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乡规划实施和土地管理更多方面是强调工作者对于民众的奉献精神。所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者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更要密贴的和民众进行沟通。而深入民心才能从方方面面的了解城市规划中需要注意的各项问题。而对于土地的利用也可以更全面的进行分析,是资源最大化的被利用。相信国家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加大重视的力度,后期的城市规划工作也会更加的深的民心。而土地资源也会被最大化的利用。
关键词:城乡规划实施;土地规划管理;关系探讨
引言
在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减少其对土地规划管理的影响,要加强二者的协调和同一,对比两项规划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改进,一方面充分发挥我国土地价值,另一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1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简要介绍
1.1土地规划管理
我国幅员辽阔,但并非每一块土地都能种植和建设。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所以,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扩大土地利用范围。实施有效的土地规划和管理。在项目的实际规划中,可以为了将土地按其性质进行划分,进而明确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规划和管理措施,加强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保险业、各行各业都在思考绿色环保的方向,人们越来越多。注意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践表明,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不会立即生效。发展需要很长时间。土地规划管理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所以,为了保护土地规划管理的有效性,应建立完善的规划措施,并做好前期工作。定期调查了解土地资源分布、影响规划实施的因素等。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土地规划管理质量。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1.2城乡规划
所谓城乡规划,就是利用地图、卫星地图了解目前城市发展状况,并根据城乡开发和治理的发展情况,对城市和乡村进行统筹规划,以交通、居住、绿化、环境建设、空间布局、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为主,其具有公共政策属性。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要坚持综合发展、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社会等原则。在综合发展方面,城乡规划属于经济发展的一个环节,城乡规划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发展,进而改善我国居住环境;在因地制宜方面,首先要了解我国国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规划方案。虽然我国近几年进步明显,国民生产总值也在处于上升阶段,但人口压力并没有环节,我国依旧处于发展中状态。城乡规划包括指标选用、建设目标拟定、分期目标拟定等,这些内容都要以我国发展现状为主,不同的省会城市要根据当地的特点情况进行规划,不能统一视之;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要做好土地资源规划使用,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不能局限于现状。要贯彻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原则,认真核算各个城市用地,不仅要服从城市功能合理性、运行经济性等条件,还要充分开发我国荒地、废地,增加对农田用地的保护,将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进行合理的结合,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等问题。
2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规划管理关系分析
2.1城乡建设用地与新建设用地规划有效结合
土地规划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旧城改造,另一种是新区扩张。控制城市扩张可以使土地的利用效率加强。部分小城镇以及开发区进行城乡规划是通过扩张来实现的。大城市中的土地资源相对缺乏,就需要对旧城改造以及新区扩张进行有效协调,要对当地的城乡发展情况全面掌握,将建设用地量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对规划方案中土地用途以及经济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在实施规划之前还应该对土地的类型以及发展的重点进行区分,可以使用让居住地区与产业地区更加集中的方案。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部分农民对增减挂钩政策存在一些意见,要想将这一问题有效化解,就必须实施土地规划与管理政策,该政策可以明确增减挂钩政策,使城乡规划得到稳步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城市规划实施与土地规划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通过上文的一系列介绍可以得知,只有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规划管理协调统一发展,才能使这两条规划得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使我国的土地资源得到更加高效地利用。不断扩宽新建设的土地面积能够缓解城乡土地紧缺的情况,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始终将发展的注意力放在这项工作上。
2.2城乡规划使土地规划管理更完善
严格规范的制度是土地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城乡规划的理论参考。因此,为了确保城乡规划更科学、更合理、更具实效性,应建立完善更全面更系统的土地管理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土地规划方案,划分土地的类别,明确土地使用细则,使每一寸土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土地规划的宏观调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城乡规划使土地规划管理更完善,而土地规划管理推动了城乡规划的不断发展。
3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优化建议
3.1提高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对于任何的职业,工作者的个人素质是尤为重要的。而对于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者整体素质来说,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人心理素质方面,对待这份工作应该不存私心,以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做好每一项手头的工作。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其次就是自己的技能方面。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学习先进的专业技能,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样工作当中的问题才能有更好的思路。而相应的单位也应该为这些工作者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学习。
3.2加强用地程序管理
由于征地程序不规范,加之在征地过程中,土地所有者和征用方为了各自的利益据理力争,引发双方的矛盾,为征地工作加大了难度。一方面由于市场评估价格的波动,政府的征地补偿与市场价格有偏差,使土地拥有者(主要是农民)有不满情绪,另一方面管理和违规操作更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基于此,应加强用地程序管理,完善相关立法,细化征地补偿的相关规定,因地制宜,突出针对性,加大对土地价格的考核力度,根据地价变化及时修正补偿价格,确保征地补偿的合法性。严格遵照管理区规范用地程序,统筹兼顾,合理征用,做好征用后对土地所有者的安抚工作,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照顾,妥善处理、积极引导其就业,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体现人文关怀。
3.3完善土地资源应用制度
具体而言,相关部门需要完善土地规划管理制度与城乡规划实施制度。现阶段,城乡规划实施工作主要由政府及其下属部门来完成,而完善其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城乡空间的合理利用率,有利于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并提高城乡发展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因此,政府需要在结合实际城乡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在所管辖的范围之内,针对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建立一定的管理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城乡规划实施工作。制定土地规划管理制度的目的是通过规章制度来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在此基础上高效开展城乡建设工作。
结束语
国内目前很多城市都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发展,城市内部承担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及发展压力,要想容纳更多的城市人口,整个城市发展就需要不断扩大自身的面积,提高开垦力度。为了缓解城市用地的紧张形势,相关部门一定要制定科学的措施,综合实际情况考虑之后进行适当规划,这样才能够促进城市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洁.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2):113.
[2]田学文.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规划管理关系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8,4(03):4-6.
[3]文翠玉.关于土地规划管理及城乡规划关系的分析[J].门窗,2017(11):123.
[4]刘晓光,郑雨峰.浅议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J].新西部,2017(30):16+18.
论文作者:祝悦1,陈佳庆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土地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城市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 我国论文; 城乡论文; 关系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