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级)
《尚书·尧典》中记录舜说过:“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可见诗的本质特征就是言志。《毛诗序》对“诗言志”进行了较为客观中肯的解释:“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孤独意识就是指人类个体性的偶发性的产生的忧患意识、感觉自己孤独无助或者感觉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意识在每个存在主体内心中不同形态地存在着,它不仅是现实性的意识、理性的意识,还是主体的意识、潜意识。伟大的艺术家在注重体验生活孤独的同时,会深刻而又真切地体验生命的孤独,并将孤独感改道注入艺术创作,以艺术的方式表现生命本体与生命存在相结合的人的各种状态。由我及彼上升为整体性的、有意义的精神情愫,将纯粹个人的孤独激荡升华为对全人类普遍孤独的关注。我们在本体论上承认孤独,还应在价值论上尊重孤独。孤独能凝聚艺术家内在生命的力量,走向艺术表现的孤傲与独创,实现人的生命自由,促使生命向力发出耀眼灼目的投射。
鲁迅称冯至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的诗感情深沉含蓄,手法平淡中见奇巧,哀婉清丽,是孤独意识最为突出的诗作。冯至的诗,无论是《十四行集》还是《我是一条小河》亦或是《蛇》都可以感受到冯至的孤独意识。不仅是形式或情感表现出的孤独,还可以在遣词造句中隐约体会到诗人营造的孤独的情绪,不深不淡。不是作者做的无病之呻吟,而是一种气氛感受的营造。诗人自如地将孤独意识在诗作中展现出来,同时让人明白孤独意识可以使人领会到人所处的“窘境”、“凄凉”和“孤独”,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从而回到“纯粹的自我意识”,进行“自由选择”。冯至的诗作都充满了一个漂泊者的孤独感,表现了一个现代人对现代人生的现代性思考,孤独感成了冯至创作的动因,同时也使冯至思索人生及整个人类的命运。
一、冯至诗对生命个体的独特感受中体现的孤独意识
冯至早期的诗歌中的孤独感体现在审美意蕴层面上,表现为对个体生命的独特感受,包含个体对大众的依托意识以及二者间事实上的疏离;个体对爱情的幻想、追逐与爱的隔膜、消逝;个体人生方向的迷失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三个层次的内涵。诗人在《不能容忍了》表现了处于人群之中却不被人群所理解的孤独与迷茫,描绘了冷酷的社会里麻木的人民,处于群体之中,个体想要依托于大众,但灵魂却一直被放逐在外,个体与大众之间看似是依托与被依托,其实二者相互疏离。在《北游》中,诗人不停地否定、追问,急于摆脱旧我,迷失了人生方向,却又在不停地自我反省自我否定中找到自己,坚持自己。
诗人在1923年时加入浅草社,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船》是收录在诗人《昨日之歌》中的一首。这首诗可以看做是诗人在描绘一个真实存在的他所亲眼看到的心湖上的场景,在心湖上,芦苇茂盛,采菱人的船停在湖的最中心,可穿上却没有一个人。小船停在那里经历了风风雨雨,已经破烂不堪快要折掉了。我认为这首诗更应该被看做是诗人对爱情的幻想破灭时,进行的情感的抒发。“心湖”即是指自己的内心,说是“湖”更能显出被激荡出涟漪的柔情之感。采菱人将船划向自己内心深处却又自己消失了,一去了无音信。“风风雨雨”表现出船已在那里停留了太久,经历了太多,可是停船的人依旧没有再回来,时间过得太久,船篷都已经快要折掉,表现停在心里的船已经无法再经历太多,承受太多。诗的最后“风风雨雨,小小的船篷将折”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爱情追逐的幻灭、消逝。诗中虽然没有写人,却表现出了自己追求爱情无果的孤独,一人独自守着心里的小船等待心爱之人的再次回归,却没有任何实物能让自己有所依靠,有所宽慰,只能独独地守着心里的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了自己没有人能看到,没有人能了解,一个人独自默默地承受,作为生命个体,他人看不到感受不到,被社会和人群所冷漠,显得无比孤独。而每个个体都面临被忽略,生存悲欢不为他人知,个体命运无人关问的孤独。
