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助推学生高效作文论文_张志君

有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助推学生高效作文论文_张志君

(遂宁市安居区东禅镇中心小学校 遂宁 629000)

【内容摘要】:写作就是写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头。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从而产生对生活的感触、领悟,由此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所以,解决学生无内容可写的关键,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恰恰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科内外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作文教学 写作兴趣

大多数学生感到写作文很困难,害怕作文,不知写什么内容。为了完成任务拼成的作文,字、词、句、段、标点符号问题百出。词不达意,句子语病莫名其妙,全文一大段,从头到尾,中间全是逗号,只有结尾才能看到一个句号。还有些教师为了应对考试,要求学生背一些优秀的范文,致使一些学生生搬硬套,不能灵活运用,写出来的作文常常文不对题,言不由衷,令人啼笑皆非。因此,学生怕写,老师怕改,这种现象很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教育的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所以,从优化综合性学习入手,可以作为打开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一、综合性学习与作文教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是新的课程学习形式的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课改中的新的学习形式,它和过去的教学不同,学习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成果、环境都是开放的,打破了传统语文课程学习形式封闭性、统一性的特点,它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特定环境或者某种学习技能训练,而是将教学的空间向课堂外无限延展开来,例如开放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室、计算机教室,以及家庭,甚至于社区、公园、科技馆等城市的公共场所和设施。诸多的空间和体验是无形教材,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畴,学生会学到比课本上更多、更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另外,这种开放性的学习形式也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在一起,扩大了语文课程的内涵。

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从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个性思维考虑,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活动是一个自主的活动。例如在进行实践活动《说不尽的桥》时,可以先布置学生在课后收集与桥有关的资料,然后老师再补充一些桥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明白桥梁在古代和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再引申到桥的另外作用,是连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纽带。这样,学生对桥有了充分的认识,到写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

(二)在新课程的平台上,习作可以从与综合性学习的相互交融中获益。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中丰富的习作镜像资源和习作人文资源,从而优化习作学习环境,构建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习作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习作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作文、用作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总之,要充分而科学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综合学习类课程资源,构建起开放创新的、充满生机活力的作文课程体系。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开发综合性学习中的作文资源:

1.依托综合性学习蕴含的地域“特色文化”,生成优质作文资源。

各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特产,我们可以依托地域的“特产文化”,指导学生去观察、挖掘独具特色的家乡文化,使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富含的地域特产文化和习作链接起来,并在其中得到新的生成。我们可以开展与此有关的一些活动,比如说“家乡的变化”,我们可以让学生对前后的变化进行调查,可以就人、事、物展开,然后写成一篇调查报告,在活动课上交流。如学校所在镇是有名的桃花山,据此,我班的学生对这片土地挖掘出很多可写的素材,写出了很多高质量作文。

2.依托综合性学习蕴含的地域“民俗文化”“节日文化”,生成优质作文资源。

浓郁的中国民俗文化情结凸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这种炙手可热的以节日为载体的风俗文化,是综合性学习的宝库,蕴藏着宝贵的作文资源。民俗文化类综合性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激活学生积极的写作动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节日文化同时是一种情感文化、爱的文化,例如国庆节、劳动节,还有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都能在真实的氛围中带给学生不同的爱的感受,并让他们真实地把自己积累的人文情怀倾吐出来,同步绘出自己情感之旅的轨迹。

