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 总结120例周围大血管损伤患者院前的急救措施,以期提升医护人员的抢救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修复大血管损伤手术的概率。方法 如果大量出血是由于开放性大血管喷射造成的,此时需要借助于纱布卷或者纱布块直接对创口进行填塞,很大一部分大血管损伤的患者,则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损伤处用指压进行止血即上袖带式气压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有5人出现了死亡,而剩余的115例患者在生命体较稳定的前提下安全进入医院治疗。讨论 有效的院前急救和确切的手术修复,可以大幅度提高大血管损伤的治愈率。
关键词:周围血管 损伤 院前急救 探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around 120 cases of major vascular injury patients with pre-hospital first aid measur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medical staff rescue techniques,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bability of surgery repair of the great vessels. methods If a large number of bleeding is due to open great vessels injection, now rely on gauze or gauze piece directly to fill of wound, a large part of patients with major vascular injury, requires the staff to stop bleeding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pressure that is on the cuff type pneumatic tourniquets, compression bandage. Results in 120 cases of patients, five people died, and the rest of the 115 patients in living organisms is stable under the premise of security into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discuss To discuss effective and exact pre-hospital emergency surgery to repair, can raise the cure rate of major vascular injury.
Keywords: peripheral vascular injury pre-hospital first aid
大血管损伤又可以称之为大动脉或者静脉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多,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出血以及快速输血抢救,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的情况,我院在2005-2011年共收治了大血管损伤患者120例,现通过回顾性病案分析以及结合相关文献,将我院对大血管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以及手术体会进行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有大血管损伤患者120例,其中男大血管损伤患者有86例,女大血管损伤患者34例,年龄分别在6~70岁之间,大血管损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岁。造成致伤的原因主要包括有:因尖利锐器刺伤的有72例;因碾压、挤压造成的大血管患者有81例,;因火器伤的有15例;爆炸伤有5例,。根据损伤血管可以将其划分为:股动脉/静脉共有4例,腋动脉/静脉共出现了7例,肱动脉/静脉共出现41例,头静脉有21例,胫前/后动脉/静脉共有45例。腘动脉/静脉有23例,尺/桡动脉/静脉有35例。根据损伤程度不同可以将大血管损伤划分为:开放性损伤有73例,闭合性损伤有42例,合并骨折损伤有68例,周围神经损伤88例,异物存留损伤有21例。大血管损伤患者的就诊时间,即当医院接到呼救电话到达现场急救后车载返回医院所用的时间,最短的只有十分钟,而最长的要达到2小时,大血管损伤患者平均的就诊时间为0.5±0.4h。
1.2急救方法
当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会先对患者的病史进行简单询问以及进行重点体检,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医护人员一旦发现大血管损伤患者因失血过多而出现休克时要及时利用相关补液进行抗休克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大量出血是由于开放性大血管喷射造成的,此时需要借助于纱布卷或者纱布块直接对创口进行填塞,在对创口进行简单加压包扎后,需要将大出血损伤患者立即送往医院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很大一部分大血管损伤的患者,例如尺动脉、腘动脉、肱动脉、桡动脉以及胫后动脉等出现损伤,则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损伤处用指压进行止血即上袖带式气压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
2 结果
在对周围大血管损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时,现场因急救无效造成的死亡患者共出现5例,因股动脉断裂,造成大出血不能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循环衰竭死亡的共有1例患者,而由于他人将尖利锐器自行拔出造成患者出现大出血死亡的有2例,其余的2例是由于患者周围血管出现多处损伤,在出血过多的情况下,先出现失血性休克接着在转送途中死亡。115例患者在生命体较稳定的前提下安全进入医院治疗。
3 讨论
周围大血管损伤是常见的急危重症,因损伤造成的失血性休克很容易造成患者来不及抢救就出现死亡的情况。所以,医护人员在对大血管损伤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要将“快”字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快速诊断、快速止血、快速补液、快速转送这16个方针进行,尤其是要把“快速止血”作为重点进行。
3.1对大血管损伤的有效现场急救
正确有效的现场急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大血管损伤患者后续的手术修复。因大血管损伤造成的出血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大动脉损伤可以使患者在几分钟内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时会出现死亡。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在现场急救的过程中需要沉着冷静,迅速大胆,果断的选择厚棉垫、毛巾等软性物体对患者伤口进行按压,同时需要结合损伤的肢体部位将止血带包扎好进行止血,为了防止患者肢端出现缺血性死亡,医护人员在包扎伤口时压力应适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快速打开静脉通道,为患者输液来补充血容量,并立即将患者护送到医院手术时及时进行抢救。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现场急救止血时医护人员要结合患者的的伤情以及损伤部位来选择合适的止血方式。本组有4例股血管、7例腋下血管破裂出血,在现场急救过程中利用厚棉垫止血无效,在颈部又不能扎止血带,后来医护人员结合手指压迫损伤血管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止住了患者失血的情况,同时也方便了后续手术修复血管损伤。实际上,在现场为伤者进行止血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医护人员在现场可以正确有效地进行急救,对大血管损伤的手术修复是非常有帮助的。
3.2利用手术方式修复大血管损伤
发生大血管损伤的患者通常表现为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很容易使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或者死亡情况,现场急救的做法是先在现场急救止血、通过输液的方式为患者补充血容量,由于现场止血是短暂性的,根本不能使血管损伤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利用手术来进行修复,在保全患者肢体以及抢救患者生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是始终保持血管的连续性。在对周围大血管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抢救时需要与大量输血同时进行,所以医院在进行手术之前需要确保血源充足。尤其是因为颈部大血管出现的损伤,其出血量较多,一旦出现血肿压迫气管时极易使患者出现并发窒息和脑缺血的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在探查血管损伤手术过程中,需要通过快速吸引器的指点按照层次进行,严禁使用血管钳盲目为患者止血,在出现肢体血管损伤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肌腱组织或神经组织的损伤,特别是当腹腔大血管出现损伤时,因为距离周围脏器较近,盲目止血很容易使临近组织和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时还会引发脏器功能衰竭和并发肢瘫等的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周围大血管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时,如果发现大血管出现部分断裂或者完全断裂时,此时手术人员压要沉着,首先要先控制住患者出血的情况,可以利用纱布条或者血管夹将血管的近端阻断,接着仔细检查患者损伤的血管是否出现了短缩或者缺损的情况,吻合断裂后的血管是否存有较大的张力存在,一旦发现血管出现短缩或者破损时,禁止强行对血管进行吻合,防止拉长血管使管腔出现狭窄,导致血液滞留在血管内并发血栓、栓塞而对脏器或肢体的血运输产生影响。在本案例中,有一例患者的左侧股动脉完全断裂,手术过程中将断裂血管吻合后,但是在手术后发现了左侧足背动脉没有出现搏动,同时患者足趾也出现了变凉、发绀现象,医护人员随即对这名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发现了在与血管吻合相距1.5m的地方有1个2cm长的形似血栓状的物体,在取出这个血栓状的物体后,先对两个断裂的血管进行充分游离后再做吻合,此时保证了左下肢的正常的血液运输,通过这个例子不难发现,利用手术来修复大血管损伤来抢救患者的生命以及保全肢体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崔铿,崔华中,韩溟.周围大血管损伤的院前急救[J].解剖与临床,2008,13(3).
[2]孙波,杨铁成.28例大血管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手术治疗体会[J].交流园地,2008,5(14).
作者简介:杨帆(1983-),?男,?汉族,?四川省泸州市县人,研究生,??医师,从事急诊外科工作。
论文作者:杨帆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损伤论文; 血管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动脉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静脉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