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流程改造在门诊输液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高莉莉,张菊芳

(平湖市中医院 浙江平湖 314200)

【摘要】目的:通过信息化流程改造,达到规范输液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门诊输液更简捷,高效,安全可靠。方法: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医院信息平台结合,自身开发研制出适合门诊输液室最佳计算机信息操作系统,并对原来的输液流程进行改造,记录实施后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并于去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门诊输液室流程改造前后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流程改造,减少了护理差错及隐患,提高了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也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流程改造;门诊输液;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328-02

护理流程改造是以病人需求为导向,以病人满意为标准,以流程改造为对象,对原有流程进行优化和重新设计,以达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成本,满足病人需求,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取得合理效益[1]。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中医医院,门诊日输液量平均在500例次以上,由于门诊输液患者人数多,流动性大,环境吵杂,药物种类繁多,药物名称更新频繁,医生手写处方字迹潦草辨认不清,再通过护士手抄输液卡等诸多原因,给门诊输液室的护士增加了工作量,存在上很大的护理隐患,为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效率,在2015年初启动门诊输液室信息化流程改造计划,寄托于医院信息管理中心技术,根据门诊输液室工作要求,自制研发了一款适合本院门诊输液的计算机信息化操作系统,于2015年11月完成并投入使用,经过近二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自制研发门诊医嘱输液管理系统及医生工作站,由软件与硬件二部份组成。软件系统采用当前世界最先进的软件技术Win2008操作系统平台、Oracle数据库、Java开发工具,以及采用标准的100M以太网,PC服务器加工作站组网。硬件部份包括了斑马打印机,标签采用50mm×60mm热敏纸,与斑斑马打印机配套使用。

1.2 方法

建立有门诊输液室、信息科、护理部组成流程改造团队,分析讨论现有手写医嘱输液流程存在弊端,借助医院信息化管理平台,由信息科工程师负责,根据现有输液室操作要求,自制研发出适合本院门诊输液管理操作流程。

1.3 流程改造

1.3.1传统输液操作流程 患者就诊→医生手工开单:处方、注射卡→药房配药→患者携带药液、病历卡、注射卡→输液室登记窗口护士接单→核对病历卡和注射卡上药物信息是否一致→将注射卡上所加药液转抄在对应输液瓶上→全部药液与输液卡同放在一个小篮内→加药护士再次将药与输液卡核对→无误只输一次收回保存(二次及以上转交病人保管,下次输液时使用)→配置药液并注明时间、签名→护士连同药液推至病人座位旁→再次核对病人信息无误→进行穿刺→调正合适滴速、注明注射时间并签名→巡回护士观察、换液、拔针。

1.3.2再造后输液操作流程 患者就诊→医生电脑输入医嘱→药房配药→患者携带病历卡→输液室登记窗口护士接单→电脑输入处方号→电脑打印注射卡、每组液体一式两联(一联粘贴于对应输液瓶上,一联粘于病人手上用于核对→全部药液同放在一个小篮内→加药护士将所用药与输液卡核对无误→配置药液并注明时间、签名→护士连同药液推至病人座位旁→与病人手上另一联信息核对无误→进行穿刺→调正合适滴速、注明注射时间并签名→巡回护士观察、换液、拔针。

1.4 评价方法

分别统计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情况,并用自制的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每月随机对20例门诊输液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所得数据与去年同期相应的数据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施输液流程改造后12个月(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内完成患者输液189563例;发生护理差错及缺陷13例,改造实施前同期(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内完成患者输液163271例,发生护理差错及缺陷128例。实施输液流程改造前后护理差错及缺陷发生比较,见表1。

表1 流程改造前后护理差错、缺陷比较

 

3.讨论

3.1 门诊输液信息化流程改造后减少了护理差错及隐患,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提升了护士工作效率。原有输液流程采取医嘱、注射卡手写模式,需要护士手工转抄在输液瓶上,时有存在医生字迹潦草、辨认不清,带来护士核对困难,抄错,呼叫病人信息错误等诸如此类现象发生,门诊新软件开发流程使用后,医嘱、注射单为医生通过电脑录入,输液处护士接收药物后自动打印二联注射卡,一联注射卡粘贴瓶上,一联注射卡粘贴在病人手上,避免了原有转抄注射卡带来的字迹不清不能进行有效核对等一系列问题产生。现有流程中二联注射卡应用,瓶贴上信息与患者手上信息相一致,杜绝了同名同姓,患者应答模糊不清带来的核对上误差;在接瓶时,每瓶液体上都有输注序号,不会出现输液顺序错误以及过早拔针造成患者第二次穿刺事例发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输液错误,使患者受到威胁[2]。由表1可见,通过实施输液流程改造前后护理差错及缺陷发生比较,护士差错事故、投诉次数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显著性。

3.2 门诊输液新软件开发应用,节省了护士核对、转抄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软件未使用前,输液室护士将病人注射卡手工抄写在每个输液瓶上、每天统计输液工作量,工作效率低,时间浪费多。软件使用后,取消了注射卡手工抄写,统计输液工作量这些步骤,电脑自动生成统计输液量,打印注射卡又字迹清楚,信息正确,大大节省了护士因反复辨认及转抄的时间,从而缩短了患者输液等候的时间[3]。

3.3 我院门诊输液信息化软件是由本院信息科自主研制开发,该软件应用为医院节省了一大笔软件购买资金,对基层医院经济实用。该软件未使用前,输液室护士一般不会认真核对发票上收费问题。软件使用后,接待处输人病人的处方号,在电脑窗口中会显示注射次数等,核对后选择打印输液卡,如果打印超过收取注射费用次数,系统会无法选择打印,必须选择重复打印才能再次打印,护士在打印输液卡前能及时发现漏收费现象,避免收费错误发生。

4.结语

随着信息化管理不断发展和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流程也必将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完善。如何对患者的静脉输液流程进行改造、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2]。我院信息科与护理部大胆探索,研发了适合本院门诊输液管理信息化软件,替代了传统的医嘱、注射卡手工书写模式,实现了护士对病人身份及药物信息双重核对功能,大大降低了护理隐患、护理差错的发生,减少了护士工作无效性,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门诊输液患者的安全性。本次信息化流程改造,对基层医院实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小花,李莹.流程再造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8):952-953.

[2]余婷,胡爱玲,林秋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门诊患者执行输液流程改造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1):60-61.

[3]杨玉金.门诊输液室工作流程的优化[J].广西医学,2010,32(2):245-246.

论文作者:高莉莉,张菊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  ;  ;  ;  ;  ;  ;  ;  

信息化流程改造在门诊输液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高莉莉,张菊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