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安全和园林规划设计密不可分。对城市的安全性进行提升,使城市园林规划能够形成基本内涵、内容构成、规划程序和编制体系等组成结构,并且做到逐步深化和完善。拓展我国城市园林规划的设计内容,使城市的安全性得到全方面提高,满足城市整体建设性需要。
关键词:城市,安全,园林规划,编制,体系;
随着国际形势的日益变化,安全问题成为了世界性难题。各国对城市的安全问题更加重视。园林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安全规划上得到提升。重视对园林规划设计编制框架的研究,最大程度提高城市安全性。
一、城市安全与园林安全
1.城市安全,(1)所谓的城市安全,具体指的是城市在一定的环境、资源、居民、社会、经济条件下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与协调的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自然灾害以及社会突发事件的干扰。城市想要保证健康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保证一定的城市安全,并提升其竞争力,也是保证城市适合居住的重要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同时,城市安全也是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衡量城市整体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2)主要分类。城市安全事件也可以被称作是突发公共事件,可以总体上分成4种类型,分别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以及社会安全事件。这种分类可以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近几年,城市安全事件发生频率正在持续上涨,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予以解决。(3)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安全事件也在逐渐增多,据调查统计,我国因自然灾害和事故、安全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每年6 500亿元之多。在2013年7月,我国有20多个省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并出现诸多输油管道爆炸、塑料厂爆炸、原油桶流进松花江等严重的社会灾害事件。城市安全事件逐渐趋于常态发展,非传统性质的安全隐患正在逐渐增多,各类事件造成的损失也在逐渐扩大,无论是社会经济损失还是社会心理损失。
2.园林安全,园林安全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我国从中央到地方规定了很多,相关条款多数与绿化相关,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一条明确的规定对园林安全进行实质定义。园林安全的概念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覆盖面涉及到了园林规划设计、绿化建设、园林养护等诸多方面内容,综合定义园林安全就是根据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布局规划园林设计和工程建设,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损害相关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为现代以及后代居民提供有益的生活场所。园林安全包括了施工、管理、过程、结果、现实、未来等诸多方面的全面安全。
二、城市安全事件的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存在的问题
城市中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就必须采取方法对事件进行控制和减缓。所以城市结构设计中要对园林的形态、结构、位置等进行控制和调整,使园林设施具备良好的共性。园林在安全隐患隔离的过程中对危险进行疏散,并且根据应急设施进行安置和控制。目前我国的园林设置易经将自然灾害的躲避和防护作为控制要点。但是对社会性和公共性灾害的研究较少,更缺乏对于城市安全事件的规划和设计。目前只有“上海世博会绿地系统”等少数的园林规划中对社会安全事件有所涉及。其次城市中园林的单体防灾能力和实际作用在研究中较为深入,尤其是城乡绿地系统的整体布局已经与园林防灾理论相互结合,但是就使用能力上来看还缺乏合理的防灾规划,在实践上不够深入。未来的研究目标从绿地系统规划的角度对避震减灾、防灾避险提出相关的规划对策。我国的城市安全园林规划研究较晚,在理论和技术上存在较多问题,再加上园林规划上没有针对安全性的规划和标准,缺乏指导和经验,并且在经济效益上不被体现。造成对园林的安全性的设备不能被重视。另外很多安全园林在规划上多基于形式,可操作性上不能满足规划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安全园林规划设计编制
1.所谓的安全园林规划设计编制就是通过对全部的城市安全事件进行系统规划,具体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生态安全,协调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保证城市的生态环境不会遭到严重的破坏;灾害事故安全,避免受到严重的自然、事故灾害的侵害;生活安全,保证城市正常的生活活动不会受到干扰,尽量降低犯罪发生几率;心理安全,为城市居民带来心理上的城市安全感。
2.主要程序。首以安全评价预测当作基础,并遵循风险理论和安全科学的指导,实现安全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经过相关部门决策以后,进行投资预算,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合格以后,再开始有计划的实施规划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状况对规划设计进行合理的完善以及修订。
3.为了能够保证系统有层次的进行园林规划编制,并保证和现存的园林规划体系相对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操作性,园林规划设计编制应该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出合适的布局和统筹安排,逐级完成编制建设。(1)城乡安全绿地规划属于宏观层面上的规划,更侧重巨型安全事件,目标是建立起一个便于整个城市安全的绿地系统,为下一层级市区规划提供指导。城乡绿地规划系统是城乡规划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必须由当地政府进行安排编制,首先,政府部分先对整体目标进行规定,实行区域风险评估,然后基于评估结果进行合理的布局,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安全绿地指标体系,提出专项规划目标,随后,根据目标设计应急救援机构,对市级的园林提出单体规划标准。(2)分区安全绿地规划属于中观层面上的规划,针对日常、非常、巨型安全事件进行关注,分区安全绿地规划目标要基于城乡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实行行政分区的科学规划布局,保证城市形成独立的安全管理单元,实行(3)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分区规划和总体规划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对于小城市或是环境相对单一的城市来说,安全威胁基本相同,但是对于城市环境相对复杂的大型城市来说,分区安全规划并不是和城市整体规划完全一样的,需要针对分区的具体特点进行合适的规划。社区安全园林规划是微观层面上的规划设计,更关注日常中的灾害事故以及社区自救等方面,规划目标是建立起系统性的社区绿地,设立健全完善的社区安全应急设备,将可能出现的灾害在社区内部就有效解决。具体规划内容包括社区中的一些绿地、广场等公共设施,对社区空间进行合理的布置,保证应急疏散正常运作,社区的边界要设计一些能够阻止燃烧的水体或是绿带,降低社区间安全事件发生连锁效应的几率。
4.(1)植物要点。植物能够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发挥出防灾避难等功能,具体包括防火、避震、防风、提供掩体等多项功能。防火植物可以栽植在用于避灾的城市园林四周和道路的两侧,特别是火灾威胁较高的区域。防火植物的设置要参考地形和水体的具体条件进行布置,至少种植3排乔木,下方要采用绿篱常绿性地被植物,水体附近一定不能种植过多的高大乔木,阻挡消防车取水。(2)建筑要点。考虑到防震耐火的要求,园林中的建筑楼层最好在1层或是2层,不能将面积设计的过大,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园林用房要承担起避难所的责任,色彩应具有标志性。(3)水体要点。水体除了作为景观存在以外,还对隔离火灾有着重要的作用,园林规划水体时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水面,既能在日常中用作浇灌植物的用水,同时也能在发生火灾时用作消防用水,为避难人员提供饮用水等等。
我国的城市安全理论研究尚浅,尤其是安全园林在设计研究中处于初步探索理论,在未来的设计规划中还需要实体研究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基于城市安全的园林规划设计编制框架研究.2016.
[2]周德文,园林规划与施工中的细节处理分析.2017.
[3]赵茂华,张慧慧,基于城市安全的园林规划设计编制框架探究.2017.
作者简介:
柳红,身份证号码15210419840323xxxx。
论文作者:柳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城市论文; 园林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事件论文; 绿地论文; 水体论文; 园林规划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