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_升学考试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_升学考试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农村普遍初中的作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新课标论文,作文教学论文,初中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写作,或者说作文,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学生生厌,教师头痛的一个久攻不克的堡垒。农村普通中学尤其是粤方言区的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更是不忍入目。打开学生作文本,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错别字多,病句多,常用的标点符号错误也多。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尽管语文教改理论百花齐放,流派纷呈,众家崛起,竞相争鸣,颇有一种繁荣昌盛之景象,但并没有产生令人满意的教学改革成果。根源就在于我们农村中学语文教学领域里浮躁之风比比皆是。

因为浮躁,我们不少教师不肯在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上下苦功夫,面对流派甚多的语文教学理论和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不能融会贯通,只知生搬硬套、生吞活剥,结果是东施效颦,于教学无益。众所周知,教学有方,教无定法,在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的同时,具体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因教材而异,因学生而异。事实上,无论是钱梦龙,还是宁鸿彬,无论是于漪,还是欧阳代娜,他们都是凭借其丰厚的学识,结合具体的学生、教材等实际情况而确定教学方法的,他们的经验都是在他们的“实际”的基础上探索而来的。我们相信,当他们面对不同的学生对象时,他们的具体做法也会跟着改变的。他们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学的应当是其精髓、其灵魂,而不是具体的上课步骤。然而,我们有的教师在学经验时,往往忘记了自身的条件,忽略了自己面对的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却拿着特级教师的精选教案或者仿照他们的优秀课堂实录依样画葫芦般的上课,由于严重脱离实际,自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了。

因为浮躁,不少人满足于做表面文章,满口念些新名词,便以为是创新、改革了。社会上流行“启发式教学”了,便跟着喊“启发式教学”;“素质教育”流行了,就开始叫“素质教育”;“多媒体技术”被人提出来了,大家也跟着搞“多媒体”。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前一阵子,我市请来一位专家推广洋思经验。并无几人去深思洋思经验的内涵实质是什么,多数人却只是在几个所谓新的名词术语和口号上做文章,只热衷于“先学后教”,“课堂只讲8分钟”。于是一股风的“先学后教”:先拿出大半堂课给学生看书,便美其名曰,此乃“先学”;然后再用几分钟时间略略讲一下要点,做个小结,此乃“后教”。然而,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样的“先学后教”是先进的教学方法吗?几十年来我们都强调要抓好“预习”这一环节,“预习”是什么?不就是在教师讲课前先“自学”吗?而且有些有经验的教师还会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给以恰当的有效的指导。如果抓好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又何必再拿出大半堂课来给学生所谓的看书、自学呢?这不但没有收获,反而会让原本预习工作做得好的同学都放弃了课前预习。

作文教学是最需要踏踏实实下功夫的工作,比如,一个学生升入初中,写上一句话,错别字比比皆是,怎么办?只有耐心教他写好每一个字吧,以解决这个基本功问题。人人都说创新,于是有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一个题目让学生写,学生怎么写,任其自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美其名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兴话题作文了,给个话题,自由去写,题目自拟,题目都省了。有人心疼老师改作文辛苦,提倡学生自批自改或互批互改,索性把改作文也交给学生了。就像种地的懒农民一样,望天收。有人提出作文教学要加强指导,好了,把大学里老师讲的写作理论全搬到了初中课堂上,什么“风头,猪肚,豹尾。”什么结构严谨,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等等,不一而足。由于是架空的讲解,直讲得学生一头雾水,摸不清头脑,不检查自己脱离实际的失误,反而抱怨这些学生怎么这么榆木疙瘩,就不开窍呢?

目前,我们实施新课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教育观念和操作技术上都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指出了全新的方向。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想到,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又将有新一轮的热闹的理论研究。面对纷繁的多姿多彩的语文教改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认为应该时刻保持头脑冷静,从实际出发,切切实实地面对我们的学生,踏踏实实地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切不可好高骛远,拉虎皮做大旗,在他们连字都写不对、话都写不通的情况下,也跟着别人奢谈让学生写书写文集。

因为农村孩子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基础差,知识贫乏,与城市学生,尤其是城市重点学校的学生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他们却是大多数,是我们义务教育的重要对象。我们如果不能把他们培养到妙笔生花的程度,最起码也应该教会他们把字写正确,把句子写通顺。所以我们认为要想搞好咱们农村普通初中的作文教学,必须要戒除浮躁,务实求真,才有出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是非常实在的,且看“课程目标”中总目标对作文要求的表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这一表述中,我们认为“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当属最基本的要求,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而且是必须达到的标准。所以,对于我们农村普通中学来说,就应该首先从“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这八个字入手,让每个学生都达到这个标准,也就是让学生把字写对、把话写通、把意思写明白。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如能让学生做到妙笔生花更好,如不能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初中教育,他们尽可以在今后的高中、大学中去进一步锻炼自己,提高写作能力。在此,我们不揣浅陋,略谈对新课程标准下农村普通初中作文教学的一点浅见。

