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环境下群体智慧的实现_群体行为论文

Web2.0环境下群体智慧的实现_群体行为论文

Web2.0环境下群体智慧的实现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群体论文,智慧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97(2011)06-0113-07

1 引言

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它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群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1]。Web2.0打破了传统的门户网站单向传输的模式,充分发掘个体的智慧和力量,在个体基础上形成了网络社群,极大地提高了互联网的整体创造力。随着Web2.0各种社会软件的应用,用户参与网络的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Web2.0所倡导的草根文化、网民参与创造,也为群体智慧提供了良好环境。然而,群体智慧的实现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本文重点探讨了群体智慧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2 群体智慧

2004年,索诺维尔基出版The Wisdom of Crowds一书,第一次使得“Collective Intelligence”这一概念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2]“Collective Intelligence”是Web2.0的关键主题之一,Web2.0强调用户的广泛参与和贡献,而“Collective Intelligence”则更加关注如何驾驭群体智慧,最大限度地汇集、激发、整合和应用群体智慧,实现社会智力资源的积累和扩张。

2.1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含义

“Collective Intelligence”可翻译为群体智慧、集体智慧、集体智能、合作情报等,在本文中译为群体智慧。有关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George Pór将群体智慧定义为“通过分化与整合、竞争与协作的创新机制,人类社区朝更高的秩序复杂性以及和谐方向演化的能力;[3]维基百科将群体智慧定义为:群体智慧是一种共享的或者群体的智能,它是从许多个体的合作与竞争中涌现出来的。[4]本文认为:群体智慧是由组成群体的个人贡献出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通过个体间的协作、灵感互动、相互启迪等共享机制,产生的优于任何个人的智慧。群体因为其人数众多,比某一专家视角更为丰富,覆盖面更广。当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知识时,这种群体智慧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群体智慧已经成为知识社会中竞争、创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群体智慧的产生背景

群体智慧在Web2.0环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它以Web2.0的各种工具为依托,实现群体智慧的激发和释放。纵观群体智慧的产生环境,其背景主要来自以下方面:(1)信息化和网络化使得知识的共享与积累更加便利。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网络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用户可以方便快捷的在网络上获取各种各样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的信息,这为知识的共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群体智力资源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2)网络的社会化促使用户广泛参与。Web2.0倡导的开放、参与、共享、创造的理论,推动了一种以用户主导,以人为本的网络思潮。博客、RSS、Wiki等应用使普通用户参与组织互联网信息成为可能;Delicious、Facebook、Flickr、豆瓣等的流行见证了网络的社会化程度,用户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为群体智慧的实现提供了基本保障。(3)社会发展需要群体智慧。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程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需要团结起来,利用群体的智慧,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麻省理工学院群体智能中心的托马斯·马隆提出:“要解决我们全社会面临的问题,如医疗保健或气候变化,没有一个人的知识是够用的。但作为群体,我们的知识量远比迄今为止我们所能利用的多得多。”[5]

2.3 群体智慧的作用

从维基百科到“众包”,从开源社区到开放平台,许多成功案例离不开群体智慧,它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实现大规模协作,解决复杂问题。群体智慧注重用户的广泛参与,充分利用群体的智慧解决复杂问题。吉米·韦尔斯以“突破自私的人性,发挥互助团结、鼓励自由集体创作”的精神成就了维基百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开源软件Linux的开发和利用无不见证了群体智慧的力量大规模协作充分调动和利用个体的智慧,集思广益,极大地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降低了知识生产和创新的成本,使得各种复杂棘手的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又如,近年来,图书情报部门实行的合作参考咨询,利用互联网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群体决策。由于个人知识结构、技能和经验的局限,思考问题视角的差异,不同的人在对待同一问题时思考的广度、深度不同,而群体可以弥补个人思考问题的局限,从而作出最佳的决策。“众包”就是利用大众的创意智慧解决公司面临的各种难题,帮助企业作出决策的实例[6]。如InnoCentive网站通过一种全新的手段突破地域、时区和背景的界限让广大网民的参与和贡献,为科学难题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7]。网站将突出的科学家和全球各地的领先公司所面临的相应的科研挑战对应起来,使之实现“多赢”。

