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当年亲植的杉关香樟
王建成
树干挺直,枝叶伸展,生命的旺盛和蓬勃在蓄劲迸发。这是一棵普通的香樟,迎风而立,巍巍雄踞,凝视着关内外闽赣边境的大地,让人感到它的不平常。
革命老区闽北光泽的杉关,自古号称“八闽第一关”,是一个古老的关隘,地处闽西北与赣交界处,在福建关隘条目上排在首位,历史上为闽西北入闽第一关,“其冲要推闽陆道第一”,史称“瓯闽西户”。据清版《光泽县志》记载,杉关始建于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此关建于杉岭之上,故称杉关。左为猪石山,右为黄狗峰,地势险峻。关内闽地平缓,关外赣境直下,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自古以来是兵家争战之地,宋朝韩世忠、元朝陈友谅、明朝郑成功、清朝邓茂七等名将和农民起义将领都守过和转战过此关。关隘历经战火,屡建屡毁,原有关墙、关门、关楼、炮台、营房等,高大巍峨,雄视赣境。
如今,关口伫立着一棵香樟树,是当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任职时种下的,当地人称它为“习树”。这棵由习近平亲手种下的香樟树,无疑给这处历史古迹增添了新的内涵。
专职队伍不断精壮,培育活力。省公司设置专职纪委书记,监察部专职纪检人员从2016年年初的5人扩充到14人,每个市州分公司都有3~4名专职纪检人员, 6个较大的县分公司配备了专职人员,其他县分公司均配备了兼职人员。
时光回溯,流去的改革开放岁月记录着不平静的往事,让人为此心潮激涌。
“我也种一棵树吧!”习近平轻轻地对当地同志说。很快,一棵香樟树苗就拿了过来。习近平拿起铁铲和当地干部一起,选择在关口旁挖坑,将树苗小心地放入其中,然后培土、捣实、抹平。
1999年3月的一天,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沐浴着闽北春风,来到光泽调研。那天上午,他来到闽赣边境的杉关村,缓步走到杉关口上。俯瞰着关内外的大好景色,他沉思了许久。时值春季,春阳高照,春风怡人,万物复苏。植树节刚刚过去,山上还有村民在造林植树,连绵的山峰开始泛绿,显得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今天的杉关,关上关下,绿茵绵延,绿树成荫,一片生机盎然。从2000年起,杉关年年绿化,植树造林。2009年起,杉关以香樟为核心,打造龙樟生态文化园,进行了全面规划,修复关隘,恢复关墙、关楼,建设烽火台。这里建有生态展示馆、名木示范园、珍贵树种示范林等,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生态保护景区。光泽县牢记当年习近平的嘱咐,近20年来,全县投入10多亿元用于生态保护和绿化造林。2018年,光泽拥有278万亩山地,森林覆盖率达78.15%,森林蓄积量达1117.07万立方米,荣获国家级生态县称号。
望着青青的香樟树苗挺立在春风中,习近平放下铲子笑了。他嘱咐当地同志要注意管护,要有植树造林规划,要绿化荒山,保护生态,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
光泽县杉关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这个科学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保护:“绿色的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大踏步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轴,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抓手,全面开创了我国新时期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新局面。
香樟,别名樟树,属樟科。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材质美观,是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习近平在杉关口栽下的这棵香樟,20年来沐浴着春天的阳光雨露,茁壮地成长。
孩子的感冒与成人有所不同,这是他们的身体特点所决定的。小儿肺脾常不足,而心肝相对有余,所以感受外邪之后,也容易影响心肝脾的正常功能,造成感冒夹滞、夹惊、夹痰3种表现:
杉关香樟
由于地理位置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怀远县石榴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三十多种品种,各有特色。并且培育出的石榴个头大、皮薄、汁多、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怀远县还存在像白花玉石籽这样其他地区所没有的特色石榴,成为了怀远地区的竞争优势。
有一天,我来到杉关,在关口瞻仰完这棵香樟下来,遇到一位住在关下、年过半百的吴姓老农。他说当年习近平种这棵香樟树时,他就在现场,见证了全过程。后来的管护都是由他们村的农民义务承担。这么多年来,他们把管护好这棵树看作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锄草、浇水、除虫,冰灾时用薄膜遮盖,用心守护好这棵树,也见证了这棵香樟树的成长壮大。在关下的一处山谷中,我见到杉关村的一位管护山林的黄姓老农,他正在细心地为树木锄草。他告诉我说,自从习近平种了这棵香樟树,村里的农民都有了种树绿化的意识,没有人再去乱砍滥伐树木。他自己家里就先后在周边二三百亩荒山绿化种树,20年过去了,现在他靠山上的收入就能养家,真是靠山吃山。他最后感叹地说:“习总书记当年在杉关这里种的不只是一棵树,更是一种生态理念的传播。他让我们农民深深地懂得,生态是我们的衣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生态就是保护我们农民自己的家园。”
哦,生态理念已植根在村民们的头脑中,让人感到欣慰。他们保护山林水源,保护植被生态,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他们让杉关在光泽成为我国保护生态的一个缩影。
杉关,当年传递的是烽火战报,现在传递的是生态理念。如今,杉关龙樟生态文化园已成为闽赣两省生态保护教育示范基地,无数人到这里瞻仰习近平亲植的香樟树,参观这里的生态绿化成就。
作者简介:陈晶,女1989年1月,河北省衡水市,汉,衡水市第五医院,二级,骨一科,主管护师/护士,本科,护理,研究方向,骨科护理。
责任编辑/林文剑
(作者系光泽县医院原常务副书记、县文联副主席、县文史委副主任)
标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 光泽县文联论文; 光泽县文史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