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任选游戏”科研成果推广会议讲座集_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任选游戏”科研成果推广会议讲座集_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自选游戏”科研成果推广会发言集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推广会论文,科研成果论文,幼儿园论文,游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1991年9月——1995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张燕、《学前教青》编辑部姜维静以“幼儿园自选游戏的指导”为研究课题,在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幼儿园进行了为期4年的教育实验。本刊1994年第7—8期、第9期曾对这一研究做过报道。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研究成果,1995年12月6日,北京市崇文区教育局在光明幼儿园召开“幼儿园自选游戏的指导”科研成果推广会,并邀请部分幼教专家、教研人员、资深幼教人士就研究成果展开研讨。崇文区教育局幼教科科长王月媛主持会议,课题组负责人之一张燕作主要发言。本刊特将几位同志在这次会上的发言——关于幼儿园自选游戏的理论部分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什么是游戏

张燕:以往人们多从成人的角度来给游戏下定义,我们认为应从幼儿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以便对游戏这一至今尚无定论的概念形成以下共识:凡是能够使幼儿感到开心、好玩、有意思并使幼儿以此为目的、主动投身其中、积极从事的活动就是游戏。自主性与愉悦性是游戏的主要特征。自主性是指游戏不是在外在强制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出于游戏主体的兴趣和需要,自发、自愿、主动地进行的活动;愉悦性是指幼儿从游戏过程本身得到愉快和满足,是为了好玩而玩。幼儿游戏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即游戏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形式,可以发生在幼儿活动的各个领域,而以一种或某几种特定类型来限定幼儿游戏是不妥当的。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其一是游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据时间最多,是其生活的主要内容;其二是游戏创造了最近发展区,引起幼儿心理的各种质变。

汪荃(原北京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部幼儿教育教研究室教研员):主张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什么是游戏,是与《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思想相一致的,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游戏概念的理解。但是,从儿童的体验上讲什么是游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王津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幼儿教育研究室):关于游戏的概念,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但人们对游戏已形成了两点共识,即游戏是愉快的,游戏是以活动为目的。这与本课题研究的观点是一致的。我认为,强调从幼儿的角度认识游戏,并认为自主性、愉悦性是游戏的主要特征,这对于游戏研究是很有价值的,我本人也很赞同这种观点。

如何看幼儿园游戏

张燕:以往幼儿园的游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手段性游戏,二类是目的性游戏。前者是指以游戏的方式达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即教学游戏化,后者是指为幼儿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我们认为,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游戏,因为它侧重活动本身,幼儿可以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自由参加活动,通过活动过程,其自主性可以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其身心可得到充分发展。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应注重这类自选自由游戏的开展。当然,幼儿园这种自选自由的游戏并非完全在自然状态下的幼儿自发活动,而是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因为幼儿园作为保育和教育机构,其一切活动均具有教育因素,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影响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自发游戏对其带来的客观结果往往带有很大偶然性、盲目性。为了突出游戏在幼儿园教有中的地位,我们特别提出了“自选游戏”这个概念。

什么是幼儿园自选游戏

张燕:幼儿园自选游戏是一种人为创设的自然情景下的幼儿游戏。由于幼儿的一切活动均具有游戏性,同时幼儿的游戏也是他们的学习和工作,因而,幼儿园自选游戏宜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幼儿活动,如娃娃家等角色游戏、建构活动、语言阅读、操作探索和观察等等囊括在内。自选游戏是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即以适合于幼儿特点的方式进行教育,使教育顺应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游戏实现教育促进发展。因此,幼儿园自选游戏的实质是教育背景下的具有教育含义的游戏,属广义的教育活动或课程。

幼儿园自选游戏的特点

张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教育活动是宏观概念,它囊括了一切具有教育因素的活动。然而,各类具体教育活动各有不同的性质、功能、特点,自选游戏作为一种广义的教育活动或课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注重在幼儿生活的自然进程中给幼儿以潜在的影响。自选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活动、自主支配行为的条件和机会。在游戏中,教育影响是潜在的,教育意图往往客体化在环境材料之中,教师在很多情况下也作为游戏伙伴,与幼儿共同参与游戏过程。幼儿是在他们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在积极愉快的活动中,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接受着教育影响,学习、实践并认同社会要求,向着教育目标规定的方向发展。2.注重活动过程,注重主体的直接操作体验。在自选游戏中,教师通过提供适合幼儿生活经验的情景与材料,使幼儿得到大量直接体验的机会。幼儿可直接操作材料,通过自身的具体动作与活动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学习知识,了解客观世界,发展多方面能力。3.具有人际交往的多向性特点,而且特别有利于发挥幼儿伙伴的教育影响力。由于自选游戏的组织比较松散,因而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的范围扩大了,师生间互动频率大大增加,从而有益于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在自选游戏中,幼儿可以有较多的机会与伙伴群体相互作用。每个幼儿在生活经验、能力与性格特点等方面均有不同,因而成为他人的一个影响源,是一种主要的教育因素。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幼儿伙伴和群体,发挥积极的教育影响作用。

