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通识教育问题日益受到我国高教界的关注,许多高校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但是大学通识教育在认识与实践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1)对大学通识教育的概念理解混乱。不但在我国教育学界内部,人们对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自由教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通选课和公共课等概念的认识存在混淆。在国际上,对通识教育、基础性教育、全面教育、通识学习、跨专业学习、跨专业教学、全面能力课程等概念也是难以厘分。(2)对大学通识教育的普适性缺乏批判思考。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制度产生与发展和美国特殊的社会情况有关,由于美国有着完备的研究生教育制度,研究生教育较为发达、规模较大,较高层次的专门性与专业性在本科教育之后去实现,因而本科教育的普通与基础性质较强,为高层次的教育做准备。因此,教育结构体系与美国不同的国家,在大学通识教育问题上效仿美国会出现许多困难。(3)对大学通识教育的昂贵性认识不足。传统的自由教育是精英教育,通识教育是走向大众的自由教育,虽然如此,我们仍要认识到,通识教育是昂贵的。就中国的国情来说,并不适合大规模大范围地进行通识教育;就中国过去的高等教育传统和当前的现实来说,也不宜操之过急地将某种通识教育模式普及化。(4)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的模式单一。通识教育的实施应该是多样化的,不同的院校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与实践应该是不同的,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和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将会有不同的选择。(5)大学通识教育课程重形式轻实质。在通识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与目标不清;课程内容未能体现通识教育精神,课程结构缺乏内在逻辑联系;重视课程设置,轻视教学过程。
摘自《江苏高教》(南京),2009.2.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