(3)群体预测。当今信息社会,预测活动涉及各行各业,因此精确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吉米.韦尔斯指出在适当的情况下,与一位专家甚至一小群专家提出的意见相比,一大群人的群体判断通常能更清楚地说明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8]。因此,利用群体智慧预测未来事件,其准确率一般要高于个人甚至精英。预测市场作为一种新型预测工具,是利用群体智慧预测未来的典型实例,已成为国外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它通过一个市场机制将不同人对未来需求的分散的隐形知识聚集表现成为一种对未来的预测[9]。

(4)优化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网络的飞速发展所提供的海量信息让人们在获取过程中感到无所适从,如何在有效和最短的时间里找到需要的信息和产品是信息时代人们所面临的新挑战。利用群体智慧,可以优化获取过程,极大地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通过其他用户对网页的评级、评价、推荐、网摘等,可以便于用户对信息进行筛选,将用户从海量的查询中解脱出来,减少检索的时间和成本。如Google根据其他网页对当前网页的链接数量多少来评价网页等级,利用其他网民对该页面的评价信息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就是利用群体智慧改善检索过程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亚马逊网络书店利用网民的推荐和评论来促进图书营销等,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 群体智慧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群体智慧能够给人类社会带来积极作用,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因素阻碍群体智慧释放。群体智慧实现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 网络信息质量良莠不齐

网络的开放性与自由性,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任何个人都可以方便自由的在网络上获取或发布信息,由于网上信息的生产缺乏必要的过滤、审核和质量控制机制,大量冗余、粗糙、伪劣的信息在网络上迅速膨胀,各种有用和无用的信息相互掺杂,网络信息质量难以保证。以维基百科为例,任何个人都可以参与创建、编辑、修改、删除维基百科上的任何条目或文章,由于个人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局限、内容来源的随意性、用户的不良企图、用户间的相互影响等因素,使得维基百科上的信息存在大量冗余、不确定、质量参差不齐、内容互相交叉等问题,因此这部由大众集体编纂的百科全书的可信度和质量遭到了严重的质疑。

3.2 知识产权与价值分配问题

群体智慧实现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用户在共同协作完成著作的编写、软件的开发、产品的设计等过程中,由于部分用户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对相关法律的不了解以及用户错误的标示等,使得在集体创作经常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②集体创作的成果凝聚了广大参与者的群体智慧,是用户共同劳动的成果,因此所有权的归属存在很大的争议,对于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予以规范,不同的集体处理的方式各异。IBM公司发起的“Innovation Jam”项目在用户参与之前须事先签署声明放弃知识产权,不是交给IBM,而是成为公共产权[10]。奥运吉祥物的设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北京奥组委法律部表示奥运吉祥物的知识产权,从法律上讲是权利人的,文化上讲是属于全世界的,是所有人的[11]。由知识产权的这种不确定性同时也引发了另一问题,即群体智慧成果的价值分配问题,是按照劳动价值分配还是做出其他规范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3.3 群体决策的效率问题

群体决策的质量在很多时候超过群体中的大多数个人的决策质量,甚至超过“专家”的决策质量,不同信息和观点的对抗和互补是群体决策的优势。然而在群体决策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因素,影响了群体决策的效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群体成员较多,个人知识结构和专长迥异,使得集体在沟通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障碍,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其之间的交互也更加困难了;②用户同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容易产生不必要的重复,为观点和意见的聚集带来额外的负担;③不同的用户看待问题的视角、感兴趣的方面不同,因此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会专注于不同的方面,从而产生多个争论的焦点,导致偏离原始主题,陷入无休止的争论;④对于某些问题,由于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导致用户的参与度低,使得群体智慧无法得到激发和释放;⑤在最后的决策过程中,由于参与人数众多,各种观点意见相互交织,使得最后达成共识,作出最佳的决策存在一定的难度等。

