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前沿政策,体现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方向,作为教育指挥棒的高考,其命题类型也必然体现出考察考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水平。高考生物命题自不例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生物考试中的体现,即学生对生命观念的认识,对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的认知水平,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能力,等等。在高考命题中,努力创设真实的情景,在情境下设置问题任务考察学生对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水平,确保高考试卷能够真实测出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以近五年高考生物试题为例,对高考生物试题中核心素养的体现浅析探究。
关键词:高考试题;核心素养;高中生物;体现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023-01
一、考查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于真实情景
生物学的每一个进步,无不包含于无数的实验和实际,来源于现实的科学研究。因此,创设真实情景成为高考生物命题的主要方向,在真实情境下的问题任务,可以有效体现出学生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一)考查学生生命观念于人类生活情境。生物学习得目的包括了解人体调节机制,并加以运用,学会健康生活。人体的调节机制一般为体液、神经等,在命题中此类问题不但是考查考生生命观念的体现,也渗透着考查考生个人生活习惯,如远离毒品等。在2018年理综全国Ⅱ卷中,第3题主要考查激素调节的题目,其中包括性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胰岛素,且每一个选项分别设置了不同的真实情境,即考查了学生对相关激素的调节机制掌握程度,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分析人体发育和人体健康的兴趣。
(二)考查学生社会责任于农业生产情境。在生物学上,学生最初接触的即是对植物的解剖学习,以植物学习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逐渐渗透到动物学,再渗透到关于人类健康的学习中。在植物学习中,由一般的植物生长环境,到植物生长中的光合作用,进而发展至农业生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农业生产观念。在农业生产情境中,考查考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利用所学知识如何服务和解决当前实际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而这正包含着对学生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水平。如,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29题,主要考查了学生通过题目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进而考查了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不同程度的有所体现。农业生产关乎人类生存,农业生产的问题自然会涉及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因此,在设置这类问题情境时,必然渗透着考查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于遗传现象。遗传是高中生物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当今生物学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其对学生逻辑思维水平要求较高,可以说遗传定律是科学思维的产物。因此,在高考试题中,为有效考查学生在生物学习上的科学思维和探究核心素养水平,一般都会设置遗传现象情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第32题,设置了果蝇遗传这一真实情境,通过分析得出已知的遗传数据,进而等确定基因位置,学生通过对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判断遗传实验设计中基因的隐性、显性关系,分析计算问题任务。这样的题目设计,在考查学生对孟德尔遗传自由组合定律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对学生生物实验的综合探究、科学研究精神等核心素养进行着一定考查。
遗传问题情境是高考的重点,纵观近几年高考试卷,基本每年都会出现相关问题,不但考考查着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对生命观念等都具有潜在考核点,是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综合核心素养的最直接体现,也必将是今后几年的命题方向。
二、考查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于专业用语
每一学科都有自身学科的特点和规律,也都有其专业用语。因此,每一学科也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生物,作为一门专门研究“活”的事物的学科,其专业用语即是本身最大的特点,对专业术语的认知、理解和掌握体现了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但是,受传统定势思维观念的影响,在“唯分数论”的传统模式下,生物老师一般更加关注知识点,忽略了对专业用语的讲解和重视,造成学生很多只会解决类型题,却难以运用生物知识进行分析,抑制了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纵观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正在逐步加大对学生生物学专业用语的考查力度。如,自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全国试卷中,全部都有考查学生专业用语的填空试题,如遗传试题中的遗传类型、基因位置,农业生产中的杂交,等等,在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中占比达到70%以上,可以预见,在今后的高考试题中,此类问题还会不断增强,在考查学生专业用语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学生专业学科核心素养的比重也更加明显。
三、考查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于重要概念
如上所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有其自身特点,在生物专业术语概念中的体现更为具体。在生物学上,一系列的概念,构成了生物学的整体结构,学习概念的过程形成了学生认知生物学的具体过程,无形中渗透了学生的学科专业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强化概念考查,既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对学生关于生物学的综合素养水平得出具体体现,对考出梯度水平考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2018年全国三套试卷中,考查了“DNA和蛋白质复合物”的类型及功能,细胞的光合、呼吸作用等,甚至出现了细胞分裂、衰老、癌变等重要概念。2019年全国试卷中,再次出现细胞分裂、癌变等概念,同时出现了遗传、食物链,等等。纵观五年的高考试题,概念考查占比越来越大,可以预见的是,概念的考查,在将来的高考命题中将逐渐增多,单纯的考查比重会下降,但对概念的把握程度的考查会逐渐上升。这对考查学生真正具备的学科专业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考作为全国统一的最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其试题考擦着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当前教育方针下,高考试题主要考查的即是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就某一学科而言,即是学科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苏眉.高考考查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试题研究——以近三年高考全国理综生物试卷为例[J].生物教学,2018(09).
论文作者:仝蔚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核心论文; 生物论文; 学科论文; 情境论文; 生物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