在,或十分明显,或潜伏不显。从现代医学角度上来讲,大多是HBV慢性感染迁延所致。从中医角度来讲,不能解毒祛湿清热,肝纤维化的致病因素就不能祛除;从西医角度讲,HBV持续感染,肝纤维化就不能彻底逆转。因此只有兼顾解毒、祛湿、清热,对HBV复制能有效抑制,才可以使肝纤维化逆转。而抗纤6号正是基于上述治疗理念,才通过本实验能有效地治疗肝纤维化的。为此,特设本课题研究,本课题是针对抗纤6号对复合型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探讨。
章亭[5]2005年在《康氏抗纤颗粒抗肝纤维化大鼠的疗效和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康氏抗纤颗粒抗肝纤维化大鼠的疗效和机理的研究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肝脏损害和炎症,在修复过程中导致肝脏细胞外基质异常增多和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肝纤维化,严重者使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称为肝硬化。其本质是通过细胞因子及其网络的调控,激活肝星状细胞,导致细胞外基质各成分合成增多,而降解相对不足,两者失去动态平衡,导致细胞外基质在肝内过度沉积而引起肝纤维化。目前多认为肝纤维化是可逆性病变,而肝硬化则是很难或不可逆转。 肝星状细胞已被证实是肝纤维化中产生细胞间基质最主要的效应细胞。肝星状细胞活化后,生物学性状发生很大的改变,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子,产生胶原和胶原酶抑制物等,这些功能状态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肝纤维化的转归。因此肝星状细胞已经成为肝纤维化研究中的重点和防治肝纤维化的重要靶点。 康氏抗纤颗粒是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之一的康良石教授,根据其康氏疫郁理论组成,几十年来运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抗肝纤维化效果。进一步从动物实验及细胞,分子水平探讨该方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分为整体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实验两个部分: 1 整体动物实验部分: 1.1 目的:观察康氏抗纤颗粒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2 方法:用复合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康氏抗纤颗粒大剂量组、康氏抗纤颗粒等效剂量组,干扰素组和鳖甲软肝片组。观察动物一般状态、体重、主要脏器体重指数、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羟脯氨酸、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及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 1.3 结果:康氏抗纤颗粒可以提高实验动物体重,改善动物一般状态,显着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羟脯氨酸水平,减少肝纤维化面积,减少α-SMA及TGF-β1的表达。 1.4 结论:康氏抗纤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细胞,调节胶原代谢,减少活化的肝星状细胞有关。 2 细胞培养实验部分 2.1 目的:观察康氏抗纤颗粒药物血清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2.2 方法:培养的HSC T6细胞株,加入正常大鼠血清,康氏抗纤颗粒大剂量、康氏抗纤颗粒等效剂量,康氏抗纤颗粒小剂量,干扰素组和鳖甲软肝片药物血清共同培养。用MTT法观察他们对HSC T6的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计数仪观察他们对HSC T6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病理图像分析方法观察他们对HSC T6表
刘新生, 刘友章, 陈群[6]1998年在《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近年来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尽快制定出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加强肝纤维化的中医证型与流行病学研究;要以活血化瘀法为中心开展多种不同治则治法的对比研究,以筛选出高效中药制剂;同时多进行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临床研究要跟上实验研究的发展。
白云峰, 彭康[7]2001年在《抗肝纤维化中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刺激时 ,肝脏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慢性、渐进性的病理过程 ,它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 ,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 ,主要是在各种损伤因素作用下 ,肝星状细胞激活、增殖、合成并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 ,其主要成分
张洁玉[8]2004年在《膈下逐瘀汤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配伍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共有的病理改变。其本质是通过细胞因子及其网络的调控,激活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 Cell,HSC),导致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各成分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ECM在体内过度沉积而引起肝纤维化。在西方国家,酒精性肝损害是造成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而在我国则为肝炎病毒,特别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感染。目前多认为肝纤维化是可逆性病变,而肝硬化则很难或不可逆转。 本课题理论部分从古代文献对肝纤维化的认识,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优势和研究现状,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西药对肝纤维化的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实验部分主要观察膈下逐瘀汤及其拆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组织形态学,TIMP-1/2等方面的影响,以探讨膈下逐瘀汤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并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根据ALA-Kokkol的造模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设立膈下逐瘀汤全方组、活血组、行气组,并以秋水仙碱作为对照组,分别于造模结束后进行灌胃治疗,治疗一个月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各组肝纤维化大鼠