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原型理论初探

荣格原型理论初探

夏秀[1]2000年在《荣格原型理论初探》文中研究说明荣格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仅与我们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而且已经对我们这个世纪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将其理论视角指向人类心理深处,以原型来诠释人类文化,并为文学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本文拟追寻原型理论的历史渊源,探讨其本质特征及丰富内涵,并追踪原型理论对中外文论的影响。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追溯荣格原型理论的提出及历史渊源。荣格的原型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荣格理论的重要环节,是从集体无意识到具体事物之间的中介。荣格不满意弗洛伊德用性欲来解释人的一些意识行为。他把人的无意识分成两个部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处在人类心理的最底层,很难觉察到,但是人的一些重要行为或意识却根源于它。荣格认识到从集体无意识不可能直接过渡到具体事物,这之间必须有一种过渡结构,荣格选用了“原型”作为中介。其实,荣格的原型理论是在西方有关理论的影响下提出来的。西方古典神学、哲学,柏拉图的“理式”及康德的“构架”都给荣格重大启示。柏拉图认为理式是一切事物的最终决定者,他的理式具有两种含义:统辖一切的最高理式和事物各自的理式。康德认为在范畴(纯概念)与具体事物之间跨度太大,人类认识很难直接发生。他提出,人类之所以能认识事物是因为在先验的“知性纯粹概念”即范畴与具体事物之间存在着一个第三者——“构架”,它兼具范畴和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从而使得范畴能够应用于“现象”即具体事物。荣格的原型就是从以上几种见解中得到启示才提出来的。 第二部分着重探讨原型的丰富涵义和特征。荣格的原型理论不同于以往有关理论的地方在于它不是有关认识论的而是有关无意识的;它研究的是人类的心理结构,力求通过对人类心理的研究来探讨人类完善自身的途径。他的原型自然就具有了与前人不同的涵义:既有形式的涵义又有内容的成分,是处于集体无意识和具体事物之间的“居间者”。因此,它不是具体意象,而是具有图式特征。因为原型是一个中介,所以它不属于处于浑沦状态的集体无意识也不是具体事物,难以辨认,具有模糊性。原型又是全体人类不分地理环境、不分历史条件都具有的,且 古今一致,所以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 第三部分着重探讨荣格原型理论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以及它与李泽厚的积淀说的深层联系。荣格原型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在西方,弗莱借鉴了荣格原型理论厚重的历史感,创立了神话原型批 评,为文学批评赢得了独立的地位:在中国,李泽厚借鉴了前人理论的 有关方面,提出了积淀说,把对人性的探讨与人的心理结构结合起来, 对人类心理结构的形成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人类的心理结构不是由遗 传,而是在社会实践中慢慢形成的。从而提出建立新的、健康的人性的 建设性意见。 第四部分是对荣格原型理论的评价。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种积极意义:第一,它是一种综合研究,集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考古学 等于一体,显出一种宏阔的视野。这是作为一个学者应有的品格之一, 对我们不无启示。第二,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本质论。原型理论对 文学本质的认识不同于以往的摹仿论、反映论或表现论,它认为艺术是 原型的显现,是生命的真实表达,艺术不是个人的自我渲泄,而是人类 心灵深处的原型的表达,所以它昭示的是全人类共同的生命之源。第 三,原型理论解释了文学具有永恒魁力和模糊多义性的原因。原型在 艺术中的显现不是直接的,而是以象征的方式,因此具有了多义性和模 糊性。荣格原型理论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它过分强调了原型的作用, 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只有从个体出发才能到达集体, 超越自我的事实,所以造成了个体与集体之间不可弥补的裂痕。荣格原 型理论的缺陷还在于,他没有对原型的历史生成进行科学、严密的论 证。他只是类比于本能,推测出原型的存在,自始至终没有把原型放到 社会实践中来检验、论证,所以具有神秘性和非理性倾向。

