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茹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外科 重庆 400030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脏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较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是术后止痛的有效手段。可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心脏手术;术后疼痛
疼痛是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术后疼痛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进而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是外科临床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护士必须重视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对我院100例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心脏手术2013年1月-12月,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干预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6岁-74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19例,rhhw15mqu-76岁。2组患者均排除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精神障碍及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均按照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时机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实话护理干预。
2护理干预措施
2.1疼痛评估
国内调查显示,护士对患者术后疼痛认识存在较大差异,护士自身技术与知识水平影响其对术后患者疼痛的处理态度[1]。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知识及观念,掌握有关疼痛的知识及评估方法。耐心听取患者及家属对疼痛的描述,仔细观察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如表情,体位等),观察疼痛的程度,性质,持续性,间歇性,及时准确地对疼痛进行评估。
2.2加强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疼痛发生的原因,增强患者对术后疼痛的控制感,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焦虑的心理[2],术后疼痛因人而异,受个体的年龄,心理,情绪,性格,文化背景,经验的影响。在护理过程中,使用通谷易懂的语言,解释疼痛是术后康复过程的生理应激瓜,所以消除顾虑,建立战胜病痛的情绪反应,并耐心给予解释,安慰。必要时可以请性格开朗,乐观的病友与其交流感受和经验,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的温暖,减轻心理负担,从而减轻疼痛感。
2.3舒适护理
保持病室环境整洁,温度,湿度适宜,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对舒适的需求。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减少压迫及机体紧张感;局部包扎松紧适度。笔迷世压力过大使疼痛加重。控制探视人员人数及探视次数,参考患者的意见,适时播放轻缓音乐,音乐有稳定情绪的作用,使患者心情放松[3],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手术6h后取半坐卧位,减轻腹部张力,从而减轻伤口疼痛。术后不能服用牛奶、豆制品和含糖食物,以免引起腹胀,术后第2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给予流质饮食促进胃肠功能早日恢复。
2.4镇痛药护理
药物止痛是缓解术后疼痛的有效方法,告诉患者小剂量,短时间应用止痛药,可提高痛阙,改善疼痛的心理瓜,掏焦虑情绪,而且不会成瘾[4]。镇痛药应用原则,一般疼痛,使用非麻醉类药物,中度疼痛,使用弱麻醉药,重度疼痛,使用强麻醉药,尽可能在未痛时使用,适当加以镇静剂,可增加止痛效果。患者常在术后 麻醉作用消失后感到伤口疼痛,往往延续到术后24h-48h或更长,一般术后第一天疼痛较为剧烈。此时应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实话按需镇痛,护理人员要严格掌握镇痛药的药理作用,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及时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
2.5穴位按摩
点穴是我国的中医独特疗法,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疏通经络,以缓解疼痛。可根据需要选择阳陵泉穴,胆囊穴。足三里、内关、合谷、三阴交等脑穴,用大拇指的指腹对准选择的穴位分别进行按压、放松、按揉,力度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持续按压10min即可缓解疼痛。
2.6自控镇痛泵(PCA)的护理
护士应向患者简单介绍一下PCA的原理及其安全性,教会患者使用方法,当患者感觉疼痛时,改变体位,咳嗽等可随时按动手柄,追加剂量以达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3效果评价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分为0-10个等级,数字越大,表示疼痛强度越大。0表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
4结果见表1
5讨论
术后疼痛是由于机体组织损伤后恢复的复杂反应,是外科手术后最先面临,最常见的难题,不仅造成了患者生理创伤,持续 剧烈的疼痛可能引起焦虑,紧张,失眠,食欲不振等问题,严重时会影响到疾病的康复,并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对疼痛的认知水平,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缓解疼痛,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组结果显示,干预组手术后中度,重度疼痛人数明显低于,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是术后止痛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术后疼痛的全面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重视患者的认知,行为,心理和环境因素,使患者正确认识疼痛,克服害怕疼痛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可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覃倩,叶蕾.小儿骨科护士疼痛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28(16):20-21
[2] 潘建琴,范利平.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16-17
[3] 李淑娟,张立新,闫清,等.音乐疗法在妇科病人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723-724
[4] 张艳丽.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59-159
论文作者:王丽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疼痛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外科论文; 手术论文; 心理论文; 心脏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