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采用放免法检测肝纤维化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的变化,光镜、电镜下分别观察肝纤维化大鼠病理组织学变化及肝纤维化程度(HE染色、Mallory染色),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肝纤维化大鼠治疗前后TIMP-1、TIMP-2的基因调节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膈下逐瘀汤能显着降低DMN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活性;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LN、PC-Ⅲ的含量,中文摘要对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一l/2)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病理切片显示治疗后的肝纤维化大鼠在胶原沉积,炎症改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方面均有明显变化。结论:月甭下逐癖汤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提示隔下逐癖汤可能对防治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大抵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①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恢复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善肝窦毛细血管化与肝脏血液循环。 ②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LN的表达,表明HA、LN的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 ③抑制HSC的活化与增殖,减少m型胶原在肝内的沉积。阻止肝纤维化发展或逆转肝纤维化。 ④可降低参与肝纤维化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工MP一1/2),改善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王凤云[9]2002年在《扶正活血法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述》文中提出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由多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目前普遍认为此阶段是可逆的病理过程,但尚无特效疗法。本文根据大量文献资料阐述了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研究近况,从其病因病理、诊断、分期分级、中西医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往探讨肝纤维化大多从实验室指标及中医治疗效果的角度,而与肝血瘀阻这一中医病机联系甚少,从近年来大量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中医肝病专家对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的主要观点,即认为正气亏虚、瘀血内阻是LF的主要病机。本文总结了导师对肝病的诊疗经验并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健肝化瘀汤在治疗肝纤维化时有较好的疗效。本观察共62例、治疗组32例用健肝化瘀汤组方加减;对照组30例用复方丹参颗粒剂,两个月为一疗程。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患者血清学检查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证明了运用扶正活血法治疗本病,能延缓甚至阻断肝硬变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反证了肝血瘀阻与肝纤维化在某种意义上的同一性。
王庆溪[10]2009年在《活血化瘀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肝纤维化是肝炎转向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本文探讨了中医活血化瘀方法在治疗肝纤维化中的改善微循环、抑制肝脏炎症、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与增殖、调节胶原合成与降解、抗氧化等作用,可见,中药活血化瘀法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是多靶点、全方位的,应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调整免疫抗病毒方面综合治疗的优势,这既符合现代医学对病毒性疾病抗病毒及免疫调整综合治疗的发展趋势,也是解决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发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益肝煎剂抗肝纤维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孙玉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1
[2]. 益肝煎剂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 孙玉凤, 姚希贤, 崔东来. 河北中医. 2002
[3]. 益肝浓缩煎剂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 孙玉凤, 姚希贤, 崔东来.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2
[4]. 抗纤6号抗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的研究[D]. 常福红. 吉林大学. 2008
[5]. 康氏抗纤颗粒抗肝纤维化大鼠的疗效和机理的研究[D]. 章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
[6]. 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J]. 刘新生, 刘友章, 陈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7]. 抗肝纤维化中药研究进展[J]. 白云峰, 彭康.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1
[8]. 膈下逐瘀汤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配伍实验研究[D]. 张洁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4
[9]. 扶正活血法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概述[D]. 王凤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2
[10]. 活血化瘀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探讨[J]. 王庆溪. 中国现代医生. 2009
标签:中医学论文; 肝细胞论文; 肝星状细胞论文; 肝纤维化指标检查论文; 煎中药论文; 慢性肝病论文; 肝病论文; 肝硬化论文; 中药论文; 药品论文; 养生论文; 健康论文; 肺纤维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