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换时期的中国农业(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时期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一)农业问题,现在成了人们谈论的焦点。公众共同的感觉是食
品价格上涨幅度过高过快,反映出农业生产供给不足。人们研究这一现
象时,虽然列举了很多原因,但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如资源条件差、抗
灾能力弱、投资太少、科技水平低和经营规模过小等等,这都是在发展
中国家一些长期发生作用的一般性因素,并不能据以说明这两年涨价的
成因,也不能针对存在于中国的特殊性障碍因素,提出治理措施。应该
进行更加具体的考察与分析,以利明确认识、对症下药,集中精力于现
阶段行之有效的政策目标。
二
(二)我国国民经济目前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即由计划经济过渡
向市场经济。现时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多数和这个转型过程主
、客条件的变化有关。
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二者相互作用、乃是贯穿人类历史变化全过程
的一条主线。每当制度转换时期,还会出现带有过渡期特征的复杂现象
。至今,关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经济学解释,还不多见。可是
这种转换经历,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存在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因为,二次大战后,这些新独立国家为追赶先进工业国,都在不同程
度上实行过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据此,我们可以从这些国家的共
同经历中发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为认识农村当前出现的问题,提供一
(三)经济体制不同于政治制度的转换,前者所具有的经济性质和
依存条件,决定它需要经过一个系统发育过程,它的变革一般是渐进式
的,这样就形成一个过渡期,其特征是原有经济的结构性缺陷,尚未较
正过来。新旧体制并存,同时从深层次上朝着不同方向对人们的经济行
为施加影响,产生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结果。
体制的转换,不可避免地牵动并改变原有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
革的利益分配也不是均质的。因此不同的利益集团,对各项改革政策会
有不同的反应,又反回来影响改革的进程。正面的、负面的影响相互交
错,引出许多违反人们预期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制度安排是在政府主持下进行的,对政府来讲,这是
一种自我完善的历史使命。在过渡时期,政府、执政党及其它政治组织
所选择的宏观政策具有决定性意义。它既能加强改革的激励因素,也可
能形成对改革的制约因素。改革向政治组织提出要求:能集中转换时期
来自各方的信息,能摆脱旧体制惯性作用的影响,积极促进新体制的发
育,能善于缓解人民内部矛盾,选择改革与稳定的政策融合点,为制度
转换建立安全保障。这是一个集体学习过程,不可能一起步就干得完美
无缺。政府承受着来自各种利益集团的压力,在不少问题上常陷于两难
处境。此外,传统文化、需求偏爱也影响人们的选择。因此,在工作过
程,很难避免主观失误,并和前述其他因素一起,作用于改革进程,出
现某些曲折反复现象。我们所以强调:发生在改革中的问题,只有通过
改革来解决,就因为来自各方面的对改革的阻力,不可能自行消失。改
革每推进一步即意味着增加一分动力,减少一分阻力。反过来,也可以
三
(四)这几年农村总形势是好的。前些年的改革,为农业生产创造
了新的动力,加上中央高度重视农村,重视农业,重视农民问题。几年
来领导、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产品供给得到保
证。此外还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发育市场中介组织,推进开发性农业、
制度创新和组织建设等方面,有所发展和创造。这一切,均应当充分予
以肯定。但改革尚未成功,在新旧体制并存格局下,旧体制仍在发生作
用,障碍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顺畅发展。
为什么说改革尚未成功?原订计划是:第一,建立一个微观经济基
础;第二,建立市场经济环境;第三,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农村新的
经济结构。这三条不论哪一条都未完全实现。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目
前改革重点转到城市,农村主要任务转向抓紧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改
革任务被淡化了。出现生产波动时,强调重视农业,加强其基础地位,
是完全必要的。但如何激励农民生产积极性,在改进制度、政策方面考
虑较少,从而减弱了推动开放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力度。
(五)粮食价格上涨过高,究竟是什么问题?是生产供给问题,还
是别的问题。改革起动后,农民从事生产一直是积极的。何以见得?第
一,放开价格的产品,如水产、 禽畜、 蔬菜、 水果等供给是好的。
1978年,畜禽肉类产量一千几百万吨,至1994年增长到4千4百多万吨,
现在人均39.4公斤肉类消费,已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出现了肉禽滞销,
企业亏损。人们都晓得肉类是由谷物转化的。第二,粮食生产年度增长
率都超过人口增长率(1983、1984年的超常规增长是难以继续的)。第
三,粮食生产确有波动,有的出于天灾,而大部分年份是由于粮食生产
比较利益太低。生产随价格的变化而波动。价格高,农民生产积极,价
格低,就不积极。粮食价格和工业品和经济作物之间还未出现均衡价格
,这是个价格形成机制问题,也是体制性问题。第四,粮食生产虽有波
动,但未出现大幅度波动。因为包产到户后,农民一定要努力保证自食
部分,力争够吃有余。粮食波动直接受影响的是商品粮中的公购粮,因
为公购粮价格是受管制的。农民不情愿卖低价。第五,1994年,由于稻
米减产等因素,总产下降2.5%,波动尚属于正常范围, 一般情况下不
会形成供给危机。上一年度,能源材料价格调整,粮食在成本推动下,
市价上涨,这是可以预料到的变化。在此时,为了制止投机资本干扰,
政府建立交易规则,加强了干预,是必要的,问题是如何干预。如果经
济手段乏力,只强化管死市场价格,关闭市场等手段,反而会助长农民
惜售心理和私商投机活动,并引发地方封锁和国营粮店的“寻租”行为
,致使带有转轨期特征的波动产生放大效应。即使能完成征购任务,但
会支付很高代价。
四
(六)对于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加强农业的地位,怎么强调,
也不会过份。如何加强?“关键是增加投入”这样说当然是对的。由传
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化农业,在水利、交通、通讯、科研机构,整治耕地