3.4 网络恶搞

网络过分强调开发性、自发性和原生态,缺乏一定的监管和规范制度,各种网络恶搞活动迅速膨胀起来。网络无可比拟的自由传播性和民众参与性,使得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开始风靡整个网络,如“快闪行动”就是一个实例。它又称“聪明暴民(Smart Mobs)”、“快闪暴走族”(flash mobs)、“聪明行动帮”等。虽然很多集体活动是网民的自发娱乐行为,但也不乏一些“网络恶搞”,部分“网络恶搞”作品格调低下,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甚至产生一些“网络暴力”、“网络追杀”行为,对他人以及整个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这些便是利用群体智慧的一些负面例子,应予以规范。

3.5 个人行为和群体迷思与极化

群体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整体表现出来的智慧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群体中个人的行为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大量实践表明,在群体智慧的实现过程中,容易产生个人主义、群体迷思、群体极化等现象,严重阻碍了群体智慧的激发与释放。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类有一种竞争的冲动,总是力求比别人做得更好,希望自己是最聪明最重要的人,能在群体中起主导作用,引领群体的思维走向[12]。这种过度自信和竞争心理促使群体成员倾向于为自己做辩护式的努力,忽略和反对群体中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种个人主义思想压制了了群体的深度交流,抑制了个体智慧的释放,阻碍了个体间思想的碰撞、启迪与共振。

群体迷思是指群体中的成员为了求得群体意见的一致性,而放弃原有观点的趋向。哈佛大学的阿吉瑞斯教授指出:大部分群体在压力面前会出现障碍,主要表现为“四种妥协”:①为了保护自己,不提没有把握的问题;②为了维护团结,不提分歧性的问题;③为了不使别人难堪,不提质疑性的问题;④为了使大家都接受,只作折中性的结论[13]。在这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下,群体为了达成一致经常会抑制一些不落俗套的、少数人的和不受欢迎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恰恰是良好创意的来源。与此同时,长期的妥协与折中最终会禁锢群体成员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新思想和创意的产生。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14]。这也是人们从众心理的一种表现。群体极化使得群体成员朝同一个方向思考,而群体智慧是在群体成员思想的交锋与碰撞下不断增值和释放的,没有了分歧与差异,这种相互启迪作用也就大大削弱了。因此,群体成员能否超越自我,克服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促进个人成长并始终坚持群体的成功为目标是影响群体智慧发挥效力的重要环节。

4 群体智慧实现的有关对策

针对群体智慧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可以采取如下一些对策:

4.1 利用六顶思考帽规范思维过程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波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15]。该模型提出了一种“平行思维”的工具,可用于避免群体将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执上。这种思维模式引导群体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运用波诺的六顶思考帽,可以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集思广益,使群体变得富有创造性,通过提高群体成员的协作和创造能力,使群体的潜能发挥到极限。波诺将六种基本思维功能分别用不同颜色帽子作比喻,分别是白帽子、黄帽子、黑帽子、红帽子、绿帽子、蓝帽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群体成员在同一时刻戴着不同颜色的帽子,因此导致大量的思维混乱,相互争吵和错误的决策。利用“六顶思考帽”,可以规范群体的思维过程,按照既定的应用步骤进行:①陈述问题事实(白帽);②提出如何解决问题的建议(绿帽);③评估建议的优缺点:列举优点(黄帽);列举缺点(黑帽);④对各项选择方案进行直觉判断(红帽);⑤总结陈述,得出方案(蓝帽)[15]。按照这种思维模式,引导群体成员在不同的思考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自身专长,各尽其能,规范整个处理问题的过程,有效的发挥群体的潜能。在Web2.0环境下,它的作用显得愈发重要。维基百科全书在编纂某一词条时,首先由某一参与者创建词条,接着参与者在蓝帽的指引下按照一定的构架组织思考和发表意见,分不同的模块进行讨论。在不同的阶段参与者思考的视角不同,例如在黄帽阶段,参与者主要就问题的优点进行讨论。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参与者之间由于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同而造成的冲突,与此同时可以就该词条的各个方面讨论得更加充分和透彻,不仅压缩了编纂过程的时间,而且可以加强讨论的深度,达到思维和观点的碰撞和对接。

