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与个人之间选择的银行——金融中介理论视角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中介论文,理论论文,银行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在金融体系中所发挥的基本功能是从资金盈余者手中,将资金引导、转移到资金短缺者手中。传统经济理论通常用两种方式来分析资金的转移过程:一种方式是考虑人们在市场上的相互接触,另一种方式则是金融中介机构的运营活动。金融中介是从消费者(储蓄人)手中获得资金并将它借给需要资金进行投资的企业。既然在市场上通过相互接触可以实现盈余者向资金短缺者转移,为何还需要第二种方式即银行(金融中介)这个中间人来介入呢?银行肯定具有第一种融资方式所没有的某方面优势。对于这个问题,金融中介理论现代文献进行了系统论证。金融中介理论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中金融中介机构比直接融资更有效地减轻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分散的直接借贷者之间存在的免费搭车、合作失败、重复监督成本等问题,金融中介的作用就是代表出资者的利益进行委托监督和项目搜寻。
一般看来,作为受托监督者或搜寻者,银行虽然“解决了”借款人与存款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但是一个新的在存款人与银行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又立即出现,金融中介的介入明显增加了委托代理的链条和环节,增加委托代理的监督成本。对此,戴蒙德在Leland and Pyle(1977)交易成本分析的基础上于1984建立模型证明了,内部充分分散化的银行即可解决它自身与存款人之间的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成本效率问题,即当向银行借款者的数量足够多时(内部充分分散),存款人与银行间的委托代理成本趋向零。直接的出借人和借款人存在信息不对称,而银行的介入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企业的借款人,也在尝试通过不同渠道解决与直接出借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绕过银行(脱媒)进行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最近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的旺盛需求也验证了这一点,一年期企业融资债券2.9%的发行利率加上0.3%的发行费用,企业实际负担利率3.2%,而同期银行贷款利率5.58%。
我们不禁要问:在解决个人借款人以及企业借款人与出借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方面,银行一直会拥有优势吗?部分企业借款人会找到更好的方法而离开银行吗?
起初:企业为何要依赖银行
当前贷款利息收入占我国银行收入中的大头,工商企业的贷款利息收入占总利息收入的大头。这种盈利结构也再一次说明了银行在储蓄向投资转化中的中介作用。银行经营的事实表明当前的大部分工商企业仍需要求助银行解决资金需求。事实不可辩驳,也消除了担忧。让我们从金融中介理论视角上来探求一下,企业为何要依赖银行融资?
假设企业可以通过在市场上与分散的资金盈余者接触方式进行融资,金融中介理论认为,对于直接出借的资金盈余者面临三方面难题(信息不对称):一是如何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借款人,要调查了解借款人的状况(过去的经营情况、历史信用情况),要支付大量的调查成本;二是如何鉴别借款人所投资项目的状况,其拥有高质量的项目且不低于市场平均借贷利率的回报,要支付甄别成本;三是如何监督借款人投资项目所产生的收益情况,因为存在道德风险,借款人总有动机谎报项目收益,从而少支付或不支付借款利息,出借人要支付监督成本。资金盈余者要直接借钱给进入市场不久的中小企业,必须要解决上述三方面的难题,支付大量的成本。这些成本甚至超过出借款能够获得的利息。因此,通过市场直接接触不能解决工商企业的资金需求,只能寻求另一种途径,中介融资,求助于银行。对于新建立的中小企业,在解决资金需求方面,最初都离不开呵护其成长的银行。起初,企业都从银行借款,在银行的监督下,始终面临银行终止贷款的要挟,战战兢兢中逐步成长。
后来:成功企业为何会离开银行
