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建设--以上海市部分高校为例_党的组织建设论文

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建设--以上海市部分高校为例_党的组织建设论文

在发展党内民主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组织建设——以上海部分高校的调查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校论文,组织建设论文,为例论文,上海论文,党内民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5707(2009)05-0062-05

从党的发展历史来看,发展党内民主是高校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党组织的稳定和保持活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发展党内民主的过程中,深入研究高校党的组织建设,结合高校自身青年学生党员较多,学习研究特点突出的实际来发挥党内民主,激活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活力,从源头上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实践基础,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对目前高校发展党内民主的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探索高校在发展党内民主中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的有效路径和策略,我们对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海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7所上海高等学校开展了有关高校发展党内民主及党组织建设的问卷调查。在这些高校的师生中随机抽取了316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率100%,其中党员有135名占42.7%,团员168名占53.2%,其他13名占4.1%;师生比例分别为24.7%、72.8%,人数各为78名和230名。

通过对这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机构设置、党组织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以及党内民主内涵、作用和存在问题的调查,结合对这些高校的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访谈的方式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发现在发展党内民主中高校党的组织建设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生活方面

一是凝聚力建设状况良好,但是凝聚程度有待提高。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调查者当中,认为高校党组织“有非常高的凝聚力”和“有比较强的凝聚力”的比例一共占到了61.8%,六成以上的人对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建设给予了很大程度上的肯定。由此看来,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建设已经影响到高校大部分人群。而认为“不太有凝聚力”和“没有凝聚力的”分别为6.7%和2.2%,对凝聚力建设的负面评价所占比例很小,这也是对当前高校党组织凝聚力建设成效的一种回应。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有29.3%的被调查者认为“凝聚力一般”。这一数据表明将近三成的被调查者对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建设的成果感受相当模糊,党的凝聚力没有在这近三成人身上产生应有的良好影响,这部分人群是今后凝聚力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关注的对象。在机构设置方面,校党委、院系党委和学生党支部是当前高校最常见的党组织机构框架,有近40%的高校设立了党员之家等类似机构。这些机构是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建设自然也是与这些部门分不开的。

二是党组织工作职责基本完成,战斗力需进一步加强。有85%的被调查者所在的高校党组织开展过相关活动,这表明高校党组织的活动开展在影响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完成各项职责的时候能真正在广大群众当中引起反响,取得应有的效果。一切以党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指导下的组织形式(如汇报性工作)还是当前高校的主要形式,同时不否认党员的积极主动性,联系相关党组织,展开谈心交流活动。活动主要以“向党组织汇报”为主,所占比例为83.8%,也有63.8%的被调查者参与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活动中,“与党组织谈心”的比例占到64.9%。此外,在具体工作开展方面,高校党组织主要集中于“学习、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发挥党总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和发展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这三个方面。在高校的特殊环境下,党组织结合实际需要,探索出符合实际的工作形式。在党的职责和目标基本实现,保证党的基本战斗力的基础上,创造性工作的开展还不够,在党的活力建设方面还有所欠缺。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状况基本良好,具体方式还可突破。调查显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处于“比较好”以上状况的人占到57.4%,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给予了肯定,认为实效性“不太好”和“很不好”的人所占比例较小。高校党组织建设当中,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到了与时俱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看,主要有“印发相关资料和传单”、“校内设点宣传”、“利用网络校园宣传”和“举办学习班”,选用这些方式作为思政教育的方式的高校所占的比例均达到半数以上,其中“举办学习班”集中学习的形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的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保证方面,传统的学习班和资料宣传仍然占主要地位,更便捷、更丰富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广泛应用,这也是党组织民主建设发展效率欠缺之原因所在。

2.民主制度建设方面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7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还存在问题,其中主要表现为干部任命以上级任命为主、民主决策缺乏程序规定和责任认定追究,民主监督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等问题。

一是高校党代表的产生、结构和作用发挥体现民主不够。在调研中被访者反映:第一,代表的产生方式不够民主,“不怎么样,干部选用基本是领导说了算”,56.9%的人反映干部和代表选拔以上级任命为主、以组织提名的居多,党员群众提名的少,从少数人中选代表的现象依然存在。第二,过分强调代表的名额分配,而忽视高校代表的能力素质和应有的广泛性,不利于基层声音的表达。第三,党代表的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党代表常被当作一种身份和荣誉的象征,广大师生的意愿还不能有效地通过党代表反映到决策层面,也就是有的被访者所说的“有形式,无实质”。