刘琪瑶[2]2012年在《建筑原型理论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加剧、竞争的日益激烈,快速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追逐经济利益时代最为高效的方式,与此同时,很多问题也开始慢慢浮现,设计缺乏内涵、山寨现象严重、建造质量粗糙等,严重影响了我们城市空间的质量。另外,中国拥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面对如此丰富的建筑遗产,面对此时此地的时代背景,怎样继承其精髓、怎样对其进行再次演绎,也成为摆在每一个设计师面前的一大课题。面对越来越多的山寨建筑和城市、面对越来越躁动的中国建筑,我们急需要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如此,本文试图从原型入手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法。从柏拉图提出理念论开始,原型理论至今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人类学、心理学以及文学等领域的发展,原型理论已经在许多学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建筑领域,原型理论发展还不是特别的系统化,而且人们对于建筑原型的理解也是纷繁多样,并无一个固定的概念。因此,本文希望在已有的各种原型理论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筑原型概念、理论及研究方法。本文共分为7个章节:第1章首先提出了现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明确了选题,并对选题对象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随后说明了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2章对本文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第3章对建筑原型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建构,详细阐释了建筑领域的原型运作方式,确定了建筑原型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然后分别从建筑原型的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方法的建构;第4章对建筑原型应用的阐述。它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原型”的辩证思维、“原型”的建筑创作以及“原型”的建筑评论;第5章是以院落的原型为例详细阐述了建筑原型的研究方法;第6章是在上一章院落原型研究基础上阐述了院落建筑原型的应用;第7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指出本文的不足,并对后续研究的可能方向进行了讨论。

贾晓娜, 范红霞[3]2010年在《荣格的“原型理论”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瑞士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将理论视角指向人类心理的最深处,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并认为原型是其主要内容。国内关于原型的研究在本质上似乎是属于诗歌的,探究的是原型在文学上的体现。本文旨在探究心理学意义上的原型,追溯荣格原型理论的提出及历史渊源,探讨原型意象的丰富涵义和特征,讨论原型理论的重要影响,为原型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帮助目前中国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向倩[4]2012年在《荣格“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文中研究表明瑞士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基础上走得更深更远。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原型理论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其理论中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却成为一个研究盲点。弗洛伊德曾经对儿童的双性心理进行研究,提出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理论。社会学家致力于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究性别不平等产生的的原因。人类学家从人类起源和文化发生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的性别关系、婚姻制度等问题进行研究。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提出“双性同体”的写作理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潜意识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社会学的性别气质的研究、人类学的性别文化和婚姻制度的研究、女性主义提倡的双性同体理论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艺术理论都有着交汇点。从性别批评的视角出发来研究这一理论具有超越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性别内涵和意义。“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虽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但对于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以及女性主义批评都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论文试图以跨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以期对荣格理论中被学界忽视的性别理论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研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和语境。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深深扎根于资本主义社会一战的现实危机,并且受到了当时心理学、精神病理学、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学术思潮和研究成果的影响。第二章研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涵义,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出发。论文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内涵研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荣格对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表述;另一个层面是从性别气质和性别互补的角度阐释“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性别内涵。荣格认为“阿尼玛”原型是男人心理中的女性方面,“阿尼姆斯”原型是女人心理中的男性方面。虽然社会文化建构出了男女两性,但男女两性的心理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呈现为互补状态的。论文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外延研究主要从弗洛伊德的儿童双性心理研究;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同性恋文化、耽美文化、酷儿理论的延伸三个方面进行。第三章研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理论构成,分别从要素构成、动力机制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第四章研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理论依据,分别从人格结构动力学、神话学的双性同体始祖神与植物崇拜仪式、人类学原始氏族婚姻制中的两性关系演变三个方面进行。第五章研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与女性主义理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从人格结构完整性出发强调两性的心理互补,女性主义批评学者伍尔夫、西苏、伊瑞格瑞等提出的双性同体理论更多地着眼于两性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女性主义批评走向性别批评实现了由强调女性向强调性别的转变,两性对抗向两性互补与和谐的转变。“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所蕴含的性别内涵和意义与女性主义批评走向性别批评具有内在一致性。第六章借鉴弗莱将原型引入文学批评领域的方法,研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在文艺批评中的实践,分别从文学作品中的男性女性化现象、戏剧艺术中的性别角色置换、造型艺术中的裸体艺术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所蕴含的两性互补与两性和谐观念,不仅对于女性主义、文艺批评、人类学、社会学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两性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叶凤琴[5]2015年在《品牌原型研究》文中指出电视广告作为品牌塑造与传播的重要工具,通过其创意与艺术表达赋予产品以特定的意义,使得产品成为了具有文化性与情感性的品牌。这样不仅促进了产品的有效营销,更是由此使得品牌具有了文化品格、情感象征、意义系统和人格样式,成为一个时代消费者的精神符号与文化表征。通过对世界强势品牌的考察与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强势品牌的创建过程大多表现出永恒而普遍的原型。原型所具有的与消费群体进行深层有效沟通的力量,使其成为国际强势品牌塑造与传播的秘钥。而相较之下,中国在品牌的创建实践中,未能自觉运用原型来作为品牌创建与传播的有力武器,同时在理论上也较忽视品牌原型问题的研究,使中国广告与品牌创建在对消费者的有效沟通与价值认同中存在着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与挑战。本文选择电视广告作为分析对象,以原型理论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为理论范式,一方面除了在西方品牌原型的理论框架内探寻出适合中国的人物原型外,还提出了具有中国文化品格的叙事原型、意象原型、象征符号原型和仪式原型等品牌原型类型,并进一步进行了梳理和概括,构建出适合中国品牌创建的原型理论体系,以填补中国品牌原型研究中的空白。另一方面从品牌实践活动出发,在实证分析中国电视广告中存在品牌原型的基础上,论证原型理论对品牌传播与塑造的巨大作用,探寻出原型植入品牌形象的有效路径,对利用原型进行品牌创建进行策略性探讨,使原型理论具有工具性,凸显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本文力图兼顾品牌原型研究的工具性和艺术理论研究的思辨性,建立起广告研究、原型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问的关联,找寻出人类消费与传播沟通的“源代码”,为中国广告学研究拓宽理论视野,也为中国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夯实理论基础和提供动力支持。

