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改号召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求应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尽可能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传统文化。基于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措施,展开详细探究。以此提出个人看法,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我国初中阶段必修课程之一,在初中教学整体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教育领域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应该将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保留。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善于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促进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的渗透,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的价值,从而有效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二者有机融合。
一、结合传统风俗、节日,在语文教学之中传递传统文化内涵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围绕兴趣这一主题,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初中阶段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多种文化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广泛参加到其中,提升学生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加强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举办关于我国传统风俗、节日等主题的传统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于传统风俗、节日的了解,以及在风俗、节日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例如,我国传统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教师在活动之中,可以让学生就这些传统节日期间民俗习惯进行发言。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我国传统民俗节日的发展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为学生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对语文教材中相关文化知识进行了解,在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在课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细致讲解,深化学生对于教材中涉及到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点的感悟。例如,课文《古诗词鉴赏》第一节苏轼《水调歌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对这首古诗进行讲解时,应着重根据诗中涉及到的中秋节内容进行分析,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中秋节习俗结合诗中具体词句进行赏析,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作者所想要表述出来的情感。如诗中突出中秋佳节的经典语句:“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包含物质范畴的内容,又涉及精神世界的价值。因此,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过程中,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根据文化内容不同层次,始终立足于语文教材,深入挖掘语文教材,进而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传统文化。例如,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边阅读边记笔记,对语文中传统文化部分进行摘抄,提升学生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深入理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夯实阅读基础,同时还能拓宽学生视野,深化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例如,教师在课下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如阅读《论语》等国学名著,学生课下阅读我国经典国学,在课上与教师一起进行讨论,以此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众所周知,《论语》是我国伟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众弟子语录集合,书中记录了孔子的一言一行,由孔子众弟子共同编撰而成。其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众多经典语句,至今都对学生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育中引入国学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同时对学生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还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三、对语言进行赏析,体味传统文化深刻内涵
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语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充分感悟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就要从语言着手,对语言进行赏析。
例如,课文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干戈”“浮萍”“丹心”“汗青”,在传统文化中,都是“形”的体现。语境与表象有机结合,从而突出该首诗作者想要表述出来的高风亮节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重把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
例如,课文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夜阑”“卧听”“铁马”“冰河”等词汇表现出诗人想要替国家出征边关的复杂心理,同时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教师通过讲解此类抒发爱国主义的古诗词,将学生带到作品呈现出的情境之中,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共鸣,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体味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语文教学要想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必须结合传统风俗、节日,在语文教学之中传递传统文化内涵;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传统文化;对语言进行赏析,体味传统文化深刻内涵。望此次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结果,能够为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施林吟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18,(25),61。
[2]卢丹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读与写(教师),2018,(7),131。
论文作者:李俊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9月总第3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论文; 传统论文; 教师论文; 我国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9月总第3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