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也在加速发展并逐渐完善。尤其是热工自动化装置,在大型的发电机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热工自动化作为现代化电力生产中的一项中的重要技术措施,对于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提高火电厂发电机组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及事故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事故防范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工业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也走进了高度自动化的时代。在不断调整和优化的电力结构当中,电力生产中的火电发电组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火电厂热工自动化,通过一系列自动控制装置,已经取代了人工操作,实现了数据检测、信息反馈、自动控制,而且在火电发电的过程中,一旦有故障发生,还可以自动报警。可见,使用热工自动化系统,不但降低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火电厂运营的安全系数。
1、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基础内容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指的就是,运用相关自动化设备及装置,对热力生产流程加以监控与调节,确保其运行安全、高效,在自动化监控下,热力过程的信息数据收集与整理、报警、控制等环节都无需人为监管,不仅大幅减轻了人力资源的压力,同时提升了热工安全性。热工自动化的工作内容主要包含如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检测,也就是借助于检测仪表实时测量设备运行状态及相关参数;其二自动控制,即运用自动控制设备对火电热工全程加以控制,并使其依据系统要求进行运作;其三是自我保护,也就是当热工生产过程出现异常现象时,自我启动保护装置,使设备停止工作,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热工自动化主要具有两点特征,其一是设备智能化,也就是自动化控制过程中,所选用的设备大多含高科技,智能化程度高,元件精密,为电力生产精密掌控提供了条件。其二是技术高新化,也就是热工控制中,电力参数需要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度,并向着综合化、高新化的趋势发展。
2、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必要性
火电厂的生产系统是由汽轮机设备、锅炉设备和有关的辅助设备等各种相关的设备系统所构成的,这些设备和系统在运行中是有着密切的相互关联性,它们必须有节奏地协调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发电机组的能力,达到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的目的。随着我国发电机组参数的提高和容量的增大,生产系统和生产设备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也更加紧密,在实际的运行中,需要监视的力度和操作的项目将随发电机组容量的增长而有显著的增多,在发电机组启停或事故处理的过程中,就需要增加更多的监视项目和频繁操作。但是,这对于任何对机器熟练的运行值班的人员来说,都是比较难以应付过来的,往往会由于疏忽大意或者力所不及,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必须根据发电机组生产过程的客观规律,采用相应的自动化处理技术来代替员工的重复性劳动,即实现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对发电机组的工作情况进行准确、全面而迅速的检测,并通过分析和综合性的判断,自动地进行控制和操作,以保证发电机组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同时,采用热工自动化技术在保证发电机组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的前提下,相应地可以延长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还可以降低燃料的消耗和发电成本,提高发电机组运行的效率,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和减少运行人员等方面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这些可以看出,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有其必要性。
3、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3.1自动检测
自动地检查和测量反映生产过程进行情况的各种物理量、化学量以及生产设备的工作状态参数,以监视生产过程的进行情况和趋势。检测的参数主要有热力过程中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或料位)、电流、电压、功率、转数、周波、振动、气体成分、汽水品质等热工参数。所使用的检测设备有常规的模拟量测仪表、巡回检测数字式显示仪表以及图象显示、自动记录和报警装置等。自动检测的热工参数是监督火电厂机组是否正常运行的依据,是随时调整自动控制作用的根据,也是机组进行经济核算、事故分析、自动报警等的数据来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指应用自动控制装置实现火电厂机组中的某些生产过程和设备的自动运行和调节,确保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分为自动调节、顺序控制和远方控制。自动调节是自动适应外界条件变化,使生产过程维持在规定的工况下进行,主要是锅炉水位调节、汽温调节、燃烧调节、辅助设备调节等。有时自动调节系统本身也发生故障,这就要求有自身保护。因此,现代自动调节系统往往包含有自动保护、自动检测、自动报警、程序控制等内容的较复杂的系统,以确保调节系统的安全可靠。典型的自动调节系统有过热汽温单回路PID调节系统;远方控制是通过开关或按钮,对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调节机构和截止机构实现远距离控制;程序控制是根据预先拟定的程序和条件,自动地对设备进行一系列操作,主要是用于主机或辅机的自启停。
4、热工自动化中的事故防范
4.1严格控制设备选择
在热工自动化设备选择过程中,电厂应当对设备的型号、属性、性能以及相关文件材料加以全面的收集与分析,并本着“货比三家”的原则,综合考量的自动化设备的性价比,以设备商家来看,应当尽可能选择品牌良好、正规、产品质量高的经销商,就近选择经销商还有助于压缩设备成本,从设备选择来看,应当尽可能选择性能稳定成熟的产品,而不可盲目追求新品牌,以此来尽大限度的提升设备安全性。对于新型自动化控制设备,火电厂应当在确保其安全使用一年以上,才能保障其品质,在此之前应当少量试用,而且要严禁将未经考核的新型自动化设备运用于自动保护、联锁系统等关键环节中。
4.2加强定期检查力度
在确保设备性能后,仍有可能存在环境等因素,对设备运行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电厂还需要加强对于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定期检修力度。由检修人员对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加以较为深入的解读,并结合自动化设备的实际状态,分析其工作环境,从而确定检修周期,做好检修记录,定期对自动化设备运行状况加以及时的观察,严格遵照设备使用规范手册,查找设备运行异常状况,进而发现设备运行隐患。如果设备检修结果表明,设备故障将会影响到电力生产的安全及经济效益,这应当及时明确相关责任人,并组建专职的技术小组,查明故障发生的具体原因,并及早对其进行整改与维护。如果无法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案,可与设备生产厂家取得联系,共同商讨设备维修方案。
4.3加强员工培训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是影响工作效果的核心要素,要确保火电厂热工自动化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就需要加强对于电厂员工的技能培训,以此来促进员工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就需要火电厂能够加快调整员工观念,向其强调安全与质量的重要意义,在全厂范围内设计大量的安全标语,使员工能够充分感受到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加强对员工的宣传、讲解,使其能够准确、全面的认识到电力设备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提升员工的事故应对能力。由于电力热工自动化技术发展快速,设备及技术快速更新,对于电厂运用的知识更新频率和学习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这就需要电厂能够组织定期培训,并要求行业专家及学者,定期到电厂对员工进行技术指导和实践培训,使员工能够更加直观、直接的掌握自动化技术及控制能力。此外,电厂还应当对员工的绩效奖励制度予以调整和优化,将员工的薪酬奖励与工作安全之间建立有效的连接,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对我国的电力生产的重要性可见一般,但因为设备、技术的复杂,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发生事故,必须把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事故防范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宏观掌控,微观操作,促进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质得发展,为我国电力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宏凯.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事故防范[J].能源与节能,2017,08(06):156-157.
[2]陈源.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及事故防范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5,25(25):91.
论文作者:刘晓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火电厂论文; 热工论文; 设备论文; 机组论文; 员工论文; 系统论文; 生产过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