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学底蕴的分析与探究论文_罗静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学底蕴的分析与探究论文_罗静

罗静 四川省西充中学 637200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将教育的重点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借助高中语文的人文性和文学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底蕴。然而当下,学生普遍缺乏文学底蕴,面对此现状,就急需完善高中语文教学,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学底蕴;问题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9-081-01

对于高中生而言,文学底蕴的塑造不仅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必须要时刻注重对学生文学底蕴的培养与塑造。然而,在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中学生文学底蕴的塑造。因此,认真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学底蕴的塑造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意在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通过分析在塑造中学生文学底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探究塑造中学生文学底蕴的措施。

一、高中语文教学在塑造中学生文学底蕴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中语文教学塑造的源泉不够充分

高中阶段是塑造中学生文学底蕴的关键阶段,能否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学底蕴关键也要看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然而,要真正塑造中学生的文学底蕴,需要广泛涉猎相关的文学知识,开阔视野。但是,作为现在的高中生,他所具有的文学知识基本仅限于小学初中所学习的语文课本知识,而对于一些课本以外的内容知之甚少,再加上我们市场中可供学生阅读的文学材料本身就有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学生文学底蕴的塑造。

2.在文学底蕴塑造的过程中缺乏感染力

高中语文教学具有感染力是塑造学生文学底蕴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教学的内容和素材是静态的,而作为人可以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去反映它,这也有利于学生与之产生共鸣,促进中学生文学底蕴的培养。然而,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感染力,很难产生共鸣,不利于中学生文学底蕴的塑造。

3.中学生文学底蕴塑造的结果不被人们重视

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要重点推进素质教育。然而,在应试教育还没有彻底被改变的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考核机制也没有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作为教师和学生仍然是在追求应试教育的基础之上去追求素质教育[3]。老师不断地加强学生对考试习题的训练,这样在无形之中就使得塑造中学生文学底蕴成为了一句空话和套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塑造中学生文学底蕴的措施

1.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营造内外结合的教学资源

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塑造和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既包括需要学习的课内的基础知识,也包括对其相应的文学背景、出现的原因等因素进行介绍,通过课内与课外知识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塑造他们的文学底蕴。比如,我们在进行《荷塘月色》课文的学习时,既要将本文中荷塘月色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进行熟悉,将教学大纲所要求达到的目标达到,同时也要积极地对课文的写作背景等因素进行介绍,让学生借荷塘月色的背景了解更多文章以外的知识。

2.创设内外结合的课堂环境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全身心的创设内外结合的课堂环境,内部指的是语文教学的教材内容以及辅助学习资源;外部指的是所讲解的教材内容必须借助相关的课外资料,案例等一系列辅助资源,动静融合,根据刺激学生的听觉以及视觉来塑造学生的文化底蕴。教育工作者必须合理有效的归纳总结内外教学素材,让两者能够互帮互助,在课程教授之前必须先为学生充分解析有关的背景资料,或者是融入相关的真实案例,开拓学生眼界,让学生在此氛围的渲染下塑造自身的文化底蕴。

3. 构建复合型教学模式

高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合理有效的利用复合型教学模式,把以往陈旧课堂教学和新课改的外部教学融合在—起,构建复合型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大量的外部学习空间,让其能够在复合型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正确树立语文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让文化底蕴的塑造更有价值。高中教育工作者还需融入创新的考核制度,例如在实际教育中,期中、期末等学习成绩的考核可以将学生的戏剧表演、诵读、写作等融入到综合能力的考核评比中,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文化底蕴塑造质量就会有明显的提升。

4.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学

当教育工作者真正理解了塑造学生文化底蕴的重要性时,必须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展开相对应的解析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讲解的语文教材内容仅仅是学生所学教材中最基础的文学内容,与此同时,大量的课外文学资源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量文学资源都具备引导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塑造学生文学素养的过程中。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懂的地方,而语文教材中又没有具体的文学资料以供学生参考。因此,想要塑造学生的文化底蕴就显得困难重重,学生对于文章的认识也处于形式化。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在讲解文章的同时缺乏情感的渲染,不管所讲解的内容多么具备趣味性,也无法真正塑造学生的文化底蕴。所以,高中教育工作者必须为学生创设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多元化环境中塑造文化底蕴。

5.积极组织实践活动

为了全方面的塑造学生文化底蕴,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之外,必须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窦娥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深化学生的体会,让学生充分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价值以及魅力,从而更好的深入文本,展开学习。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塑造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针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和制约中学生文学底蕴塑造的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学生的文学底蕴会越来越深厚,高中的语文教学也一定能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文轻.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塑造学生的文学底蕴[J].魅力中国,2013(8):233.

[2]许巧丽.浅谈高中语文诗词的化用——诗词底蕴构建文化作文[J].学苑教育,2016(21):89.

论文作者:罗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9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学底蕴的分析与探究论文_罗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