(一)夯实基础

这就要求从最基本的字、词、句着手,消灭错别字,消灭病句,让学生做到“文从字顺,具体明确”。

过去虽然大家也重视错别字的问题,但那多数是因为每次考试,选择题中总有一道辨析错别字的题,学生的训练也往往局限于从ABCD中选出一个有错别字或没错别字的选项。由于不重视运用,效果往往较差。所以我们认为应在作文中解决这个问题。

每篇作文要给学生圈出错别字,要求学生一定改正。对于大多数学生都错的字,要在课堂上一起辨别纠正,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错别字,要求学生自己纠正给教师看。我们的考试也不妨为其设个标准,比如,初一年级在作文考试中就可以将有无错别字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或者规定超过多少错别字就不可以及格,或者干脆规定几个错别字就扣一分,扣完为止。

语病的现象也是如此,虽然高考和中考似乎都很重视对这个问题的考查,但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标准化命题,基本上是侧重于病句的辨析,即使不是选择题,也最多是考一个病文的修改。而学生的训练也局限于此,尽管我们的老师们费尽心机让学生训练各种类型的病句辨析或病文的修改,但我们学生在作文里出现的病句是我们老师无论如何都归纳不尽的。

请看以下的句子:

“啊!我对自己的人生做事都要有勇气去面对困难、挫折。”

“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智慧和勇气结合而成的,那样做这件事就有事半功倍的感情。”

“世界上有许多人凭着自己的一股勇气,创作了无千无万的作品,扬名万事。”

这也是在升中考试卷上出现的句子,对于这样的句子,我们都会认为是不通顺的,而这样的句子只靠做病句的修改和辨析的训练是无法解决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表达的需要来具体指导。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应将不通顺的、意思表达不清楚的句子标记出来,指导学生修改。每次作文讲评课上,找一两份学生的作文一起来讨论学生表达的需要,然后根据需要来选择最好的语言表达。

(二)课外指导学生写日记

新课程标准首次对作文的量作了规定。7~9年级写作的量的要求是:“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对于我们农村的孩子们来说,课外1万字的练笔,我们认为写日记是最容易达标的途径。当然这其中教师的指导是关键。如果教师缺乏指导,任由学生写到那里算那里,写成什么样就什么样,那么写日记的成效就得大打折扣了。

怎么指导呢?面对一百多位学生,天天写日记,哪来的时间与精力呢?精批细改做不到,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实践也证明那是最耗费精力而没有成效的工作。但可以这样做:每天早上收上学生的日记本,浏览一遍,将错别字圈出来,将病句或方言日语划出来,要求学生自己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家长、老师,然后自己改正给老师检查。这是基本功的指导。而对于内容上反映出来的情况,好的及时予以表扬、鼓励,错误的给以批评、指导。可用批语的形式,也可以进行当面谈心。有位同学在日记里记下这样一件事:自己见同学手出血了,赶忙到小卖部为这位同学买止血贴,“顺便就多买了几张,放在书包里,以备有人弄伤出血时用。”一件小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好的孩子啊,不但心细,而且善良。我及时予以表扬。有位同学在日记中写到:“今天放学时,我在校门口看到一场好戏,两个学生在打架……后来老师来了,把他们叫到了办公室去了,我看到没戏看了,才骑车走了。”看到这篇日记,立刻写了批语:“用看戏的态度看人打架,这种心态是错误的。以后遇到学生打架的事,能制止就制止,不能制止就应尽快告诉老师。”后来这位同学红着脸承认了自己的不对。这些其实就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导与培养。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目前作文教学效率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文教学的无目的,无计划。多数老师都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觉得该写一篇了,就临时布置一篇。我们认为,初中三年,我们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例如,初一年级,不妨以消灭错别字,消灭病句为首要任务;初中二年级,可以将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为考查重点;初中三年级,则可以向语言生动,思想深刻进军。我们的考试也应该跟着这个计划进行,这个学期指导的重点是什么,考试时就将其作为评分的重要依据。

总之,作文是一项需要我们踏踏实实付出辛劳的工作。我们要关注教改的动态与方向,立足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戒除浮躁,务实求真,为提高实际教学效率而不懈地探索。

标签:;  ;  

新课程标准下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_升学考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