二是制度机制建设不够健全。第一,制度的建设往往偏重于宏观设计,缺乏配套的实施办法。有些制度只有总体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细则;有些制度只有实体性内容,缺乏严密的程序性规定;有的缺乏系统性设计,制度建设缺乏相互衔接。例如,有61.9%的被访者认为民主建设缺乏程序规定与责任认定追究等保障措施。在民主监督中,有64.7%的人认为对谁监督、怎样监督、如何处理等还没有建立更加有效的具体操作规范。第二,一些制度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例如,高校党政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意见分歧的协调机制还没有明确的规定。调查显示,48.6%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党的组织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有26.6%的人认为高校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过于强调集中,民主不足。

二、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高校党内民主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和质量,不仅关系到高校的整个发展,也是高校党的活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体现。当前,对于高校党内民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高校个人民主意识强,但参与度不高,权利意识淡漠

从被访者对于党内民主的内容、作用等的认识来看,高校中人们的民主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对民主的认识也是比较清晰的,这和高校师生文化素质高、组织活动相对多于其他组织有关。例如,79%的被调查者认为党内民主主要是“党根据党章和党的其他规定,党员在平等的基础上,按照有关的民主程序和形式,享有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决策与管理的权利”,58.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代表大会、集体领导、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制度”作为对民主的认识。这些认识已经涉及到民主制度建设途径的方方面面,但在民主的直接实现上(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只是被一部分人所重视,有55.6%的被调查者认为党内民主主要是“党内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民主传统、民主作风、民主方法”。这是群众对于民主的认识。由此可见,更多的还是遵照规定、管理等,有教条主义的嫌疑。例如,在对“民主活动内容”的调查中,传统的“向党组织汇报、批评与自我批评、与党组织谈心”等都远远超过了50%,而其他的选项填写的人寥寥无几,这不利于民主的真正实现。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不愿意花力气行使民主权利,觉得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这表明高校党内民主意识的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党员政治参与的需求和党内民主发展的诉求。

2.高校党组织领导、干部体制不健全

在高校党的组织建设中,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基层党支部建设以及党员教育方式、内容建设也是高校党组织的关键。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依然被视为是高校民主建设的关键,而党支部建设和党员的教育没有像领导班子建设一样受到重视的情况仍然较为明显。

目前虽然在凝聚力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党内工作还是以强调领导为主,充分发挥民主为辅,党务公开机制还不够成熟,如内容、范围、特别是对决策方面的公开做得尤其不够。在调查中发现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改善和完善领导体制是建设高效民主的高校党组织的关键。认为党内民主主要是做到“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发展高校党员之间,党员与院系,学校党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循序渐进地发展这种协商关系”的人数占到半数以上。这与不少高校党内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体制关系还未完全理顺,出现了权力结构倒置、错位等现象,使得常委会在事实上已超越了党委会、党代会和党员大会而成为最高决策机构和权力机关是分不开的。有些高校党政不分,权力过于集中,搞“一把手”体制,致使党内民主相对匮乏。

高校党代会、党委会、纪委会、全委会、常委会权力与职能界限不清、定位不准等现象造成了常委会的高度集权和其他机构权力的虚化或弱化,影响和制约了党内民主。尽管大多数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也成立了一些自治性组织和团体,并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维护自身权益,但目前高校的行政治校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导致高校管理、教学科研、大学科技园等领域的行政化,高校“政府化”、“官员”泛滥,严重阻碍了科学、民主、依法治校以及学术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也制约了高校党内民主建设。另外,高校党政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民主素养和民主意识也成为高校民主管理和党内民主建设的影响因素。一些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还存在权力中心主义思想、家长制作风、专制意识和不正确的权力观,缺乏服务意识、科学理念和民主观念,阻碍了党内民主建设。

而在“发展党内民主的作用”调查中发现,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发展党内民主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党内民主建设的最终出发点和着眼点都在于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这与党对于民主建设的认识和科学定位是相一致的。在“提升党组织的形象”、“优化党的组织结构”、“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等作用方面也都占到了50%以上,这三个方面也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3.党员民主权利主体地位没有确立,民主机制缺乏有效的实践载体

