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控系统运行风险问题论文_张,丽

电力调控系统运行风险问题论文_张,丽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夏县供电公司 山西 夏县 044400

摘要:电力调控中心是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部门,在电力运输配送中占有重要地位。调度中心是对电力系统运行的控制。一方面,对发电厂提供的电能进行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并且根据用电客户的要求持续提供电能。另一方面,在电力系统出现事故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及时保证电力系统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因此,电力调控中心承担着对电能指挥、监督和管理的生产运行责任。本文针对电力调控产生的运行风险进行问题分析,希望给电力人员在工作时予以警示。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风险;问题风险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越来越多的电力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电力设备的耗电量较大,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巨大负担。其中电力调度系统在运行期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对电力调度运行安全分风险与防范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1 加强电力调控运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调控运行一般指的就是通过调控和管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提升企业效益和管理工作的水平。电力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出现一系列设备及线路的故障和损坏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必将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影响程度较轻的故障缺陷,将可能造成供电线路运行损耗增加,产生额外的运行成本,影响程度较严重的故障问题,将可能导致供电系统运行失稳、甚至导致系统部分线路供电中断,与此同时,还将给人们生产生活用电带来安全隐患,如不能采取措施及时排除故障缺陷问题,必然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加强电力调控运行工作的开展,强化对电力调控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风险问题的控制,正是排除电力系统故障缺陷,降低供电事故发生几率的有效措施,其对于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而言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2 电力调控过程存在的风险要素

2.1 工作人员方面的隐患

为使电力调控工作顺利进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定进行送电和停电工作,目前我国某些电力企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没有充分了解电网系统的各个环节,就容易在操作时出现失误,导致一些严重的故障问题。电力调控工作的复杂性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交接和命令传达时容易出现失误,这也会对正常的电力调控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埋下安全隐患。此外,电力企业管理部门尽管制定了明确的规章制度,但是没有施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并且调控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存在很大差别,这就导致某些调控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违反了相关规定,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风险。

2.2 电力调控系统运行中的风险要素

如果电力设备的标准规范不符合标准要求,或施工过程的操作不合理,都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会出现安全事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电力系统在运行时反馈的数据信息不准确会影响电路调控工作的正常开展,电力设备的老化现象也会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埋下安全隐患。电力调控需要科学合理的运行方法进行支持,电力运行方式出现问题会造成短期内不可逆的安全故障,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提高对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重视,积极研讨,避免运行方式方面错误的出现。与此同时,运行环境对电力调控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电力调控所处环境较为潮湿,就会对设备产生腐蚀,进而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2.3 管理体系不完善

电力调控系统在我国是刚引进的管理系统,由于缺乏规范管理的体系,从而在执行上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当电力调控系统出现问题时,没有相应的风险预案进行参照,极易延误了故障处理的最佳时间,因此不能使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在管理上,工作人员更多注重电力调控系统的使用功能,忽略了系统管理。因此,当系统出现问题,系统管理人员没有及时的下查找原因,而是质疑设备供应商,使得故障错过最佳处理时期,为电力运行带来巨大的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应对电力调控运行风险问题的有效措施

3.1 引入智能化预警防御技术

现阶段,我国的智能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电力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智能测量和传感等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改善电力调控的多目标协调在空间、时间和目标等功能上的应用,在电网的局部和全范围上都可以实现有效控制。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电力企业单位对电网调控进行安全方面的动态监控,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预警和协调。企业相关部门应积极构建智能化预警防御平台,对电力调控工作的相关数据进行良好的监测,该系统的构建有利于实现对调控故障问题的在线处理,可以实现大面积的风险预防,提升电力调控人员对复杂电网的控制能力,进而保障电力调控安全顺利的完成。

3.2 加强企业工作人员的管理

人为因素是影响电力调控工作安全运行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对电力企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是解决电力调控安全风险的首要大任。出于对电力调控工作的安全性考虑,工作人员通常是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下开展有关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由此呈现出来,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得到沟通,有利于电力调控工作的良好运行。此外,电力单位要重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保证调控工作人员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保证其技能水平满足工作的要求;管理部门还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工作人员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进行电力调控工作。以上措施的落实将降低因为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保障电力调控工作安全稳定的进行。

3.3 完善电力调控管理机制

(1)优化流程。电网异常、电网事故、常规检查、设备启动等工作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人员、内容和相关步骤进行操作。月底对这些方面的故障问题和维护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2)区分业务。将电力调控和变电运行之间的工作内容进行划分,对工作内容的管理和操作流程加强规范。确保各项工作内容能够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3)制定标准制度。健全电力企业的制度体系,通过科学的管理,将整个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工作责任进行标准化的修订。使员工的专业操作达到统一。以促进电力调控系统的安全运行。

3.4 针对突发情况制定应对策略

自然环境因素会对电力调控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单位在电力调控时应对调控涉及的地区进行地质和水情等要素的观察,要对潜在的塌陷和泥石流等灾害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工作开展时,工作人员应保证一定的警惕性,及时注意到环境的改变,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针对性的预防补救措施,尽大程度的避免安全风险问题的出现。此外,工作人员应在电力调控工作开展前观察记录相关电力参数,根据参数的变化和调控的实际情况做好事故的预想工作,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保证电力调控顺利进行。在一些重大节日或高温天气等高峰用电期,工作人员要做好紧急预案来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保障实际供电的平稳程度,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4 结语

总之,电力调控是否安全对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有一定的影响,为此,电力部门需要在电力调控工作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文笔者对电力调控运行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电力部门可以采取以上措施对电力调控运行风险进行有效防控,进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卢卫东.浅谈电力调控安全风险的防范[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27):135+137.

[2]卢英华.浅论电力调控运行风险问题及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6(35):202-203.

[3]林晓明,兰有仁.电力调控中关于安全风险的控制与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4(09):51-52.

论文作者:张,丽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电力调控系统运行风险问题论文_张,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