4.2 利用群体弱纽带增强网络真实性

社交网络的兴起和广泛流行让人们在原本冰冷的网络世界里找到了一缕阳光,实名制的兴起使得原本不可靠的网络人际关系变得真实可信,人们对网络的依附和信任程度更强了,典型的代表是Facebook、校内网等实名网站。Facebook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用户加入到社交网络中,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依托这种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和实名制的兴起,整个网络上的用户之间依据六度分割理论可以建立一种弱纽带关系,从而大大提高网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网民网上行为的随意性,对网民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相信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实名制的广泛应用,网络将会呈现前所未有的规范和文明,在这样一种开放、互联、真实、文明的网络环境下,群体智慧将会达到极大地激发。以校内网为例,它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用户需要以电子邮件注册并通过大学IP地址验证,保证了用户绝大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用户个人网页上通常有自己详细的个人信息,与此同时用户可以上传自己和朋友的照片,撰写日志,找到自己的同学和朋友,参与各种社团等。校内网上用户以实名制方便同学、朋友之间联系,因此在这种实名制的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被其好友获知,因此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用户在社区中的行为。随着校内网覆盖面的逐渐扩大,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情结,如校园情结、校友情结、同窗情结等,情结让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登录到校内网,形成了一个广泛的人际网络,在这个虚拟网络中用户遵循潜在的规范进行各种社交群体活动,彼此间的交流与碰撞使得群体散发出更加强大的智慧。

4.3 利用同行评审提高信息质量

同行评审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通常运用在学术著作或学术研究的审阅上,由于复杂的工作难以凭借个人或单一群体的力量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判断,且由于个人知识结构和专长的局限,通常需要借助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一般学术出版单位主要以同行评审的方法来选择与筛选所投送的稿件录取与否等。为了保证利用群体智慧创造出来的产品的质量,无论是某一词条的编辑,还是开源软件的开发,抑或是某一事件的决策,都可以借助同行评审机制,邀请相关领域人士组成的专家评审团对集体成员所发表的意见或信息进行审核,判断其正误和优劣,从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通过专家评审团这个筛子的过滤,集体的决策水平和创作成果的质量将会得到极大提高。以开源软件的开发为例,开源软件的源码是可以被任何人获取、使用和修改的,整个软件的开发是一个群体创造的过程,任何编程爱好者或感兴趣的用户都可以参与进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软件的质量遭到人们的质疑,然而一些研究显示开源软件与别的可比商业软件具有可靠性上的极大优势:一方面这种高效的开发模式,使得更多的独立同行对代码和设计进行双重审查,即为这里所提到的同行评审;另一方面大部分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极大荣誉感,都对其优良的质量有所贡献。如操作系统UNIX的成功开发和投入使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4.4 规范群体的组成

要优化群体行为,实现群体智慧的最大化,必须规范群体组成。索罗维基在美国教育计算机应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要超越“个体智慧”,群体的组成必须满足四个条件:①多样化的观点。多样化的观点是保证信息充足来源的前提条件。群体应尽量吸纳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丰富经验的人参与进来,引导和刺激每个人形成、发布独特的见解,通过不同意见的相互交锋、灵感互动、相互启迪,消除彼此判断中的谬误,实现群体的互补融合,从而激发更大的集体潜能。②个体的独立性。保持个体独立性是群体智慧胜过个体智慧的重要因素,保证个体不受其他人的负面影响,独立地进行思考,最大程度的挖掘和激发个体的潜能,从而贡献出更加准确更有创意的想法。③分散与分权化。分散和分权使得个体的差异和个性化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每一个用户的意见都能得到群体的重视,通过汇聚用户独特的观点和视角,群体对问题的把握将更加全面、准确。④集中化。即需要一种机制最终能够将各成员的意见汇集起来,形成群体决策智慧。这种汇集机制不是简单的相加或求平均值,而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听取各成员意见的基础上产生最优的决策[16]。具备了以上条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是克服群体智慧实现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个人主义、群体极化、群体迷思等问题,从而真正形成比现实社会中更加强大的群体智慧。

