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在城市交通运输中,地铁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在各个城市建成,对于城市地面交通的压力,地铁建设起到缓解的作用,所以地铁建设越来越受到城市的欢迎,同时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然而,也具有诸多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地铁运营中的突发事件应急预防与处置方法,希望能给同行业者带来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地铁突发事件;应急预防;处置策略
前言: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地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运输量大、速度快、守时等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大城市已经发展了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是以地铁和轻轨为基础的轨道交通。但是地铁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如空间有限,人员密度高等,倘若遇见突发事件,会增加处置的难度,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保证地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现阶段,地铁安全工作的诸多方面存在隐患,想要解决这些安全隐患,有关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处理突发事件的措施以及应急预案,以便对突发事件的概率进行减少,保障地铁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1.地铁突发事件概述
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地铁是其关键的核心部分,它不但可以减轻城市地面的交通压力,还能够减少交通拥挤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干扰,促进城市经济的完善。然而,在城市地铁的实际运营中,会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地铁的正常运行,引起突发事件。地铁常见的突发事件,主要是爆炸、列车脱轨、人流拥挤造成的踩踏事故等等。
1.1爆炸的突发事件。在城市地铁实际运营中,为了防止有毒、易燃、易爆物质的流入,在地铁检票口前安装安全设备。然而,如果检测不够深入,导致危险材料进入地铁,可能会导致爆炸事故。
1.2列车脱轨突发事件。在列车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脱轨可能会给列成造成严重的威胁,而导致列车脱轨的可能性因素主要有轨道设计、列车质量等等。对于城市地铁而言,列车脱轨是一种严重的突发事件,有必要并极力进行避免。
1.3人流拥挤而造成的踩踏事件。在实际的地铁运营中,由于节假日和特殊天气原因,客流将十分拥挤,地铁站内拥挤的乘客过多,安全事故会很容易发生,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踩踏的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2.简析地铁突发事件的原因
2.1应急和预防工作不完善
人为因素是造成突发事件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据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地铁单位要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定期检查安全问题,由于各个因素的影响如地铁线路、设备等,很难根据相关的条例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地铁运行环境及相关设施设备。对于日常维护保养的规定,有的地铁使用寿命很长,设备也会随之老化,倘若对其仍是正常使用,很容易发生短路和紧急情况,相关的工作人员如果没有对其采取任何的有效预防措施,解决安全问题,就会导致事故发生。事故发生时,倘若工作人员处理不当,对乘客没有及时疏散,则会导致人员伤亡。因此,在发生安全事件时,紧急疏散是必要的。但在人员疏散中,因为地铁空间的限制和人员的拥挤,必须为了确保人员迅速疏散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尽最大能力减少人员的伤亡。但是,在疏散乘客时总是存在一些问题,这种现象严重的反应了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不够。
2.2救援体系和应急预案不完整
有时事故发生突然,突发事件发生后,有轨电车司机或车站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向交通调度员报告紧急情况,这导致在第一时间上级和控制中心人员不知道事故发生,也就不能及时做好应急预案,也就不可能将乘客进行及时疏散,再加上在日常工作中,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和实践演习,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时,根本不能对人员疏散进行有效组织,更不用提救援的准备工作了,这样救援时间会不断延长,后果不堪设想。
2.3应急指挥技术能力较低
以突发事件基本信息为基础,建立应急指挥工作,以便能够根据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进行制定,以及能够及时调动应急人员和队伍进行应急处理,然而地铁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如系统设备、指挥控制系统、上级领导指示等等,上述因素对整体的应急指挥能力造成了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简析地铁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3.1反应迅速原则
地铁突发事件比较突然,而且事件的传播速度很快,这就要求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必须快速有效,必须努力做好内部人员的动员和疏散,还要提高和匹配关联性的工具和设备,快速定位事故源,制定修复计划,避免事故发生。
3.2全方位考虑原则
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当以大局利益为重,不应当只看到局部利益,这样会对整体的利益造成影响。因此,应把全局利益放在首位,对于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要从长远的利益角度去看待,并全面的考虑其他利益,如周围环境的居民,全社会的影响等等,只有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才能有效控制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才能保障以后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
3.3人道主义原则
突发事件必须考虑以人为本,把旅客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必须保证旅客的安全,在事故发生后,最重要的是在第一时间将乘客疏散,防止乘客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在对乘客进行疏散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应及时将问题和困难反馈给上级,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3.4及时沟通原则
地铁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做好沟通的工作,为了做好应急工作,必须要进行相互配合,确保应急处理工作可以顺利完成,做好沟通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向上级反馈事件的原因,二是向外界传播新闻主动发出突发事件的消息,这样能够在公众中创造良好的形象。
4.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预防与处置策略
根据地铁突发事件主要原因及实际情况,必须科学地实施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策略,以有效控制地铁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进一步避免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提高地铁运营的质量和安全。
4.1对地铁的应急结构设计进行不断优化
根据地铁运营的实际状况,应对应急结构设计工作进行科学的开展:(1)隧道内的应急通道应进行科学的设置,使旅客在紧急停车后能够通过应急通道逃生,确保乘客逃生能够有序进行,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2)车站内的紧急出口应科学设置,不但可以改善地铁车站的人流疏散能力,还能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3)防毒防火设备与装置要科学的设置,这样能够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4)对安全标志的安装问题要进行明确,并且强化进行安装,还要保障安全标识的清晰程度。
4.2对地铁内部的监控进行科学的维护和管理
根据地铁的实际运行情况,必须科学的维护和管理地铁的设备,有效保障设备至始至终保持稳定运行的状态,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发生。(1)有必要管理和维护应用监测系统,促使监测系统的功能性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避免设备发生故障,促进地铁安全隐患的解决。(2)制定合理完善的应急预案和设备调预案,对各类应急演习进行及时开展,确保地铁安全稳定运行。
4.3高效调度指挥
关于地铁的突发事件,为了实现其应急预防和处置策略,必须加强调度指挥,以便有效地发挥调度指挥的功能,并对现代通信技术进行合理科学的运用,从而实现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预防和处置,有效地应用列车信号系统和调度系统,提升调度指挥的效率。除此之外,还应对车站内的安全宣传工作进行重视,加强调度员的素质培训,实现突发事件的应急预防和处置策略。
结束语:
总之,地铁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会导致地铁发生突发事件,因此,要想有效控制地铁突发事件的发生,就要在做好应急处理的同时,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事故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王誉颖.对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3,28(07):60-62.
[2]陈电旭.地铁突发事件的防范及应对措施[J].都市快轨交通,2007(02):14-17.
[3]高雪香,杨其新.地铁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初步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05):12-15.
[4]舒小东,荣伟,曾小旭.地铁突发事件的应对技能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0,25(01):24-27.
[5]舒小东,荣伟,曾小旭.地铁突发事件应对技能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12):133-136.
论文作者:汤烁令1,胡茂林2,刘海涛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突发事件论文; 地铁论文; 发生论文; 城市论文; 事故论文; 乘客论文; 因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