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研究进展论文,社会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98(2007)03-0012-06
西方科学地理学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西方地理界兴起的规模宏大且影响深远的计量地理革命,它使得地理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实现重大转变,表现为地理学内部的高度专门化和哲学思潮的多元化两大趋势[1],空间分析学派和实证主义地理学占据统治地位,“模型”、“假设”等成为关键词,经济地理等分支领域得到迅猛发展。19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经济停滞不前、社会极化加剧、社会不公平日趋严重,人们不禁开始怀疑传统地理学,批判焦点集中于空间分析学派对人地关系中人的作用的贬低和实证主义的普遍性追求脱离实际。此后,在人本主义思潮推动下,1970年代西方地学界出现了人文化和社会化两大趋势[2-3],地理学开始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结合,研究内容上也从传统的区域研究和空间分析转向解决现实性社会问题,这就是“人文地理学的社会关联运动”[2-3]。在此背景下,城市社会地理学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田文祝等对Johnston等的《人文地理学词典》(第三版)所有词条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收集词条最多的是“社会地理学”(占12.6%),超过传统地理核心分支,如经济地理学 (占9.5%)[2]。可见,城市社会地理在西方地学知识构架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正处于内部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方式两种转变、国家现代化和外部的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发达国家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环太平洋时代的来临)等背景下,城市作为国家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核心载体,必将经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无疑给学界提供广阔的研究平台,对于问题意识强烈的城市社会地理学尤其如此。基于此,本文通过对20年国外有关社会地理研究文献的梳理,找出其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规律,为中国社会地理研究提供借鉴。
1 概念界定
城市社会地理学因其本身的交叉学科性,不同领域学者给出自身学科视角的定义,表1是西方地理学者对社会地理给出的定义[4]。其它学者也对城市社会地理学做出定义 (Knox,1982; Cater and Jones,1989; Herbert and Smith,1989; Philo,et al,1991; Susan,2001)。
为了解社会地理具体的研究内容,引用几个专业网站上关于社会地理的介绍:英国国家科学院下属的社会文化地理小组界定的社会地理研究范畴有城市社会问题、地方在塑造城市社会的作用、市民日常生活、身份认同、历史遗产等[5]。丹麦罗斯基勒大学下属的社会与经济地理研究小组归纳其关注点为时空压缩、地方策略、社会实践、国家身份建构、空间认同与空间生产、文化与地理表征、社会组织等[6]。英国图书出版集团旗下刊物《社会与文化地理》中指出社会地理学主要研究社会与文化的空间性特质,重点探讨空间和地方的作用、文化政治、日常生活与消费等话题[7]。
2 研究特点
通过对相关文献①的梳理,尤其是对重点核心期刊《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77-2004年的文献,从3方面总结西方城市社会地理研究特点。
2.1 成果不断增加
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中,社会地理成果急剧增加(图1)。从数量统计上看,以1990年为界,1977-1989年该期刊涉及广义社会地理②和狭义社会地理③的文章分别占 12.87%和9.94%;而1990-2004年的比例是广义社会地理学38.94%、狭义社会地理学33.19%。可见,城市社会地理在1990年以后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科体系中处于核心与主导地位。
图1 社会地理文献变化情况(年份:1977-2004)
Fig.1 The Changes of Articles on Social Geography from 1977 t0 2004
2.2 研究内容多样化
