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往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维持好生态环境利用、水资源供应、鱼类养殖、浇灌及除害兴利之间的动态平衡,当前我国呈现出电能源紧张、水资源日益枯竭的不良态势,因此要大力兴修水库建设提高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更要起到水流调配、流域防洪的作用。再者,为了减少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垃圾排放量,必须要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它是社会发展及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要始终秉持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理念,致力于最大化提高当地经济生产水平以及满足用水需求。
2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自然气候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会改动地表及河流,局部情况下还会改动下垫面,从而导致小范围气候受到影响。工程修建时会导致蒸水水量过多,降雨量也会增加。由于水利工程自身的低温效益,水库周边蒸发量减少,降雨量也会随之减少,而且不同季节下水利水电工程的温度和大气的温度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导致降水受到影响。同时下面垫面的改变会影响原有空气的交换,从而导致气温升高。
2.2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水体中藻类植物活动频繁且停留时间长,容易导致水体中漂浮物的堆积与水体浑浊,其中经过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钙离子,进而导致水体硬度减小而大大提高了水体毒性,同时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蓄水后,水流速度的不同对各污染物质的净涤效果不一,使得水质受到影响。此外,水库区域内水体的置换率缓慢、透明度高,有利于水中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更甚至营养物质在水库区域中堆积,为浮游生物的存在创造有力环境,如果水库水量到达一定水位后,这会造成因为活动范围的缩小与水体温度变化等造成大面积濒临死亡,进而增加了资金成本的损耗。
2.3对地质条件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就会建设大型水库,其会对地壳带来巨大的压力,容易引发地震。同时在蓄水期,水库水位上升也会增加发生滑坡和塌方事故的几率。水库建设过程时,水体会渗入到土壤,在水的浸泡下,土壤中生物数量会下降,土壤肥力也会降低。
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
3.1水利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在多次思考水利工程建设的优缺点后,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水利工程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国际水利建设行业中,一些专家提出了“绿色水电”和“绿色大坝”的概念和理论。强调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像许多其他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科学的反思,中国的水利建设的概念和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近年来,按照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国也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提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建设。在水处理理念、工程建设、管理调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极开展了标准工程建设审批流程、水管体制改革、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等等。水利水电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活动,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水利建设,什么样的方式管理水利建设,是一个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提出生态水利和生态水利建设与发展尤为必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
所谓的补偿机制是通过生态环境补偿、过鱼设施、增殖放流等方法平衡保护环境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间的关系,促使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补偿机制向稳定化、可持续化与法律化转变,利用政策引导、实地调研、施工评估等手段全面分析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风险因素,不仅有利于修复环境破坏区域,还能遏制生态资源衰退。再者,党员干部必须要统一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绿色施工、高效施工、安全施工”理念,更要注重新技术的研发,例如掺合技术、开挖技术、填筑技术等,严格参照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客观精准的评价,全面预测且观察生态环境的影响。
3.3实行环境监理制度,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空气、土壤、水源、生物等多个方面都有可能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必须事实监测这些方面的变化,实行环境监理制度。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处理要及时有效,不能遗留潜在的污染源。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气、废水等污染源要处理得彻底,不能出现二次污染。在施工完成后,景观和植被要积极恢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甚至是避免环境遭到破坏。实时了解当地施工期间的环境状态,实行环境监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3.4加强建设期间的生态保护
在具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通过检测当地生态环境,并以此来依据来制定出科学的建设方案。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及污染物需要科学进行处理,以此来降低对环境带来的破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带来的破坏情况,需要在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意识,并针对噪音、水体污染等方面加强监测,尽可能的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对存在严重破坏环境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制止。施工时产生的废气和废水要统一进行处理,避免对周边环境带来污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合理规划施工方案,兼顾到灌溉、生活用水及发电等需求的平衡,确保做到科学、文明施工。
3.5科学制定工程方案,统筹兼顾各方效益
要保障一个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方案合理,就要科学地制定方案。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之间实现平衡,同时避免破坏生态环境。比如对能源的开发, 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要放眼远方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比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合理选址,不能不管不顾一味地开发。要考虑社会稳定和保护土地资源。再比如对于水资源我们要在满足生活用水的根本前提下,再考虑生态用水和其他用水。城乡居民生活的用水满足后,然后以生态效益为首,统筹兼顾河流、农田灌溉、工业发电、货船航运等方面的用水量需求。科学制订水利水电工程建方案,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和运营要真正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使之达到一个最理想平衡的效果。
4 结语
我国一直以来过于追求经济的发展速度,对环境资源带来了较大的破坏,这是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定要考虑到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单对水文环境、生物类型和气候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够与生态环境之间实现和谐共处。因此在合理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大力发展生态水利规划,以此来减少污染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对水文环境带来的破坏尽量进行修复,降低对周围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破坏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工程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岳飞,李波.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8,30(02):194.
[2]王冰玉,刘莉.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6(20).
[3]司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人民黄河,2012(02).
论文作者:顾彦磊,辛然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工程建设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水体论文; 环境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 《红地产》2017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