一是过分强调党员的义务、忽视党员民主权利,比较重视领导干部的权利,不太重视普通党员的权利。即使是制定出台了《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也没有配套的操作规范,权利行使受到许多客观条件制约,导致党员权利义务不对等。二是权利的授予方向更多是在上而不在下,更不是普通党员,客观上导致党的干部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缺乏维护普通党员民主权利的主动性,以及与普通党员加强交流沟通的积极性。三是缺乏真正体现党员主体地位和实现党员民主权利的有效载体。普通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还未能取得实效性进展。党内选举本来是能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但选举产生的党代表,其职能作用发挥受到限制,无法有效地反映广大基层普通党员的心声,普通党员也无法有效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对其选出的党代表进行监督。在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中普通党员的参与面较小,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还不太顺畅。党务公开不够规范,透明度还不够高,党员发展数量有上升,但质量有所下降。党员反映意见建议通过什么形式、向谁反映、如何受理与反馈等还缺乏实践载体。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组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发展党内民主是新形势下高校党的组织建设的主题,也是高校党的组织建设面临的历史机遇。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组织建设,要以发展党内民主为主线,以党员平等关系和民主权利为基石,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为突破口,以制度体制建设为保障,以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创造性和增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为目的,走出一条靠制度、靠机制发展党内民主的新路子,以实现高校党内民主与党的组织建设互动、互促、互补。

1.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为基础,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建设

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即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发挥党员的主体地位,是党在发展中提出的新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要求。因为党内民主从本质上讲,就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党员的主体地位是通过党员的民主权利来实现的,离开党员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和切实保障,党内民主就无从谈起。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摆在突出位置。

2.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为重点,改善高校党的组织建设

制度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党内民主发展和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要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对高校党的组织建设而言,首先必须改革和完善高校党的领导体制。既要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又要反对和防止分工不合作、班子软弱涣散。其次,必须要使民主讨论—决策—选举—监督体制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要营造党内发表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制度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完善民主讨论制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保证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经常性地参与党内决策,使党的各项决策在党内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完善民主决策制度;使党内选举更好地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保证选出为广大党员充分信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完善民主选举制度;保障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有效行使监督权,使党的权力得到正确行使,推动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3.以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为突破口,推动高校党的组织建设

发展高校党内民主必须坚持以“群众公认”为干部工作的价值取向。高校党组织在干部工作的提名、推荐、考察、任用等各个环节,始终坚持“群众公认”的价值取向,坚持把干部的提名权、推荐权交给党员和普通群众,把民主推荐作为高校干部选拔的必经程序和基本环节,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方法和民主测评办法。健全高校党内民主监督体制,加大监督力度和制约措施,促使民主集中制的顺利实施。为此,要不断拓宽监督渠道,做到领导要主动自我监督,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特别是加大上下级之间及同级之间的相互监督力度,使党内民主监督的有效性不断增强,完善高校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还要加大考核力度,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把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使党内民主监督的领域更加广泛、重点更加突出、操作更加具体。另外,还要增强高校广大党员、群众的自我民主意识,提高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使之成为监督的主要力量。

4.以增强党的集中统一为保证,加快高校党的组织建设

十七大报告在强调发展党内民主的同时,明确要求“全党同志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只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巩固高校党组织的团结统一,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又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没有党内民主,党的生命就会窒息;没有集中统一,党就会失去战斗力。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民主集中制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一条重要的党内纪律。尤其在高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大政方针和重要工作部署方面,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始终同学校党委保持一致,自觉维护党组织的权威性。

5.以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为策略,促进高校党的组织建设

任何民主的发展都是有条件的,都要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传统和党员乃至全体公民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从发展的视角来看,构建扁平化的网络型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方向,但决不能一蹴而就,而要以稳妥为原则逐步渐进。高校党的组织结构优化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优化改革的重要命题和克服党内民主结构性弊端的重要课题。加强高校党内民主建设,既要积极稳妥,又要循序渐进,既要自觉适应广大党员民主意识,普遍增强、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的愿望日益迫切的新情况,加快党内民主建设进程,又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脱离实际,超越阶段。目前,从高校来看,首先要确立民主建设的目标,增强各级党组织工作中的民主思想意识。其次,具体实施方面要依托学校党委、学院党委、系党总支的领导作用,具体落实到教职工和学生党组织,层层推进,从组织结构上保证民主目标的实现。再次,要制定实施计划,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保证实际效果,杜绝形式主义。最后,要对民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经常性的分析和观察,及时做出反馈和调整,保证工作平稳开展。

标签:;  ;  ;  ;  ;  ;  ;  

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建设--以上海市部分高校为例_党的组织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