刘芳[6]2013年在《荣格“原型”概念新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荣格的"原型"实指一种最具结构性和生发性的、抽象的"型":一种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中的、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有着巨大力量的深层结构。两股对立力量的互旋是这种结构的基本特征。中国太极图的结构可作为其形象化的展现。

常如瑜[7]2010年在《荣格:自然、心灵与文学》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格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心理学思想。他的理论既是对弗洛伊德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同时又在后者的基础上对人类潜意识及其与自然和宇宙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荣格的文艺理论在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发现了埋藏于个体潜意识之下更为深层的集体无意识精神,而且揭示了人类心灵同宇宙和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荣格的文艺思想对于拯救现代人的精神危机、重塑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关系以及文学作品的生态转向等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主要从自然、人类心灵以及文学的角度研究荣格的文艺心理学思想。在他的生态思想中,这三者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也是最为核心的问题。自然是文学和人类心灵的基础,自然不仅积淀了文艺作品的集体精神,而且决定了作家的创作心理。从人类集体心灵的广义层面上来说,自然对文学的影响是其对人类集体心灵影响的体现,文艺作品中表现的生态精神产生于人类集体灵魂深处。这些思想也构成了荣格生态思想的基本内容。首先概述荣格的文艺心理学思想。以集体无意识理论和情结理论对文学作品和作家心理的影响为核心,并从生态的角度初步考察荣格文艺思想对于文学艺术的价值和意义。集体无意识理论和情结理论是荣格文艺心理学思想中的两个重要理论,它们分别从作品心理和作家心理两个角度体现荣格的精神生态思想。一方面,集体无意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原型来自自然。文学中的原型意象表现自然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尤其是在集体无意识的层面上,原型意象凝聚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原型的心理内容涵盖了这个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另一方面,情结是作家心理特征的呈现,但是,它超越了作家个体无意识的范畴,是作家心灵对民族精神、甚至人类精神的关照。同时,作家的心理情结又是对生态精神的投射。从生态角度来看,荣格文艺思想对弗洛伊德的超越就在于荣格文艺心理学理论中的精神生态思想。在精神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荣格对集体无意识的发现,超越了弗洛伊德个体无意识理论的视域。在否定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心理取向的基础上,探讨人类心灵同自然以及宇宙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进化论和现代人类学理论,荣格回溯了原始人的生存智慧,并认为原型象征了人类最初的生存智慧,自然在人类心灵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塑造的原型意象正是此种心灵智慧的显现。在概述荣格文艺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上,文章着重探讨自然在荣格心理学中的地位问题。在荣格文艺心理学思想中,自然与人类心灵密切相关,自然以及自然精神对人类心灵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荣格的两个重要理论(集体无意识理论和情结理论)当中,它们共同反映荣格对人类精神的关注,尤其是现代人的精神病症。其作用在于疗救现代人的精神问题,重新修正人类心灵当中自然的地位以及人与自然界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来说,荣格认为,自然在人类心灵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类精神来自于最原始的自然精神,从集体无意识的角度而言,人类精神与生态精神是不可分离的。正因如此,荣格的生态精神恰恰落实在原型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文艺作品的影响。与理性和科学不同,文学所反映的并非是人类意识和理智的需求,而是意识之下深层潜意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和宇宙精神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它的最初形态,如神话传说、古代仪式以及梦幻等,都源自于自然。一方面,文学作品中的原型意象象征人类心灵与自然最原初的关系,并反映自然在人类集体记忆深处留下的印迹。另一方面,从人类心灵角度来看,文学作品本身来源于自然,它产生于受自然影响的人类集体无意识心理,即生态无意识心理。生态无意识作为生态思想与荣格集体无意识思想的结合,对于解释文学作品与自然和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原型批评作为荣格心理学思想在文学批评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也体现了丰沛的精神生态思想。荣格生态思想对文学的影响还反映在他对人类心灵(包括作家心理)与自然之间内在关系的深入探索。首先是对作家创作心理的研究。作家的创作活动实际上是受到生态无意识心理影响的,无论是回归意识还是逃避情结,都来自于作家心灵对自然的“感应”。其次是对人类集体心理的影响,荣格清楚地看到现代人的心灵危机源于人类对自我灵魂的迷失,这也同建设性的后现代思想不谋而合。在大卫·格里芬所代表的许多后现代哲学家的理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荣格精神的影响。因此,荣格的生态思想对后现代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文学的生态转向而言,荣格的生态思想激发了人们灵魂深处对自然的回归和向往之情,文学转向自然和生态恰恰表明自然与人类心灵的内在关系。在集体无意识精神指引下,人类的哲学思想、文学精神以及心灵都朝着一个新的方向转变,这个新的价值转向的核心便是人类同自然和宇宙万物的新关系。最后,论文对荣格生态思想在文学实践中的应用做了具体研究。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经验。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博尔赫斯的诗歌等。可以说,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通过大量的文艺创作活动实践了荣格的生态思想,并且从集体无意识的深处挖掘人类精神同整个自然精神之间的联系。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将人类历史、民族命运以及梦幻、神话同自然和宇宙精神结合起来,塑造出神奇怪诞的文学意象。这些意象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它们容纳了作家对人类精神世界和自然宇宙的深度体验,反映作家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思考,而这一切又都受到生态无意识心理对作家灵魂的影响。同时,这些作品富含生态思想,反映真正具有生态情怀的文学家对人类命运、民族命运以及自然精神和宇宙精神的关注。

