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道路桥梁是道路运输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交通主要枢纽,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筑的一部分。道路桥梁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体现在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上。基于此,本文阐述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意义,总结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内容,并提出道路桥梁养护管理措施。希望对道路桥梁养护有所帮助。
关键词:道路桥梁;管理;养护
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是我国重点的基础设施工程,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交通工具日益增多,对道路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一些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很难在现役道路桥梁养护工作中有效应用,使得我国大多数道路桥梁工程的维修养护依旧采取传统的维修方式来解决。对现役道路桥梁来说,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养护来增加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性,是工程管理和养护技术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1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意义
1.1保障行驶安全
通过日常对道路桥梁的养护工作,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发现道路桥梁各部位是否存在裂缝、残缺、变形的现象,评估问题出现造成的影响程度。分析桥梁荷载系数,决定是否进行已经制定具体维修的方案维修计划[1]。要做好警示提醒,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2延长使用寿命
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可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修补措施,避免由小问题转变为严重问题。及早发现、尽快处理的方法,可有效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2]。
1.3保证道路桥梁的畅通
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可以避免各种意外事故的出现,保障路桥行驶的畅通性,尤其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更能充分发挥出养护管理的优势,比如轻微地震、洪水及暴风雨等,维护工作可以确保道路桥梁的畅通运行[3]。
2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内容
道路桥梁工程的养护管理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采取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等方式,对桥梁结构技术状况进行分析评定,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4]。
(1)下部结构养护道路桥梁工程下部结构的养护管理,对工程质量及使用有很大的影响,主要包括墩台基础、墩台、翼墙和锥坡几个方面的维修养护。桥梁下部结构常见的病害主要有基础不均匀沉降、基础冲刷、墩台身开裂、翼墙外倾、锥坡变形等[5]。从工程实际来讲,下部结构的稳定性,对整个桥梁的承载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桥梁使用中要加强对下部结构的日常养护,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技术方案要求进行检查和维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决杜绝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2)桥面系养护桥面系在桥梁结构中直接承受车辆、人群等荷载,并将荷载传递至主要承重构件的桥面构造系统。桥面系的常见质量问题有铺装层破损、排水系统不畅、伸缩缝混凝土破损、伸缩装置损坏、交安设施损毁、支座破坏或失灵等。桥面系的养护主要包括桥面铺装层、排水系统、伸缩缝、交通安全设施和桥梁支座。桥面系是与车辆直接接触的结构,桥面系养护质量是影响行车安全、舒适的最重要、最直接因素,因此,要格外重视桥面系的管理养护。
(3)上部结构养护道路桥梁上部结构主要承受桥面系传递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桥梁下部结构。钢筋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的主要病害有混凝土表面破损、裂缝超限、露筋及钢筋锈蚀、连接构件开裂等。桥梁上部结构养护主要包括梁板混凝土裂缝及表面破损、预应力构件预应力损失等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桥梁上部结构是桥梁的主要承重结构,上部结构的承载能力对整座桥梁的安全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道路桥梁上部结构的养护维修,提高桥梁承载能力,确保运营安全。
3道路桥梁养护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养护管理工作机制是推进养护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措施。①明确养护单位和监管单位的工作职责,按照职责权限分配工作任务。②设置专业的养护工程师制度,要保证养护工程师人员相对稳定,按照岗位职责履行桥梁管理养护工作任务。③要建立桥梁养护检查制度,明确检查项目、检查频率、评价体系、养护维修标准等。④要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调的工作体系,确保各项制度措施及时、有效落实到位。⑤要建立健全道路桥梁养护质量检查、考核和评定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提供充足资金保障。科学分析、合理制定道路桥梁养护工作计划,要保障养护资金需求,做到养护资金专款专用。首先,要坚持科学养护管理,合理安排道路桥梁养护资金,确保养护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其次,要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应用设计专项资金,全面提升养护管理水平。再次,加强养护资金监督管理,严禁挤占挪用和随意调整养护资金用途,确保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3)提高人员业务素质。道路桥梁工程养护管理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因此,提高养护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是当务之急。首先,要加强业务培训学习,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采取案例教学、机构代培、聘请专家教授等方式组织培训学习,提升养护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其次,采取评比、奖励、榜样引导等激励措施,激励养护管理人员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再次,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才能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协作体系,达到形成管理合力的良好局面。
(4)建立养护管理档案。道路桥梁养护管理档案是养护管理者决策的依据,是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和改善养护手段的基础。道路桥梁档案的建立,能够进一步促进养护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达到超前管理、提前预防的目的。首先,明确道路桥梁养护技术档案归档范围,主要包括桥梁建设期档案、桥梁巡检查资料、桥梁维修加固资料以及其它特殊情况资料等。其次,要明确档案归档范围、内容、格式要求、案卷编目等内容,做到一项目一档案,并加强档案保存与管理。再次,要加强数字化档案建设力度,做到纸制档案与电子数据档案紧密结合,并逐步实现技术档案电子化。
(5)加强监督和检查力度。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养护工程实体质量达标、管理到位、运营安全。首先,各部门要按照职责权限对养护管理工作开展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规章制度、规范措施执行情况,人员、经费落实情况,检查、评定开展情况以及工程实体质量和现场安全状况。其次,要加大处罚力度,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立即整改,对养护管理薄弱、技术水平低下、安全隐患突出的,要严肃处理,造成事故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我国道路桥梁养护需要持续深入推进,需正确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长期、艰巨性,保证养护工作向更为规范化、协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保证道路桥梁的养护状态,提高使用寿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做好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玉成.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与养护管理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2018(22):154-155.
[2]顾鹏凌.道路桥梁养护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方法讨论[J].建材与装饰,2018(31):265.
[3]程雪莲.新形势下提高道路桥梁养护质量的措施[J].居舍,2018(20):5.
[4]李军丽.浅析道路桥梁施工裂缝的成因及防治[J].中国高新区,2018(13):210-211.
[5]赵斌.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阐述[J].建材与装饰,2018(29):251-252.
论文作者:喻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桥面论文; 结构论文; 档案论文; 荷载论文; 措施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