4.5 建立有效的监管和激励机制

为了避免群体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偏离原始主题、群体沟通协作不畅以及用户参与度低等问题,需建立有效的监管和激励机制,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保证群体协作的高效,实现群体智慧的最大化增值和释放。一方面在参与之前以书面形式告知用户需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对于用户的网上行为予以一定的约束。例如通过用户发布的信息,参与的主题讨论,浏览行为以及注册信息建立用户信息库,监测用户的行为,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予以干涉和阻止。同时,根据用户信息库可以有针对性的提供各种不同的激励措施以激发用户参与和贡献的热情和积极性。在集体协作过程中,可以安排特定的“外部专家”在其中起调节和适当的引导作用,当用户争论不休或偏离主题时,及时地予以干涉和引导;当群体中出现群体迷思和群体极化现象时,扮演反对者角色,对群体提出挑战,并不断鼓励人们提出问题或批评意见,使得群体成员能够将心头的困惑和保留意见表达出来等[17]。群体负责者应尽量公正,并在群体中培养一种公开咨询和讨论的气氛,对于那些敢于大胆提出异议和创意的个人,应及时的给予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嘉奖,很多威客、沃客、众包模式的网站都采取了一定的奖励机制,从而刺激广大用户的参与。以第一家以奖励为机制以促进科学研究全球化的电子商务公司InnoCentive公司为例,它以“www.innocentive.com”网站为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界限,联通全球顶尖企业和科学家。对于公司所需要解决的科学难题,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可以并提供解决方案。虽然该公司成立只有短短几年,但颇具成效,网上公开的科研难题已经达到数千个,世界上多个国家的数万名科研人员在其网站上注册,许多著名的企业都在该网站上找到梦寐以求的难题答案,其中宝洁就是一个典型受益者。这些成就与网站有效的监管和激励机制是分不开的。成功的问题解决者可以获取丰厚的资金回报,所有获奖者的名单和个人简历也都在网站上公开。这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驱使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进来,群体的智慧达到极大的开发与释放。

4.6 构建和完善群体智慧的共享平台

技术支持和平台是影响群体智慧实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Web2.0的发展,互联网出现了一些便于群体进行信息交流与智力共享的平台,如社交网站、维基、威客等,能够帮助实现知识的获取和共享,高效透明地利用有关的智力资源,协同解决单一主体难于解决的问题。如维基作为一种社会性协作软件,能集中和管理各类信息与知识。社群成员可以对任何内容进行修改,并保留记录,维基的知识是社群成员共同的成果,对维基内容的信任是在共同的监督下完成的。社群通过维基平台开展活动,有利于知识的共享、转化和理解。维基支持个体创造的各类新知识,帮助整体知识规模的拓展以及知识质量的提升。美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NSDL)的项目管理部就使用维基进行项目管理。项目人员通过维基可进行技术交流及信息共享,具有集思广益、信息支持、疑难问题解答等功能。又如威客把问题和所有回答者的答案同时展现出来,建立一套完善的利用机制,把个体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的应用和收益,主要应用包括解决各领域的问题和找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实现群体智慧共享较好平台。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组织由于缺乏良好的知识共享平台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组织内部群体智慧共享的顺利实现。因此,如何把智力资源载体中隐含的知识激发、表现与共享,把不同智力资源载体提供的信息、知识片段用统一的方式表述、融入到网络系统平台中[18],利用新的技术实现信息集成、知识创新和支持群体决策,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5 结语

Web2.0的广泛应用使群体智慧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各种利用群体智慧创造出来的成果让人们感受到了群体智慧的巨大魅力,然而群体智慧实现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容小视。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新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何更好地促进群体智慧的实现并且使其大放异彩,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标签:;  ;  ;  ;  ;  ;  ;  ;  ;  ;  

Web2.0环境下群体智慧的实现_群体行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