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论文_刘世武

浅谈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论文_刘世武

(国网辽源供电公司 吉林辽源 136200)

摘要:电力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就是智能的电网,人们越来越重视电力的分配和使用,建设智能电网时需要考虑技术的使用问题,采取合适的解决措施才能够保证平稳运行输配电线路,文章针对于如何安全进行电线的安排进行了讨论,主要提出采取了一些比较可靠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故障类型;主要原因;措施

一、输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类型

配输电线路产生故障的主要类型有三种,一种是外力因素的故障,一种是人为因素的故障,最后就是设备因素的故障。

1、外力因素故障

配输电线的故障主要就是外力因素,在所有的故障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输电线路的所有损坏情况中,占据比例最大的就是外力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断路器的操作机构不可靠且操作方式比较落后,很难进行有效的远程操作。在配电网中存在劣质绝缘穿墙套管,在电压的压力下造成线路永久性故障。一些质量差的避震器在进入输配电网时发生爆炸,进而导致配电故障的产生等。

2、人为因素

因为操作失误导致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就属于人为操作的原因,一般的输电线线路问题都是如此,人为故障也是属于主观的故障因素之一。

3、设备因素故障

很多用于进行输电线的设备,都会发生故障,因为性能问题和质量问题往往都是在使用了很久或者买来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的,很多的设备都出现了损坏或者故障。

二、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问题

1、外力破坏因素

据相关统计,电网中输配电线路运用受外力破坏的影响所造成的破坏正逐年上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山区进行开山炸石对线路绝缘子的破坏甚至斩断线路;(2)农村点火产生的火焰以及浓烟会破坏线路的绝缘层,造成线路跳闸等等。

2、线路网络结构不合理因素

由于配电网建设的不断扩张,配电网线路负荷的不断加大,使得线路不能及时有效的调整,这一般表现在导线线径,尤其是一些线路的首端线径小而造成有电也输送不出的状况,甚至出现线路引线熔断现象。另外,一些分支线所挂的配电变压器数量达到十多台,使得负荷容量大,这样经常导致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支线过负荷,而引起停电断电等故障;一些线路过长,但又缺少必要的分支,这样就导致了线路损耗的加大、线路末端电压降低的状况,进而对供电电压质量造成影响。

3、雷击因素

我国大部分地区雷雨天气比较普遍,在雷电所产生的热效应以及机械力作用下,输配电线路容易发生闪路,进而对输配电线路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其正常运行。此外,雷击作用所产生的过电压会通过输配电线路传入电力系统中的供电设备当中,在过电压的作用下,影响供电设备的介电强度的正常发挥,致使电网中一些较为敏感的供电设备中的电子器件会遭到破坏,破坏变电站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4、输配线路和设备出现老化

在我国,输配网的设备还处于陈旧的阶段,这使得输配线路和设备不能有效满足电网运行稳定性需求,这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柱上断路器的操作机构不可靠,而且操作方式还比较的落后,不能有效的实施远程操作;在配电网中存在着劣质绝缘穿墙套管,在各种过电压的作用下会发生击穿,造成线路永久性故障,一些质量偏差的避雷器进入输配电网,在经受过电压时容易发生爆炸,进而导致配电出现故障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力系统输电线路问题的解决措施

1、完善输配电线路的安全预警系统

由于我国地形与气候特点,在维护输配电线路时有很多困难,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输配电线路的预警系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由于我国的地理问题或气候原因等造成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困难,就要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相应的预警体系,并实时掌握输配电线路相邻架设区域的情况,对其进行准确的监控,并做出动态的管理,还要对当地的气候信息不断的收集整理,保证预警系统能够一直处于实时的监控之中,这样一旦线路出现异常情况,就可以及时的做出预警,便于管理人员在收到消息后采取相关的措施,维护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2、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沿路巡查

为了保证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就需要对线路加强检查维护。首先要检查接户线线间的距离与建筑物、地面等交叉跨越的距离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线路是否出现了老化腐蚀现象。其次是要检查线路的支持物是否稳固,支持物有没有出现破损、锈蚀现象。第三是要对线路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例如周围要是存在着爆破工程,还要检查爆破工程是否具有规范的爆破申请手续,以及其爆破安全措施是否合适。

3、做好线路的防火工作

要保证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加强防火工作。首先是要对输配电线路中通道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全面的清理排查,降低火灾发生概率,并对线路的运行加强维护管理。其次是针对线路信息要加强沟通和管理,动态的、全面的掌握输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并在实际中完善防山火工作的紧急处理方案。

4、加强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防雷工作

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的防雷工作必须能够建立起“输电线路不直击受雷;线路直击受雷后绝缘不发生闪络;闪络后不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建立电弧后不中断电力供应”这四个“不”防线。要建立起这四道防线,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线路的耐雷水平,即线路绝缘子在遭遇雷击后的稳定电流幅值;二是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即一定的线路长度单位下因雷击所导致的跳闸次数值。针对这两个方面,在输配电线路防雷安全管理方面,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架设避雷线。通过避雷线的导线分流雷击过程中产生的电流,避免引发线路运行故障。架设避雷线的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减少雷电对于杆塔的电流入侵,实现屏蔽功能,以此维护线路的运行安全,但是这种方法一般多应用于中高压线路中。(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通过提高杆塔的接地电阻,保证每基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就可以对杆塔的耐雷水平有明显的改善,可以有效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防止反击。(3)架设耦合地线。即在现有的输配电线路的下方增加地线,增加避雷线与导线间的耦合作用来实现降低绝缘子串上的电压,进而实现雷电电流的分流。(4)运用不平衡的绝缘方式。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是指对双回路运行的输配电线路的双回路实行不同运行电压。在雷击时,绝缘子串片少的回路会先闪络,闪络后即可相当于地线,可以有效地降低双回线路雷击同时跳闸率,以保证不中断供电。(5)采用消弧线圈进行接地。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所采用的输配电线路接地方式大多数是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采取这样方式的原因是线路如果两相或三相着雷,雷击会导致第一相导线闪络、绝缘子串上的电压下降,从而自动消解单项故障,提高耐雷。(6)加强绝缘。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的质量与精度也逐步提升。在多雷区,也应选用新型复合绝缘子,既轻便不易损坏,又具有较大的强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即使输电线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进行实际的结合以及技术的总结,就能够帮助输电配线网络更好地完善,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修建人员和维护人员的配合的。最初施工过程中就加强监管力度,对于技术和规范提出明确要求,对于已检测出的故障危险及时作出防范解决。在供电建设设施完备的前提下,维护用电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傅伟军. 浅谈农网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及措施[J].城市建设.2014(6):101-102.

[2]黎辉. 农网配电线路快捷工作的探讨与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5(2):4-5.

[3]王新.探析农网配电线路主要故障及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6):61-62.

[4]孙自兴.分析农网配电线路主要故障与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2011(4):7-8.

[5]李智敏农网配电线路故障定位和隔离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90-91.

[6]孙向红,余建军. 污闪的危害性及对策[J].农村电工.2014(6):23-24.

论文作者:刘世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论文_刘世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