研究内容方面也有较大转变,从最初的城市实际性问题探讨过渡到城市全方位问题的结构式剖析。1990年以前城市社会地理较多涉及种族隔离、社会分层与居住分异、城市移民行为、犯罪地理和区域社会地理(主要是西欧诸国)等主题,此后的研究更加注重吸收一些新元素,如国际化、全球化、新区域主义、人文主义、女性主义、结构主义、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等。这一时期,社会地理学研究注重对社会问题的结构性解释,女性主义地理、疾病与健康地理、想象地理以及各种哲学思潮的探讨(如话语权、权力空间、身份建构与重构、空间隐喻、文化意义等)等论题成为主流研究范畴,区域社会地理的综合研究也转向异文化区域,如非洲、东欧、南亚、澳洲等国家和地区。
2.3 方法论转变
社会地理学方法论演化路径基本上呈现出量化到质化、客位到本位和积极借鉴其他学科方法(尤其是社会学与人类学等)等特点,大致经历3个阶段:①对于早期非空间社会地理学研究而言,社会区分析(Social Area Analysis)是被广泛应用的,代表人物是Shevky、Williams和Bell,他们利用有关个人、家庭与住所等人口普查资料对洛杉矶和旧金山进行社会区分析,抽取影响城市社会变迁的主因子[8-9]。空间性社会地理研究的代表是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他们强调社会调查,Burgress在大量调查基础上提出同心环空间结构模型,其后被一些学者(Berry and Rees,1969)采用。②在反思传统地理学的“重视空间理性而忽视人的作用”背景下,社会地理学开始摄入对日常生活行为地理的研究,代表是以 Hagerstrand为核心的隆德学派创立的时间地理学,后被 Carlstein、Pled等发展[10-12],主旨是通过针对个人行为的线索式调查,总结不同人群与行为系统的匹配,以把握各类型人群的生活需求。另一方法是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ping),借鉴心理学等理论以城市不同群体描绘其心目中的城市地图为素材进行研究[13],Francescato和Mebane运用这种方法对米兰和罗马进行了对比研究[14]。③为尽可能接近现象学上的“客观的存在主义”,研究者需要从被研究群体视角去看待问题,即从上述“局外人”角色转向“局内人”,近些年兴起借鉴人类学学科的类似民族志和参与观察等方法,强调以本位论视角探寻城市社会空间运行规律,Herbert、Rankin等就此做过专门论述[15-16]。
3 1990年以来的主要研究内容
对西方199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重点核心文献的梳理后发现重点研究内容体现在:
3.1 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问题一直是西方社会地理关注的核心,其实质是围绕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异、对城市资源的分配合理性和市民对城市文明成果的享有程度而展开。社会分异现象的研究 1920年美国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发起,核心成员Burgress提出城市土地利用的同心环模式,其后相继被Hoyt和Harris、Ulman等修正,虽然是关于土地利用的分异规律,但也表征城市社会阶层和种族、居住等要素全面的社会空间分异。此后,城市社会分异一直是城市研究的热点,城市种族、阶层、居住分异等成为社会地理研究热点,并在西方形成了较有影响力的思潮(学派)有:以Marx为代表的阶级斗争学派、以郁达夫为代表的社会冲突论激进学派、以 Castells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城市社会学派、以Harvey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和以Pahl为代表的新韦伯主义学派。相对于1990年以前的基于城市社会要素分异的描述和一般性解释而言,1990年后的社会公平研究更加注重背后的社会与文化机制的深层阐释[17-18]。研究热点主要有3个方面:
3.1.1 弱势群体地理
弱势群体的定位集中在外来移民、老人、儿童、妇女、残疾人等群体,往往和种族、社会排斥、阶层和居住分异等联结在一起。1998年Park对此前的弱势群体地理研究进行了归纳,认为研究主要关注在弱势的生理和物质性层面,而忽略心智等精神方面,提倡这类研究要与话语权、社会象征、种族等相结合[19];还有学者对Pennsylvania的中国移民权力网络进行分析,从全球经济系统、国家、区域、个人工作空间四个维度分析权力与空间关系[20];Green对英国失业人员的构成、分布与空间隔离进行考察,论述了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导致失业群体在区域扩散问题[21];另外有学者探讨了美国贫穷少年在州内与跨州的迁移问题[22]。与以前的对弱势成因的解释归结为单纯的经济弱势相比,近些年转向政治、社会与文化等结构性剖析等方面,这无疑体现了地学文化与社会转向的趋势。
3.1.2 福利地理学