这也就表现着冯至对个体生命孤苦无依的情绪体验的关注。孤独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主要表现为个体生命与客体对象相疏离所导致的一种刻骨铭心的精神空落感。主体个人意识的觉醒是孤独感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冯至在诗歌创作中带着自己对悲苦命运的感伤,对个体命运的孤独做了诗意的抒写。
二、冯至诗对人类命运的深层反思中体现的孤独意识
1930年,冯至前往德国留学。这期间,他由雅斯贝尔斯的对人的本质的探究的人生哲学得到启发,步入对于人的生命意义以及生与死等问题的哲学思考。冯至将克尔凯郭尔的“人生孤独”论与雅斯贝尔斯的“交往”论吸收融合,由此开始关注个人生命与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冯至笔下的孤独也开始上升到质询生命本真存在的姿态。1935年9月,回国的冯至面临着严酷的国共内战,加上之后的抗日战争,一路颠沛流离,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无情。之后在乡间的生活让诗人得以暂时远离战争,静静地体会自然的美好、思索人类的存在。在这样沉思的氛围中体味和感悟被掩盖的平凡的人和事背后的普遍意义与生存的本质。这一时期,无论是诗人的创作姿态还是作品内在的艺术风格都与二十年代诗人才进行诗歌创作时不同,作品中的孤独感不再停留于孤独的个体生命的忧愤并交的感伤,而是与生命的有限与无常、刹那与永恒、生与死、存在与命运等终极性的命题交织在一起。
冯至经历了抗战之后,深切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不堪一击,加上留学期间对存在主义的吸收,冯至开始向更深处挖掘生命的意义。在《十四行集》中,每一首诗都能看到生命或是死亡的意识。其中的第一首表现出来的是:我们在准备着领受奇迹的到来,彗星的忽然出现,让我们以为我们又一次回到了那欢愉的时刻,可是过去的悲欢都在此刻显现在了眼前,停止了一般,就在自己眼前,让自己看得清楚,让自己好好的承受着,或悲或喜。诗人用小昆虫短暂、欢愉又坚强的一生与我们要经历的悲苦,要承受的重担形成对比。我们只有经历只有承担,之后我们才能更加坚强,才会更了解什么是生。有一句话叫向死而生,想来诗人就是这样认为的,只有在充分经历了死之后才会变,才会生得更好。个体的人永远无法抵挡孤独的必然命运,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命运全面负责,独自承担艰难、孤单的命运。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面临着生的孤单、死的必然,每个人都要勇于承担一切寂寞、艰难,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成就“正当的死生”。
冯至从个体生命的独特感受与人类命运的深层反思两方面将孤独意识在诗歌中深刻地表现了出来,前者体现在个人感受到处境的凄凉、孤独,后者则表现在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冯至诗中的孤独意识从一开始的浅层次的表现到后来更加深入的体会的过程,体现的不仅是他个人的诗中孤独意识的进步融合,更是体现出了整个当时社会在新诗创作中的孤独意识的发展。
孤独意识不仅仅是诗所反映出来的,还需要诗人的经历和感悟。当诗人彻底明白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孤独之后,才能将其融入到诗中,让诗表现出一种孤独意识。新诗的孤独意识表现了现实的意识,理性的意识,主体的意识,同时还含有审美意蕴。
参考文献
[1]许莉萍.孤独意识的美学辨识[D].浙江:湖州师范学院,2001.
[2]徐江涛.现代诗形中的现代情绪:冯至式的孤独[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3]徐江涛.现代诗形中的现代情绪:冯至式的孤独[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4.
[4]王健.孤独意识产生根源探析[CP/OL].http://www.doc88.com/p-701895754105.html, 2012-12-03
[5]徐江涛.现代诗形中的现代情绪:冯至式的孤独[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6]徐江涛.现代诗形中的现代情绪:冯至式的孤独[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04.
论文作者:张昕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