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分析论文_郭珺

(临汾市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化验室 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18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防范管理的实施情况,分为观察组(误差预防管理)96例和对照组(常规管理)84例,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发生原因及两组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具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受检者在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方面的检验误差以及仪器使用误差和操作不当误差等发生率(5.2%<33.3%)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根据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以降低血常规检验误差发生率,进而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误差;原因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252-02

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血细胞检验被称为血常规检验,属于最常规、最基本的临床血液检验,用以作为临床疾病诊断的参考信息。血常规检验结果需要保证其准确、客观以及灵敏,进而做出准确的诊断,便于治疗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1]。在临床疾病尤其是血液病的诊断当中,主要依赖实验室血常规检验,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误诊的几率。为了降低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进而提升临床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需要从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发生根源着手,加强预防本研究选取18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分析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18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于2015年3月开始实施针对血常规检验误差的预防管理。根据防范管理的实施情况,分为观察组(2015年2月-2015年10月)96例和对照组(2014年9月-2015年2月)84例。观察组受检者男性54例,女性42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6.1±3.9)岁。对照组男性45例,女39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5.9±4.2)岁。两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接受外周静脉采血,于清晨空腹采血2ml并制成血液标本,经由血球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观察组则是在血常规检验的基础上,针对血常规检验误差的预防管理,检查抗凝剂的选择与应用、温度、湿度、采血方法及相关器械,统计产生检验结果误差的标本,对应受检者进行二次空腹采血检验,以验证血常规检验的结果误差。确认血常规检验存在误差后,需要血常规检验全过程各个环节进行调查研究,以发现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血常规检验误差的预防管理,保证采血时间的护理、保存得当,缩短送检时间,保证抗凝剂浓度合格,进而降低血常规检验的误差[2]。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t值和χ2检验资料,结果满足P<0.0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发生原因

在180份血液样本当中,共出现血常规检验误差33例,其中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11例(33.3%),血液标本采集时间不合理6例(18.1%)、保存不当8例(24.2%)血液标本送检时间过长8例(24.2%),以上均为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

2.2 两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误差发生情况

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主要包括红细胞检验误差、白细胞检验误差、血小板检验误差、仪器使用误差以及操作不当误差,比较两组受检者血常规检验误差发生情况,其中观察组受检者的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的误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如表所示。

3.讨论

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血常规检验结果直接影响着临床诊断结果,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误差。但是受到受检者自身因素、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采血时间、送检时间以及保存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误差,进而影响对血液细胞的分析结果,难以对受检者的机体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无法作为临床诊疗的参考[3]。针对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发生原因,需要给予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受到IgM型自身抗体、冷凝集素以及高血糖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红细胞凝集和红细胞假性降低,进而导致红细胞误差。另外,血液样本保存时间和送检时间过长,同时受到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病症的影响,导致白细胞假性降低,抗凝剂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白细胞假性上升,均会影响白细胞误差。血小板假性升高或降低是造成血小板误差的主要原因,与检验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有关[4]。

为了有效降低血常规检验误差,并加强预防管理,规范化实施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严格进行血常规检验设备的检测和调试,确保相关参数值的合理和准确,为血常规检验做好准备工作。提升检验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规范操作,提高安全意识,深入到血常规检验的流程当中,不疏漏任何细节。血液样本保存得当,严格控制保存环境,缩短送检时间,规范试剂的使用,将血常规检验误差降至最低。基于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提升检验结果合格率,结合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5-6]。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主要与检验人员操作水平、血液标本采集时间的合理性、血液标本保存方法以及送检时间等因素有关。比较经误差预防管理的96例观察组受检者和未经误差预防管理的84例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误差发生情况,观察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验误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预防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的发生,针对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血液标本采集时间不合理、血液标本保存不当以及送检时间过长等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作为参考,为受检者的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志勇.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来源与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9:121-122.

[2]孙永华.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4):269-270.

[3]邢美荣.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6):119-121.

[4]施妍尔.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与防范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08):133-134.

[5]周贵.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的来源与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15):183-184.

[6]王建新.分析血常规检验中造成误差的原因及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8):138.

论文作者:郭珺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  ;  ;  ;  ;  ;  ;  ;  

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分析论文_郭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