对城市福利的空间分配状况及落实到个体、群体的占有程度是西方福利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Mahan等探讨了基于福利供给制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发展政策所导致的物质层面的社会极化和排斥问题[23-24];还有学者对福利地理和社会排斥的维度(不仅是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社会和文化层面)、后果(主要是福利地理与犯罪、健康和社会整合地理的关系)、方法论(从英美主导学派的宏观概括到小范围群体的具体研究)进行了系统探讨[25]。最近,西方国家的高福利政策受到置疑,福利政策转变与否成为学界与民间争论的焦点,毋庸置疑,这将给福利地理学留下研究空间。
3.1.3 女性主义地理学
作为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产物,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近些年发展迅猛。Domosh总结了4种典型女性空间(住房、家族、家庭内部和公共空间中的私密处)及各自特点,对这一领域的开拓被誉为是从先前的学术殿堂走向厨房的重大变革[26];还有人归纳了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热点领域:移民行为带来社会关系变化、女性工作和劳动力关系、女性身体与健康等[27];对于女性地理方法论而言,Sharp认为与传统男性研究者擅长的定量方法相比,女性视角下的方法更趋定性,如民族志等方法[28]。随着结构化等社会学理论的引入,近几年女性对空间的塑造以及被构造的空间对女性重构等成为新的命题。
3.2 疾病与健康地理
随着人本主义理念的不断深入,疾病与健康问题日益成为重要关注点。1990年以前的疾病与健康地理研究侧重于医学范畴的药品本身,主要研究疾病和死亡的空间分布等[29-30],此后转向系统的健康与治疗地理研究,涉及国际、国家、区域和地方等层面探讨疾病治疗的有效供给程度、医疗护理可利用性等问题[31-32]。其中,对具体疾病患者的民族志研究是疾病与健康地理的新动向,有人通过对洛杉矶9位 HIV/AIDs患者的日常生活史访谈,对疾病影响给予阶段划分[33];还有学者研究了巴西注射式吸毒所致的HIV/AIDs患者的疾病传染,总结不同地区的传染模式与趋势[34]。与此前研究相比,近期研究更加注重特定地域和治疗过程的辨证关系探讨,它不仅是生理事件,也有地理隐喻,它使健康与地方的关系得到重构。
3.3 犯罪地理
作为城市社会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犯罪地理一直扮演社会地理研究焦点角色。1990年以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犯罪模式、类型、犯罪者和受害者等的空间分布[35-37],之后转向对犯罪结构性机理(外部环境、地方性社会与物理背景)及各类犯罪文化内涵探讨[38-39]。犯罪量化方面,Harries以Baltimore的97800个犯罪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居住与商业用地量等要素对犯罪密度进行重新量化,并对犯罪区进行划分[40]。犯罪预防方面,Herbert研究了美英等国城市犯罪预防问题,提出基于地方的防务措施比单纯的警务手段可能更为有效,如邻里电子眼和社区监视[41];还有人考察 Birmingham和Bradford社区行为和街头卖淫活动置换关系,认为社区宁闭主义(not-in-my-back-yard)反映了人们对与卖淫等商业色情活动的复合性焦虑,指出机械的将卖淫者驱逐没有解决任何问题[42]。犯罪文化方面,Mcllwaine辨析了犯罪与发展的关系及各类型犯罪的文化内涵[43]。犯罪地理一个新的研究动向是将犯罪地理和性别研究结合,尤其是对于女性对暴力犯罪恐惧研究。
3.4 感应地理
生活在具体的地理空间中的人对周围环境有一个感应、观察与认知的过程,研究人的这种认识过程、形成机制、相互关系就是感应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此领域的开创性人物是 Lynch,通过对Boston、New Jersey和Los Angeles的调查,探讨了城市结构对居民意象的影响[13]。早期研究大多集中于街道、公共空间、标志性建筑物等物质层面,如对意大利威尼斯石像的隐喻性分析[44]。后来过渡到市民互动等情感与精神层面,如关于亚群体内部和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45]。可见,城市意象研究不仅停留于对城市的记述性描绘,而是注重空间社会文化意义表达。近几年随着女性主义地理研究的兴起,女性与男性市民在城市意象构建差异性研究成为重要课题[46]。
4 评价与展望
4.1 评价