郭红[8]2004年在《建筑原型的阐释》文中研究说明原型是人类学和分析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将它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原型理论。原型理论的影响范围非常的广泛,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神话学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论文以原型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原型进行溯源,并分析了人类学的原型思想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原型理论,以此作为建筑原型思想的来源;其次介绍了文学、艺术中的原型及其运用,目的是以此作为建筑原型引入的中介和借鉴对象;在建筑领域,首先分析了建筑原型引入的困境:存在方式的两重性和理解的多样性;接下来系统的阐释建筑原型,具体内容包括建筑原型的发生、建筑原型的概念、建筑原型的代表形态以及建筑原型的特征;最后对建筑原型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筑创作、建筑评论两种途径,来解决一些建筑问题、解释一些建筑现象。论文采用文字与插图相结合的叙述手法,运用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并用大量实例分析与论述相结合。希望可以梳理原型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完整的阐释建筑原型,可以为建筑原型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

王月涛[9]2013年在《基于主体意识层次的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建构研究》文中认为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当代纪念性建筑创作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和风格。这既人类集体精神发展、变化和丰富结果,也是多元文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纪念性建筑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建筑类型,是以人类集体精神为基础和动力的产物,并且在人民集体精神的培养和身份认同感的塑造方面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某集体的集体精神则是在该集体中主体的共同存在过程中,共同的存在、实践及社会交流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向集体成员的意识积淀的结果。集体精神涉及到了主体意识活动的集体无意识、感知体验、概念认知及理性观念的各个意识层面。不同的人类集体间,由于主体的存在、实践和社会交流的方式及内容的类似,也会存在着相似,甚至相同的集体精神成分。要深入理解当代纪念性建筑创作中多种多样的形式和风格间的相似与不同,研究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和规律,必须对主体的集体精神所涉及各意识层面上意识活动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在坚持主体的集体精神是由其成员间共同的存在、实践和社会交流的方式和内容向主体意识各层次积淀形成的基本观点基础上。首先,阐述了意识层次划分的依据,解析了各意识层次间的关系,建构了主体意识层次的基本框架。然后,在各层次上引入了对该层次意识活动规律研究较为深刻的理论,归纳了各层次上意识活动的本质规律,并针对该层次上意识活动把握、体验和认知纪念性建筑的主要方面,建构了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建构的总体层次框架。最后,在对主体意识本能层、感知层、认知层及观念层上意识活动本质规律及主要方面进一探析的基础上,联系大量的纪念性建筑实践,分层建构了纪念性建筑创作原型表达法、氛围体验法、意义认知法及观念指导法。这些方法本身既可以构成较为完整的整体,也可与其它层次上的方法联系在一起构成逐层递进的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的体系。具体来说,内容如下。本能层上,纪念性建筑形式对原型的表现为主体精神在世间存在提供了基本的立足点。系统梳理各学科中原型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建构了系统的原型层次模型,并提出了各层次原型在纪念性建筑创作中基本及创新表现方法。这些方法构成了纪念性建筑形式创作原型表达法感知层上,纪念性建筑空间氛围对各种感知规律和线索的运用,激发了主体的想象、联想和冥思,深化了主体的体验深度和存在感。感知层是在本能层提供的立足点基础上,主体精神活动的展开。系统分析感知规律的基础上,本文从感知线索运用、静穆氛围塑造及感知空白建构三个方面总结了感知规律在纪念性建筑创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这些方法构成了纪念性建筑空间创作氛围体验法。