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人们获得多种信息的重要途径,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读书本身是一个不断思考、想象、判断和评价的过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读书除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外,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读书,要求学生能读出课文中的“是什么”,读懂课文中的“为什么”,读会课文中的“怎么做”。
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的课文内容以“单元——课——小标题”的形式呈现,文章结构简单,脉络清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并以“相关链接”的方式配上相关的资料,使整套教材的内容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然而,“不会读”、“不愿读”、“不能静下心来读”、“读得慢”等等,这些是如今的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读书能力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为了让学生能达到初中思想政治课中读书的要求,我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从初一年级开始,刻意把政治课中的读书分为“独立阅读”与“合作阅读”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独立阅读。
所谓独立阅读,也就是学生独自初读,目的是让学生读出课文中的“是什么”,了解大意,以达到对新课文内容的预习。原因是,眼下的初中生,课程种类多,课业负担重,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思想政治课的课前预习。那么,学生如何独立阅读呢?首先,规定阅读所用的时间。其次,提出要求:1.在读书的过程中,采用划读法,用圆点或短线勾画出每个小标题下能紧扣题意的关键字、词、句;2.拟出读书提纲,标明序号,即归纳出知识点——“是什么”;3.提出不懂的问题或自己的见解。
第二阶段,合作阅读。
这是在学生独立初读的基础上的再次读书,目的是让学生读懂课文中的“为什么”,读会课文中的“怎么做”。具体的方法主要有组内合作精读法、议读法、理读法、比较阅读法。
组内合作精读、议读、理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首先,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各自的读书笔记。其次,相互切磋,各抒己见。遇到有分歧和不理解的问题,大家运用精读、议读、理读的方法,逐字逐句地读书,仔细分析理解。再次,小组成员共同归纳出能达成共识的读书笔记。最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到黑板上板书知识点和所提问题,以备全班交流和共同深入学习时用。这样便于学生取得深入学习的主动权,有利于更好地去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
对于那些学生易混的问题和易混的概念等,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比较来寻找相同与不同。这样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在对于法律常识中“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先出示表格:
然后让学生独立地对相关的课文内容进行比较阅读后填写相关内容,最后师生共同确认。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清晰的认识,记忆也深刻了。
另外,在第二阶段我还常常运用齐声朗读的方法。因为,在新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除了课文以外,还以“相关链接”的形式呈现了许多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和情感的短文、诗歌。通过齐声朗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的道理,得到启发,体验至深至切的情感,同时达到对教学重点的强化。例如,在对于“中学生如何克服逆反心理,学会与父母交往的艺术”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材呈现了这样一段文字:“当我们要发火的时候,不妨用手摸一下肚脐。它是我们与母亲相连接的地方,也是母亲用营养维持我们生命的地方。我们曾经是父母的一部分,现在能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替他们想想吗?我们忍心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吗?冷静下来,我们会做出恰当的选择。”我采取了齐声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唤醒内心深处的柔情,在朗读中自省。
当然,在限时读书的训练中,教师要特别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读书的习惯。常言道“不动笔墨不看书”,这就要求老师督促每个学生在读书时必须做到勾勾、划划、写写。
第二,读书的速度。在课堂中对学生读书速度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正常的读书速度能充分说明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与技艺的熟练程度,因此,每次读书都要根据所读内容的多少作恰当的定时。
第三,读书的正确率。读书较高的正确率代表着学生的有效学习,这其中的关键点,是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准与“小标题”紧密联系的关键的字、词、句。
实践证明,坚持课堂中的二次“读书”,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1.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不愿读”、“不能静下心来读”的问题;2.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能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合作精神;4.能避免教师做无用功讲得太多,让教师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拓展”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5.能为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的转化打下良好的基础;6.能使学生形成良好读书习惯,并具有较强的读书能力,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论文作者:李再松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8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方法论文; 知识点论文; 初中论文; 小标题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