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而在人事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的管理中要注重运用适当的管理手段,怎样把探究员工阶层的管理方法做好,成为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柔性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现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柔性管理;人力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也逐年发展,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是确保电力企业能够稳定运行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电力企业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效果差、时间长等弊端,从长远角度来讲,这都会对电力企业的管理和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柔性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个性化管理方式,是人力资源“以人为本”的发展体验的直接体现。借助柔性管理方式,以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为主要遵循,以此开展软控制与软调节,是电力企业职工能够自主产生工作热情的重要动力。
1柔性管理的价值含义
柔性管理战略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理念,作为效益管理的延伸理念,它注重人力资源自身的情感发展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在柔性战略的管理理念下,企业的管理更为灵活,能够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较之以往的刚性管理下只注重企业效率的传统管理,柔性管理注重人力资源自身的情感和发展,管理既有刚性也有温度。需要指出的是,柔性战略并不是对刚性管理的完全抛弃,更不是管理上的完全的自由主义,而是在工作过程中实行量化的刚性制度,保证企业活动按部就班的开展,而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行柔性战略,注重个人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柔性管理”人力资源策略是基于“刚性管理”而言的,但是与刚性管理有所区别的是,柔性管理并不采用强制性的管理方式,而是借助较为和谐、柔和的手段,以此实现对电力企业职工力量的凝结。从本质而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象并不仅仅限于单一的群体,职工队伍、科研队伍等都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所以,在实施柔性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以人的规律和主要诉求为遵循来进行的,对员工来讲既不具有挫伤性,又也会产生一定的说服力,更好地推动了由组织意志管理向个人自主管理的转变。同时,柔性管理是一种不依托任何规章制度、法律条文和工作责任来实施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借助员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凝聚员工力量的目的,从而使在职工都能产生巨大的工作热情,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工作。
2柔管理战略的特征。
柔性管理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管理组织的精简化。相对于刚性管理的权利集中,柔性管理将管理层级中不必要的环节减去,更为提高信息传递的精准度和精简化,发挥组织成员的自主性和自发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二是决策的柔性化。在管理决策的执行上,更加注重将权利向基层组织倾斜,引发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自发解决问题和提供决策。三是激励机制的科学化。柔性策略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激励机制上更加灵活和科学,通过激励来表达对人力资源的尊重和重视。
3柔性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3.1建立柔性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现阶段,诸多企业表现出来的组织结构均是金字塔模式,此结构的特点为:组织管理的层次有着十分广泛的分布,从下到上传递信息需要较长的时间,组织不能第一时间作出决策,各职能部门之间配合协调能力较差,进而经常发生信息决策不真实的现象。而借助柔性管理构建的柔性化组织结构,主要是为了实现良好的市场反应能力和高效的信息传递能力,其主要为扁平化的网络组织结构,有效缩减管理层次,提高了工作的整体效率和信息的传递效率,以此有效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优化企业的工作决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构建柔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信念和价值体系,其是企业在长时间的实践、经营中慢慢形成的文化观念,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展现了企业的价值取向、道德和精神。企业的柔性管理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其是企业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的象征,柔性化的企业文化倡导企业各阶层的双向沟通,借助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企业中良好的工作氛围构建起来,肯定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借助构建学习型组织,把相同的愿望形成,促进员工企业责任感的增强,并把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让所有员工都能优势互补。所以,在对柔性的企业文化进行构建时,要将企业各方面的因素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以人为中心,刚柔并济,从而将良好的柔性企业文化顺利实现。
3.3制定柔性的薪酬和考核体系
传统的过程管理模式造成上级为下级的助手,在本由下级负责的工作中投入了诸多的精力,柔性管理运用的是目标管理,使上下级可以明确分工,具有更加清晰的目标,使员工有充足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为上级主管有效管理和考核下级员工提供了方便。在薪酬管理方面,第一,管理者要可以运用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方式,在组织内部将一套方便灵活、方式多样的柔性激励机制制定出来,立足于员工的偏好第一时间作出奖励和惩罚。第二,管理者要可以立足于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把一套合理的报酬体系制定出来。作为单位效益的创造者,员工应和管理者一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投入到分配企业剩余价值的活动之中。
3.4构建柔性化的培训模式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管理的是企业内部员工,而要想有效体现柔性化管理的效果,就要注重构建柔性化培训模式。借助实施柔性化培训模式,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应注意的是,在培训中可以运用定期训练模式,重视同时提高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同时,在培训中,需要给予企业员工指导,让其重视和上级领导展开密切交流和沟通,同时员工和员工之间也需要加大沟通交流力度,营造宽松、愉悦的岗位氛围,为员工之间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3.5构建柔性的激励机制
企业以往运用的激励机制通常都具有“一刀切”的特点,既不能给予员工激励,同时还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柔性管理思想融入到激励机制之中,即在对组织的薪酬体系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将各类员工的工作性质充分考虑到,尤其是那些负责创造性活动的高素质员工。因为创造性活动通常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具有很多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很难计量智力活动,因此难以量化创造性工作。若是强制性量化并将其当作激励依据,必定会使这些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使其潜能的发挥受到抑制。所以借助柔性管理对组织的薪酬体系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将奖酬机制上的柔性化充分体现出来,这是给予员工激励,让其把本职工作做好的重要渠道。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从物质上给予员工奖励,同时还应重视从精神上奖励员工;此外还可以借助将工作内容扩大、促进工作挑战性的增强等奖励员工。如此才可以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其才智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若是继续运用传统的刚性管理已经不能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得到满足,因此必须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对柔性管理模式进行合理运用,展开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寿文瑾.柔性管理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时代金融,2018,709(27):117-121.
[2]吕端阳.浅析柔性管理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人力资源,2018(08):188-189.
[3]马无名.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柔性战略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10):34-35.
论文作者:王彩霞,赵继前,张志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柔性论文; 员工论文; 企业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刚性论文; 的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