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于宝贤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于宝贤

山东省栖霞市桃村中心小学 265300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激疑、引疑、设置悬念、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学生一听做游戏,来了兴趣。老师又说:“只要同学们说出任意一个多位数,老师就能判断它能不能被3整除”。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但都难不住老师。学生急于想知道老师的绝招,想探求知识的奥秘,于是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和炽热的追求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又如在教“倒数的概念”时,我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填写:“3×( )=9×( )=5×( )=1”。我说:“你们谁能很快填出这一等式括号中的数?”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纷纷冥思苦想、跃跃欲试。学生尝试着计算一会儿后,我迅速用彩色粉笔填出结果,并补充说:“谁能出几道这类题,你随时出完,我随时填完,不信试试看。”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兴趣十足地争着出题,似乎在比看谁能难倒老师,谁最聪明。等我都迅速地填出结果,同学们瞪大疑惑的眼睛望着我:老师怎么填这么快?学生的探索、创新的激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个个成了主动探索者。通过计算、观察、思考、讨论,学生终于发现:所填的每组数的乘积等于1,老师总是把已知数的分子与分母位置调换后,填在括号里……这样的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主体地位上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到了知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以及求倒数的方法。这样以趣引疑,引发了学生的思维;以趣激思,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探索力凝聚在一起,达到了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组织讨论,维系创新热情

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或参与下,学生以同桌、学习小组或全班等组织形式,围绕主题、各抒已见、互相启发、共同讨论,获得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教学应用题时,我出了一道这样的题“一个班有学生5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要求“不改变题中的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经过独立操作、观察,大多数同学提出了不同的两、三个问题。我让他们再按照四人一组来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相争论,一下子编出了八种不同的问题。1.男生有多少人?2.女生有多少人?3.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4.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5.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6.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7.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8.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还有的同学说:等一下,我还可以想出。有个别组的同学说:下次讨论我们一定比赢他们,还要超过他们……足见学生的创新热情有多高!

三、创设竞争,发挥创新潜力

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竞争——质疑提高竞赛、抢答竞赛、口算竞赛、解题速度竞赛、解法求异比赛等形式来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使学生学会创新。

如在学习“归一”应用题后,我出示一道这样的题:“每3吨海水可晒盐0.15吨,7.5吨海水可晒盐多少吨?”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比一比,看谁的解法多,谁的解法妙。学生一听要比赛,人人不甘示弱,个个争强好胜。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学生列出了以下五种不同的算式:①7.5÷(3÷1.5);②0.15÷3×7.5;③0.15×(7.5÷3);④0.15÷(3÷7.5);⑤7.5-(3-0.15)×(7.5÷3)。由于学生学过归一和倍比应用题,前三道算式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列出来。对于第四道、第五道算式,只有少数同学能理解,特别是第五道式好多同学感到犹如在云雾中,理不出头绪,后来竟展开了热烈的争辩。有的同学认为用减法做不合算理,而做出此题的同学据理力争说:“3吨海水晒成0.15吨盐,说明其中的水分与杂质就是(3-0.15)×(7.5÷3)吨,从7.5吨海水中减去水份与杂质,剩下的就是晒成的盐。”这样一说,许多同学茅塞顿开,都口服心服了。有的学生又说:“这样做是对的,但解题过程较复杂。”我肯定地说:“这样的解法虽然复杂,但却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打破常规的解题思路,我们以后解题时也要从多种角度思考。”学生的竞争展示出了他们创新的潜力,通过比赛也提高了他们创新的能力。

其实,课堂教学的创新源于课前的精心准备,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

论文作者:于宝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7月总第1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  ;  ;  ;  ;  ;  ;  ;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_于宝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