要从银行借款,一方面接受银行的监督,另一方面又要接受银行给定的比直接融资更高的贷款利率,对于企业而言自然不愿意。要想从市场上直接借钱,就得设法帮助直接出借的资金盈余者解决前面的三大难题。对此,企业也不是只有“独木桥”一条。戴蒙德(1991)等人分别从企业声誉积累和资本积累两方面入手,研究如何解决与直接出借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他们的研究表明,企业可以通过积累声誉或积累资本两条途径,来帮助出借人解决上述的三大难题。企业是这样来积累声誉的:起初,大家不知道中小企业所选择的投资项目质量和项目的成功率,这些企业都去求助银行,经过银行专业的甄别,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贷款,企业在银行的监督下完成项目,归还贷款。这期间,一部分企业管理水平没有上新的层次,所选择投资的项目质量时有波动,每次需要投资资金时都要经银行重新判断筛选,这部分企业离不开银行的贷款。但是也有一部分企业,自从得到银行贷款后,在银行的监督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绝大多数情况下每次都能选择高质量高成功率的项目,与银行建立借贷关系后经过一段时间,声誉逐渐积累,得到公众的认可。成功企业声誉积累后其有关信息就成为公众共知的公共信息,信息获取成本低。企业知名度可以解决第一个难题,其项目成功的历史记录解决了第二个难题,积累的信誉解决了第三个难题。由此,通过努力成功的企业将最终扫清与直接出借的资金盈余者的大部分信息不对称障碍,进入市场直接融资,离开以前依赖的银行。结果是,始终好的企业不再需要银行风险始终存在的时好时坏的企业仍留在银行;始终坏的企业无法得到资金,被清除出融资市场。近年美国银行业工商信贷正以10%左右的速度萎缩也印证了这一点。
追问:谁将给银行带来存款贡献
前面的分析可知,银行长期面对的将是风险始终存在的时好时坏的企业,银行在调查、甄别、筛选、监督这部分企业中,控制风险,获得盈利。这部分企业是资金的需求者,如果给银行带来存款,也是生产间歇资金或者结算在途资金。随着信息技术和金融工具的发展,结算资金基本都实时到账,在途资金的占用形成银行的头寸一部分的机会会越来越少,生产间歇资金也许是中小企业的主要存款贡献。除此之外,个人客户可能是给银行带来存款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既然成功的企业都可发债融资,个人存款客户怎么可能不选择比存款利率高的企业债而选择银行存款,这涉及风险和流动性等问题。2001年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其新近著作《通往货币经济学的新范式》中建立的模型提出,资金盈余者可选择货币市场基金和银行存款,当然货币市场基金的利率和流动性都不会比银行存款差,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仍有许多人在银行存款。为什么?书中解释是“不善理财的存款人拯救了银行”。沿着斯蒂格利茨的思路,这里作进一步的分析:如果拥有巨额资金的个人客户,肯定对利率很敏感,不可能不知道货币市场基金的利率比存款利率高,最终将离开银行选择更高利率的证券;对于几十万存款的中小客户,利率的微小差异所生产的收益差异没有大到使其较敏感,还是存款在银行,这部分就是“不善理财”的客户;对于那些金额微小的代收付客户,其微小的本金所带来利息的差异可以忽略,这些客户的总存款也只占极小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最终给银行带来存款贡献的个人客户也许是那些不大不小的存款客户。此外,企业债比银行存款风险高,而且企业债的供给对整个市场而言总额有限,不是每一个资金盈余者都能购到企业债,所以选择存款的还大有人在。从发展趋势来看,银行存款主要贡献者:不好不坏的小企业和不大不小的个人存款客户。
最终:银行从融资中介转向全方位金融服务
前面分析可知,成功企业借助声誉积累离开银行。但是,个人客户无法利用声誉积累消除信息不对称从市场上直接融资,毕竟个人不可能发行个人债当然,如果今后出现这种金融工具就另当别论了。因此,个人借款客户与银行的关系更体现“鱼水的温情”。一旦个人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给银行带来的不仅是利息贡献而且有存款贡献,个人不大不小的钱留在存折或卡上较为普遍,持有现金只是小部分。当然,银行对成功的企业可以提供其它更适合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单就贷款产品的这类融资服务而言,如果利率管制能更加精细化,优良企业的贷款利率可以下浮到基准贷款利率的0.9以下,逼近企业债券利率,对这部分企业还是有所作为的。银行除了做贷款这种主打的融资产品之外,完全可以开辟广阔的服务空间。戴蒙德(1991)的声誉模型表明,新建立的企业都得从银行贷款,在银行监督下逐渐积累了声誉。成功企业的历史信息在银行,银行完全可以占先利用这类信息,来甄别企业与融资相关的其他服务需求,开发企业理财等全方位服务。这也就是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具有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
至此,从银行长期发展的历史视角看,个人业务的服务旅程在当前发展阶段来看还很悠长,也将成为银行将来业务和利润贡献的重要源泉。如招商银行把个人业务选为其核心业务,向个人业务转型,包括了其对银行业务趋势的洞察。企业业务,除了对新建立的小企业进行筛选、甄别,发掘出能给银行带来利益的下蛋金鸡外,对成功大企业的融资服务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对这类企业的服务如果银行还固守在解决资金需求方面,那么结局是显而易见的:成功企业离开了银行,而不是银行离开成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