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论文_方香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论文_方香

方香(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大坝民族小学校 四川 兴文 644400)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006-01

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汉字书写既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又有艺术性、文化性的特点。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小学生学习的基本任务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要求“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教学建议”中要求“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评价建议”中要求“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书写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写好字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呢?

一、努力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

激发学生书写兴趣,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通过教学抓住时机适当的引导学生,比如故事激趣,向学生讲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艺术激趣,经常展出一些名人的书法作品;表扬激趣,主要针对书写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稍微低点的要求,待达到后再循序渐进,让书写差的孩子也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自我竞争激趣,给自己制定较高的目标或让学生自己比较不同学生的作文、试卷的书写,让他们自己体会书写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注意书写的良好习惯。让他们通过欣赏,提搞自己的审美情感,让他们在实际书写中发现自己书写的不足,从中受到鼓励,这样肯定会触动他们心中的欲望,自觉地去练字。

二、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较运笔方法:教学“一”,我让学生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我要求学生进行临摹,将学生的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学竖,我让学生比较“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的不同,并加以示范。

比较间架结构:教师除了指导汉字的笔画,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例如:教学“皮”,在观察“皮”后,我让学生临摹,学生写出来的“皮”字,五花八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写得太短,有的把“又”写的太窄,有的又写得太宽……这时我将他们这些字在黑板上“公开亮相”,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比较之后的书写,效果令人满意。

三、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一个“少”,保证一个“好”字。每课的字,每个写2-3个,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个。你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好”。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我们的作业本上不再像以前一样整齐划一的作业,而是有的多,有的少。写的字,有的可能是“五、一、二、三……”。有的可能是“入、八、大、……”作业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整齐划一,但所有的孩子在写字方面的发展却是一样的。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四、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教基2002 8号)》明确阐述:“写字教学要重视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字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课程标准》也指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低段)。小学生书写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要从书写姿势开始。正确的书写姿势以及握笔方式,是培养良好的写字能力的基础。如果书写姿势以及握笔的方式不正确,小则对学生自身书写速度以及美观程度造成不良的影响,从大处说会对学生身体以及视力的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时,要对学生的书写姿势和握笔方式进行规范,如头正、背直、肩平,身体与书桌为一个拳头、手和笔尖为一寸左右、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等等。老师要对学生写字的下笔逐一检查和规范,随时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和握笔的方式,在练习写字的过程中随时提醒和规范,帮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引入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

对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同学的认同。教师的肯定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学习热情的激发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应该尝试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在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中激发学生书写兴趣,为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规范书写训练后,教师需要借助赏识性评价对学生实施精神激励,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物质奖励,如奖励一个花朵粘贴,在本子上写一句表扬的话等。这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规范写字训练的热情能够得到充分调动,能为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创造很好的条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写字训练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该尝试组织优秀作品展示平台,将学生优秀的作品在平台上张贴出来,激发学生写好字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规范化书写训练中,积极地培养学生规范化书写习惯[6]。教师引入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兴趣和书写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有利于对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提供一定的支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方法,希望能够促进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方香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论文_方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