白爱宝(原北京市教育局):在研究幼儿园自选游戏的特点时,注重同伴团体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这种思想是很好的,有一定指导意义。希望能进一步探讨幼儿同伴团体对幼儿的影响是怎样在游戏中体现出来的。

郎明琪(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幼儿教育研究室):在这一科研成果中,游戏中同伴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体现得比较明确,我认为是很正确的。

幼儿园自选游戏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张燕:幼儿园自选游戏与教育教学均为教育活动,但二者又有区别,各具不同的特点。首先,两类活动的发生情况不同。游戏是自然发生的,是幼儿在外界条件刺激下由内在动机引起的自主、自愿的活动;教学活动则是由教师自外部引入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教师规定了活动内容和形式及方法,幼儿要按教师要求来进行活动。第二,两类活动的目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学一般指显性课程,与儿童的知识掌握、认知发展和技能的形成有关,因此,幼儿园教学多以发展智力、增长知识为主要目标。游戏属隐性课程,主要与儿童的情感、意志及个性品质的形成有关,游戏活动的教育目标不宜确定得较为精确,其效果并非一次性立竿见影地实现,重在对幼儿身心整体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游戏的教育目标宜确定得较为宽泛。我们认为,自选游戏的开展有助于以发展良好情感、个性和社会性为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自选游戏可以使幼儿个体有机会充分展现其兴趣、能力与个性特点,因而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对象化。第三,两类活动的组织结构有区别。教育教学的组织较严密,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的控制程度较高,且往往是面向幼儿全体,发挥教师对全体幼儿的单向影响,注重统一要求。自选游戏则组织得较松散,幼儿自由度高,教师需因人而异,在照顾全体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化、个性化指导和影响,较多是面向各游戏小组的指导,活动中不仅有师生的相互作用,幼儿之间也可相互影响。第四,教师对两类活动的指导方式不同。教学中往往是显性的、教师直接指导,教师交代活动内容、提要求、安排活动步骤等,注重语言讲解,教或传授给幼儿一定的知识技能。教师一般需按计划与程序严格执行。游戏活动则以隐性指导为主,更多是体现在活动材料、游戏环境创设中的间接指导。教师自身也积极参与游戏,以游戏伙伴和教育指导者双重身份予以指导,发挥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中介和桥梁作用,注重自身的情绪感染力,引导幼儿发现式学习,使他们目中有物,有所用心。由于活动组织较松散,教师需增强指导的目的意识,并将指导的计划性与随机性结合。幼儿园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游戏与教学均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二者既各有侧重,特点各异,又应相互联系,融合渗透,发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作用:教育教学可以延伸到自选游戏中,丰富和深化其内容、形式,幼儿游戏所需的知识、经验等活动背景很多就是来自教育教学等活动;幼儿在自选游戏中直接操作、体验获得的大量感性经验,可用到教学中加以组织、整合,使其系统化,由此可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探索热情,激发发展的新需要。

汪荃:我很赞同游戏目标的侧重点是发展幼儿良好的情感、个性和社会性;游戏中教师的指导是间接的、隐性的,是以游戏伙伴和教育指导者双重身份参与游戏并加以指导的。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这一作用具体怎么实现,怎样使幼儿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培养起合作、友好等良好个性品质仍是现实教育中感到困惑的问题。

祝士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强调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和教师指导的辩证关系很重要,在教育实践中需解决好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与幼儿自主性之间的关系。

王津婴:幼儿园自选游戏中教师的指导是间接指导,是在不影响孩子情绪情况下的潜在的指导,明确这一点对教师指导幼儿的游戏是很重要的。

白爱宝:我很赞同游戏为儿童发展服务,尤其是为幼儿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服务的观点。希望能将科研中形成的思想转变成行为,并坚持下去。

郎明琪:我认为在基层幼儿园,如果抓住了教科研就是抓住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自选游戏的选题抓住了孩子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充分体现了游戏的自主性与目标性的辩证关系、游戏与教育活动的关系和游戏在教育活动中的优势。

标签:;  ;  ;  ;  

“幼儿园任选游戏”科研成果推广会议讲座集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