二、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利用

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写作素质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因素,但写作训练的单调乏味应该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传统写作课的基本方式是老师讲解一节课,学生在第二节课中完成作文。这种单一模式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教师的思维强加于学生身上,学生没有真正从内心燃起写作的欲望,也无法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不出情质兼美的文章。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标定位和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指出:设置“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出发点,强调语文课程内部的整合,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教”和“学”角色转换,教师已不再是课程学习的主导者和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过去的那种教师在三尺舞台“独唱、独舞”,学生当“听众、观众”的情景一去不复返。综合性学习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改变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教师只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引领者,可以提供协助、引导,而不再是课程中的权威,这就消除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扭转“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特征”。一是明确的主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高度集中起来(这也是说写的“切入口”),主题的辐射面涉及较广,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说、写风采的舞台。二是话题广泛,相关知识、参考资料、参考书目等内容丰富,为学生的说、写提供了基本条件,降低了说、写的难度,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三是讲究综合能力的运用。每个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一般都有说,说后必有写,先说后写,说写结合。四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些具备条件的学校还组织学生外出考察,搜集素材信息等,为学生拓宽了语文活动的空间,提升了写作素材的档次。

(三)综合性学习的整合。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内容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彰显个性、实现创造的空间,同时也把作文的视野引向了真实的生活,更加关注生活,接近社会。因此,综合性学习为作文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加之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科内外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

(四)综合性学习的呈现方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既要拓展活动的丰富性也要注意回归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如:综合性学习《二十年后的我》,有一些老师在组织教学这节课时,就定位在口头作文这样的语文活动课上,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介绍二十年后的自己。其实,它还应该与本单元很好的联系,体现珍视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自己、得体的推广自己。实际上,作文是这种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呈现形式,除了作文,我们还应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能力,在寻常事物的调查中体验生活的情蕴,感悟生活的乐趣。

三、有效的综合性学习有助提升学生作文综合素养

传统写作课的评价方式往往只是落脚到最后呈现的学生作文的批改上,这种评价方式在顾及效率的背后,忽视了学生写作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而制约了学生从写作的每个阶段逐步提高的可能性。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一是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二是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三是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四是能否根据现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观点;五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六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是对学习成果的评价,而前面几点都是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的评价,涵盖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主动参与态度、探究思路和方法、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这些表现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实施评价时应予以充分关注。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写评语,可以分等次,也可以采用分项与整体评价的表格,便于存留在学生的成长记录里。评价时机上,既要体现在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之时的教师总结点评中,也要体现在综合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学期或学年结束时,也应将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纳入终结评价之中。评价主体上,要改变单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延伸到课外的综合性学习还可以请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以增强评价的公正性,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三)综合性学习在作文中的呈现。在实施“综合性学习”预案前后及过程中,都要正视学生个体差异的现象,努力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都有进步,这才是整体推进。学生的兴致、勇气、能力、特长,以至对综合性学习参与意识的强弱、热情高下程度都不可能在同一档次上的,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在面临说写时有较大的心里障碍,如果不关注这部分学生,综合性学习就会变成只是一部分学生的事。为了避免这一情形出现,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1. 深入学生“摸底”,把握“两个极端”。有领先能力的和有心里障碍的。必要时,让有领先能力的学生做“开路先锋”带个好头;在分组讨论活动时,“两个极端”互相搭配成小团队;有意识激励鼓动心里障碍者,并降低起点,(如按常规,说是即兴发言,不允许写成书面稿读。但对这部分人,允许先写先练说,到时只要不拿出稿子,按意思讲就行了),来提高他们的信心,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进步的滋味。

2. 设立学生作品“展示台”。在学习园地拉几条绳子,串上一排夹子,每生一个夹子,做完作文后,自动夹在上面向全体同学展示,以便互相观摩、交流、学习、促进。用这两个对策力求做到“说”、“议”不冷场,作文不空缺,参与率高了,活动效果就更好。

3. 给予真诚而有效的鼓励。在对综合性学习效果的评价总结时,让学生在自评中多发现自己的长处,多一点进步的自信,而教师更要从整体上以激励和挖掘潜力为主,为学生点燃新的希望与激情。

综合性学习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鲜活的生命,只要我们大胆地开放综合性学习作文的课程资源,让作文反应现实生活,我们的语文课程就会充满智慧、充满活力,师生就会在广阔的课程空间里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从而实现语文作文教学的更大课程价值。

论文作者:张志君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7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有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助推学生高效作文论文_张志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