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出发,分别阐述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设计的有效策略,以期为行业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水文地质;问题;措施
一、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1.地下水上升
水文地质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问题,而地下水对岩土优劣的决定性是水文地质问题的实质,管制水文地质情况对岩土工程施工环境具有直接影响。地下水位上升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较常遇到的水文地质问题之一,长时间降水与地质环境变化等因素容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而岩土工程地基的承载力受到地下水上升的影响逐渐减小。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出现地下水上升的问题,还容易造成地面崩塌或移位,岩土工程结构软化甚至是无法承受地面重量,导致地面承载力进一步降低。地下水位上升可能早岩土工程施工或灌溉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加速腐蚀地基,土体承载力降低,地表出现盐碱化与池泽化,继而降低岩土工程结构的强度,无法保证岩土工程质量,对建筑造成严重破坏。
2.地下水下降
一个工程的水文地质情况直接影响着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方向及进度,为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避免工程施工中发生地面沉降与塌陷等问题,获取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前提条件。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地下水的水位与类型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对管制水文地质情况对岩土工程施工的影响有利。充分了解水文地质情况,可以尽量避免岩土工程施工造成的灾害与危险,保证岩土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性。地下水位的下降容易导致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层或岩层悬空状况,造成岩土工程施工区域内沉降与地裂幅度的增大,岩土工程结构逐渐失去原本的支撑力,对整个土层基础持力造成影响,威胁到岩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出现地面沉降、地表下沉与崩塌等情况,岩土工程施工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影响到岩土工程施工的质量与高效性,凸显出水文地质问题是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3.地下水压问题
地下水压是保持地下水良好流动状态的前体,如果水压出现严重的波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岩土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对安全产生威胁。而之所以会出现水压的不稳定,主要还是由于地表压力和降水量的高低变化,一旦出现这两种变化,就会使地下水压出现失衡。当地表压力过重,地下水压就会出现升高的现象,从而引起多方面的灾害,并会影响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对实际建筑产生恶劣影响,使其出现损坏。因此,为了保证土木工程整体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具体的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其的关注和重视,为土木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稳定的前提。
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注意事项
1.评价水文地质问题的内容
首先,在岩土工程施工前,必须要对影响水文地质条件的各个岩石和或建筑物程度进行详细的评估,从而预测可能会带来的各种风险,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其次,进行岩土工程水文地质问题的多角度调查,并且根据我们了解到的详细的水文地质问题与水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确保岩土工程建筑的基础施工安全。最后,需要进行完整的岩土工程区域地下水的自然状态调查报告,以及人为因素导致的地下水的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出可能对岩土工程建设造成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措施。此外,对于我们评价水文地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工程施工的所在区域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各不相同,从而导致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岩土工程所在地区主要是强风化岩石和软岩组成时,需要对岩石和土壤地下水活动层软化、瓦解和胀缩等内容进行评估,而存在一些粉砂等松散性材料时,对地下水需求的具体评价内容要及时的进行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掌握相关情况
首先,在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一定要充分掌握当地的蒸发量与降水量,对地下水的日常变化规律及正常水位进行调查,地表水同地下水之间的补充关系及排除关系也需尽早明确。其次,掌握含水层的厚度及深度,各个含水层中存在的是哪种类型的地下水,其流动方向及变化规律都需要确定,这也是勘察技术人员需要高度重视的方面。最后,地质条件会影响地下水渗流,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受污程度要在勘察工作中得到了解,如此才能确保调查结果的系统性与高效性。在工程建设中合理应用各种新兴技术,对水文地质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预测,勘察各项数据参数,合理评价水文地质。通过实践发现,水文地质问题往往会成为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但具体工程中经常会忽视此问题,为此需要加大重视力度。相关部门需给予高度重视,在勘察工作中加强研究,确保岩土工程良性发展,不断提高施工效率与勘察质量,保证工程建设水平,防止不必要的灾害发生。
三、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设计的有效策略
1.水文地质勘察设计方法
(1)相关工程管理部门要充分了解勘察的必要性和勘查内容,技术人员要充分分析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情况和分布特点,以确保正确评估地下水的水量和特点,有效地解决水文地质问题。
(2)要进行设计分析和任务分析。进行岩土勘测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确保设计质量,即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实际地质情况,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其次,设计勘察人员要对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深入是研究,展开相应的监测工作,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明确勘察目标与具体勘察任务
在对岩土工程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后发现,在具体的勘察设计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正确的认知,更加重视自己的工作,明确安全的重要性,使自己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工作,从而提升整体的岩土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作效率。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依据工程实际,制定符合工程需要的勘察目标。而目标的设定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勘察之后,有了更加充足的了解,才能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保证勘察目标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只有保证评价的真实性,才能发现实际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的产生和时间的浪费。
3.完善评价内容
在岩土工程中,评价环节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水文地质方面的评价更为重要,很多细节都需要仔细把握和研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将岩土体的水文性质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并不断加强关注和重视。如果水文性质出现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岩土体的强弱度,继而使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受到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对岩土体水文性质的研究,才能从根本保证岩土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还要重视对地下水文性质的分析,了解地下水的特征,加强重点问题的研究,并在客观、全面的分析后,进行有效的评价,考虑多方面的内容,并作为评价原则,使信息数据更加真实、可靠,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良好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在岩土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预测,然后准确、科学、客观地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评价。因此,为了减少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和危害,就必须要对勘察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查,保持岩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俊涛.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思路构建[J].智能城市,2018(24)
[2]黎嘉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城市建筑,2018(11)
[3]林俊翔.试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J].建筑工程,2017(2)
论文作者:孟森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岩土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地下水论文; 勘察设计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评价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