认知层上,纪念性建筑通过各类符号使用及叙事方法表达特定的意义并实现与纪念对象的明确关联,主体则通过符号及叙事内容的思考和解读,认知纪念意义。认知层是主体意识活动在感知体验基础上的理性升华。本文在分析隐喻、象征意义赋予方式符号本性基础上,建构了表意符号在纪念性建筑装饰、空间及实体层次的运用方法。因为叙事是建立在符号运用基础上的,所以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叙事场景的构成,建构了叙事节点和场景间链接的逻辑及路径结构模式,提出了叙事和符号意义空白的建构等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针对纪念性建筑意义表达,这些方法构成了纪念性建筑创作意义认知法。观念层上,建筑师的纪念性建筑创作及接受主体的接受,也都是在特定的集体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观念是人类理性发展的最高层次。由于人类共同存在和社会实践是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并涉及到了丰富多样的内容,以本能、感知、认知等精神活动为基础而升华出集体观念也是不断发展和多元的。本文抓住当代人类存在和实践活动中,反映人对自然、时空(技术)、人、艺术(人自身精神)及周围文脉环境这些基本事物及其与人之间关系的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建构了各种观念影响下的具体的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这些方法构成了纪念性建筑总体创作观念指导法。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建筑师掌握纪念性建筑创作的本质,理解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与主体的集体精神之间的本质联系,创造出更加丰富和动人的纪念性建筑。对于一般接受者,本文将有助于他们对纪念性建筑意义有全面了解,加深他们对纪念性建筑的体验和认识程度。

闫佩佩[10]2014年在《《古诗十九首》原型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原型意象是经漫长的历史积淀而成,它体现出一种集体无意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诗十九首》中运用了大量的原型意象,分析研究《古诗十九首》中原型意象,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和情感。《古诗十九首》中有着明显的三大主题原型:死亡原型、理想原型、离别原型。离别原型中,明月作为母亲和女性的原型,以亘古一月的姿态,传达着两地相思。衣带以其生动形象的特点写出主人公的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痛苦,游子和思妇作为封建家庭的主体,却两地分离,生出无限相思之苦。理想原型中,鸿鹄因出于古代先民对鸟原型的崇拜,而作为自由与壮志的象征之体。另外对于道路意象,从语源意义、文化引申义和艺术象征义三个方面分析了“路漫漫其修远兮”。死亡意象中,白杨和松柏作为墓地的标志,原始先民从对树木的崇拜中,表达自己对生命的崇敬。另外,时间上的黄昏意象也是死亡的标志,用太阳的升沉来象征生命的衰败和终结。诗歌中有着丰富的原型意象,但这种创作现象不仅仅受着原型的支配,而且还受时代环境和精神的影响。汉代的社会环境和文人心态以及《古诗十九首》的整体结构都昭示了原型意象集中出现的根源。最后,《古诗十九首》中大量的原型意象,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也体现了积淀在中国人们心中的一种文化——心理结构。

参考文献:

[1]. 荣格原型理论初探[D]. 夏秀. 山东师范大学. 2000

[2]. 建筑原型理论研究及应用[D]. 刘琪瑶. 重庆大学. 2012

[3]. 荣格的“原型理论”初探[J]. 贾晓娜, 范红霞. 沧桑. 2010

[4]. 荣格“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论[D]. 向倩. 广西师范大学. 2012

[5]. 品牌原型研究[D]. 叶凤琴. 福建师范大学. 2015

[6]. 荣格“原型”概念新探[J]. 刘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3

[7]. 荣格:自然、心灵与文学[D]. 常如瑜. 苏州大学. 2010

[8]. 建筑原型的阐释[D]. 郭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9]. 基于主体意识层次的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建构研究[D]. 王月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10]. 《古诗十九首》原型意象研究[D]. 闫佩佩. 烟台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荣格原型理论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