与传统城市地理学(或人文地理学其它支域)相比,西方城市社会地理研究呈现以下特点:①问题导向性。作为西方种族主义、激进主义下的产物,西方城市社会地理是对城市社会问题刺激下的一种“应然”产物。②主题多样性。源于城市问题本身的庞杂性及其在发展历程中汲取各种思想与流派理论,从以阿尔蒂塞马克思主义和法国社会学为代表的政治化学派,到激进主义学派,再到人文主义学派、现代和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这些学派与思潮综合集成的结果使社会地理学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兼收并蓄的领域。③地方指向性。与传统地理研究相比,社会地理学更注重对特定地域的深度刻画,大部分研究是以微区位为分析地块,进行深度描摹,正如Crang所言,地理研究应放在现实生活的具体情景中,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47]。④定性与本位研究主导。方法上更青睐定性研究,强调“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看待问题,提倡民族志研究或者参与式调查。
4.2 展望
就目前的我国城市社会地理研究的态势看,本人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加强。
4.2.1 壮大中国社会地理研究队伍
中国地理界应当紧跟国际地理研究动向,加强社会地理研究力度。中国正处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期,诸多城市社会问题已经彰显,这为中国社会地理研究提供舞台。中国特殊的国情、区情决定了中国城市社会地理问题与西方有着迥异的特点与演进规律,西方的一套理论体系在中国具体语境下不一定完全适用,所以针对中国本土的社会地理研究尤为必要。目前国内以社会地理为主功方向的学者不多,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王兴中、顾朝林、柴彦威、张小林、等,这远远不能满足研究广阔的社会地理市场需求,学界要鼓励更多地理人从传统的经济地理等分支研究转向社会地理研究,为中国社会地理研究打造基础性研究队伍。
4.2.2 积极借鉴其它学科
如前所述,西方城市社会地理研究表现出明显的学科交叉性,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涉及非地理学科知识和技能运用。为应对这一复杂性更强的学科研究需要,我认为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应在原有知识储备下着力加强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符号学、阐释学、现象学等其它领域知识补充。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机制,有条件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可以适当开设相关课程,鼓励本专业学生自学或旁听它系课程,以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4.2.3 以居民日常行为地理研究为突破口
与传统地理分支学科相比,社会地理研究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要学习上世纪20年代以Park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调查风气,积极开展城市社会问题实践研究,注重分析社会现象与问题背后的空间运行机制。建议以生活质量为目的不同群体日常行为地理研究为突破口,运用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参与式调查等方法开展全社会各类人群的空间行为规律探究。其它研究主题有城市居住和阶层空间分异、城市外来人口集聚区社会空间、不同社会集团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空间行为等。
收稿日期:2006-07-27;修订日期:2006-10-27
注释:
①资料获取途径主要是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外文期刊检索系统的Elsevier science、Springer-Link、EBSCOHos等端口进行以社会地理学为关键词的检索,涉及期刊有《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Geojournal》、《Geoforum》、《Urban Ceography》等。
②作为上世纪60年代激进主义的产物,社会地理在197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直到与人文地理学的全部领域同义,而1980年代人文学科的“文化转向”使其又开始和文化地理相交融。可见,广义上的社会地理学具有泛学科化的特征。因此,本文采取排除法界定广义社会地理,即人文地理传统主流分支(经济地理、交通与政治地理、不带有明显社会问题偏向的一般性城市地理与乡村地理)之外的人文地理学范畴,主要有狭义社会地理、社会与文化地理、社会地理定性研究等。
③即具研究城市社会问题如城市弱势群体地理、空间极化、种族、阶层、居住等要素分异、女性主义地理、疾病与健康地理等主题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