,以及各项农用工业和服务设施方面,必须进行大量投资,其数额概算
达几万亿元,必须得到国家财政的直接支持,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在今
天的农业经常的投入中,大头还靠农民,他们的投入份额要占60%以上
。政府财力有限,有限的投入,只可用于基础建设方面,解决不了农业
比较利益问题。而后者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得预期。要农民增加投资,
必须使他们手里有余钱,又有投资兴趣。因此,必须使农业从市场上受
到激励,使农业变成赢利产业,否则,农民是不会积极的。
有人说今天农业问题的解决主要是取决于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
的确起到吸收农民就业和就地以工补农作用,东部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
收入很大程度要靠乡镇企业支持。但办企业也要有资本,广大中西部地
区,缺少东部那种办企业条件,尤其是资本进入条件。很多属于粮食产
区,要发展乡镇企业,必须是农业生产有积累有剩余,仅靠政府核定的
几十亿贷款是杯水车薪。拿出更大份额,银行又承受不了。因此,在那
里只能量力而行逐步发展,不能指望来个异军突起。这类地区办乡镇企
业要走新路子,必须改善交通并与城镇建设相结合,扩大就业机会。当
前,首先要通过统一市场,提高粮食交换价值,先把农业搞活。
(七)当前农业,一方面缺乏资金,一方面又承受着成本上升和低
价销售双重压力。政府能增加投入,多多益善。如不可能,与其空许诺
言“多给”,莫如实事求是,先做到“少取”,减轻一点负担。如果少
取也困难,还可以改革一下“取”“予”的方式。现在的政府为实行低
价征购制度,要支付很高的经营成本,算下帐来,已经是得不偿失。再
说,其他工农业产品价格都放开,只管制住粮食价格,既欠公平,也难
(八)以上说明,解决农业问题,必须深化改革,首先应改革价格
政策,双轨并为一轨,建立一个统一市场。市场空间越大,价格波动效
应越小。必须放弃对农民的歧视政策,恢复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
比较利益,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改革农村的经济结构,首先是就业结构
,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创造起动条件。其他办法,有的是药不
对症,有的只是负效应,必须改弦易辙。
五
(九)重整农村经济结构,是改革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过渡时
期必须进行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任务。新的农村结构的形成,变数很
多,不可能预测它的细节。在过渡时期,我们可能做到的事情,是推动
它朝着以下要求去建立基本框架。
第一,通过统一的市场,实现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等价交换,消
除城乡壁垒,走向城乡一体和地区协同。
第二,界定产权,依法保护各类经济主体财产权益,以利建立多种
经济成份并存,公有制起主导作用的所有制结构。
第三,稳定家庭经营,在市场引导下,促进传统小农经济的分解过
程,向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演变,形成农林牧渔、园艺、加工等独立
的产业部门和产前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具备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
地方,实行适合国情的规模经营和合作制。
第四,改变就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劳动力大量转移,资本投入相应
增加,由土地、劳力密集型经营逐步转向土地、劳力节约型经营。
第五,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国内外资本与技术进入农村,大规
模开发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利用两个市场,提高资源利用效
第六,兼顾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保持资源永续利用。
上边几条中,第一条,建立统一市场是必要的前提。因为只有市场
才能提供这种功能:校正过去计划体制下形成的经济扭曲现象,使之进
入良性循环,为完成农村结构转变创造必要条件。
下边将就这一点做点说明。
六
(十)建国以来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制度变迁,到了现在,缩小经
济上工农差距已成为农民最强呼声。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废除
地主、富农、资本家所有制,阶级差别随之消灭了。但工农差别的消失
,要经过长期的生产力发育提升过程。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其经济
增长过程,应当也可能选择一个逐步缩小工农差别的发展战略。可是,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却使工农差别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乡差别
,相对拉大了。建国初期,为集中资源,发展重工业,必须从农村提取
积累,这是必要的,可是,不按价格规律行事,时间长了,农村资源输
出大于输入,就造成城乡关系的非均衡变化。现在工业部门收益业已成
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过去以农补工应当转向由工业回哺农业了
。目前,鉴于国家面临体制转型的现实困难,至少应先实现平等交换资
源,维持农业的自养能力。但截止现在还未做到这一点。突出的问题是
:在国民经济中,农业产值比重在下降,大量人口却滞留在农村,这是
一个很大的矛盾,它影响农业的增长和供给能力的提高。城乡间不仅存
在劳动生产率过大悬殊,而且存在着多种社会福利制度的巨大差别。分
割城乡的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居民之间的身份差异。改革以来,农民的
见闻开阔了,心理上的不平衡也突出起来。近年由于政府对城乡来往控
制程度稍有放松,就出现所谓“民工潮”。农民为突破城乡分割而自发
行动,它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调整城乡关系。
(十一)削平城乡壁垒,固然不能单纯指望农民的这种自发努力,
也不能指望政府大量增加农业价格补贴。当前,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高
,政府财力不足,农业人口占80%,少数补贴多数,是补不起的。从这
个现状出发,需要政府摆脱旧体制惯性约束,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下
,利用市场的配置资源功能,使城乡融为一体,工农商一元化,逐步缩
小城乡差别,进一步改善农民经济地位。
(本文作者: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 雷咸成*
标签: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粮食银行论文; 经济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