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分泌疾病常用治疗药物新制剂特点论文_王秋欣

浅谈内分泌疾病常用治疗药物新制剂特点论文_王秋欣

王秋欣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138001)

【摘要】:对老年内分泌疾病常用治疗药物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他们与一般的病人相比,其药物效应改变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因此,在对疾病正确诊断的基础上,确定老年人用药的一些基本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老年人;内分泌疾病;常用药;

内分泌系统是由人体内分泌腺和散在于某些脏器中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所形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通过分泌激素调节人体的代谢过程、生长发育、脏器功能、生殖衰老等生命活动,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适应体内、外的变化。老年人由于内分泌系统的腺体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在此同时,激素的代谢运送和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也发生改变,产生一个新的内分泌环境。老年人机体某些效应器官对药物反应性以及自身稳定机制调节,也随年龄增长而改变,这种改变与药物动力学因素无关,也不同于组织退化或疾病引起的变化。

1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病人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率为0.5%~2.3%,甲状腺功能减退约为0.9%~17.5%,大约15%甲状腺病人年龄超过60岁。

甲状腺疾病发生率较高,但临床上识别老年人甲状腺功能改变很难。这可能与老年病人临床症状变化细微,并发症以及药物治疗改变了甲状腺疾病的体征和症状,使诊断容易被忽视有关[1]。促甲状腺素(TSH)试验用于鉴别甲状腺功能减退,也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但无特异性。

1.1甲状腺功能亢进 格雷夫斯病是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最常见的疾病。摄入大量含碘物质如放射性造影剂、胺碘酮、天然甲状腺粉,均可加重甲状腺毒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应仅限于控制症状。在严格监测剂量下,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能减轻各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律失常、颤动和焦虑。老年病人常常不能长时间耐受甲状腺功能亢进,50%以上病人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此,需要紧急救治。放射性碘疗效确切,不必采用分次小剂量疗法,而直接用较大剂量(15~30mCi)治疗。应用放射性碘可能有加重老年人甲状腺毒症的危险。放射治疗后,可用抗甲状腺药丙基硫氧嘧啶、卡比马唑或甲巯咪唑迅速恢复甲状腺功能。

1.2甲状腺功能减退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含碘药物胺碘酮以及长期锂治疗也可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老年病人应使用较低的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以防止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加重[2]。起始剂量为0.025mg/d,间隔4~6周后再增加0.025mg,维持剂量通常随年龄降低,一般为0.05~0.1mg/d。理想的目标是恢复甲状腺功能(正常TSH),至少消除症状。

2非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NIDDM,Ⅱ型糖尿病)是中、老年人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在英美国家50%NIDDM病人年龄在65岁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老年糖尿病人常伴白内障、视网膜病、神经病、肾病和心血管病。这些疾病一般在10~20年后发作。有资料表明,血糖控制较差的病人,冠状动脉疾病和视网膜病增加。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强降血糖药治疗是否会降低或延迟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老年病人应根据病人预期寿命、疾病严重程度和药物耐受力,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高血压在各年龄组糖尿病人都很重要,可选择钙拮抗剂和ACE抑制剂控制。

2.1口服降血糖药 口服降血糖药通常在糖尿病人饮食控制无效时使用。口服降血糖药能有效控制Ⅱ型糖尿病的代谢失常,较胰岛素方便服用,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所有口服降血糖药用于老年病人都应从小剂量开始,然后逐步递增。磺酰脲类口服易吸收,部分在肝脏代谢,有的在肝脏形成活性代谢物。药动学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中非常相似,但是老年人肾功能减退,主要由肾排泄的药物氯磺丙脲、醋酸己脲活性代谢物、优降糖、妥拉磺脲的半衰期延长,稳态血药浓度增加。肾功能正常的老年病人服用氯磺丙脲,半衰期长达35~40h,服药1周后,血药浓度才能达到稳态。常规剂量使用,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应严格监测药物效应。磺酰脲类药动学和效能保持不变,在临床上对老年人有重要意义。

老年病人对磺酰脲类的低血糖反应特别敏感,氯磺丙脲最常见,优降糖也可见,这可能与它们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有关。老年病人低血糖症状差异很大,有隐伏判断损害、语言改变、运动功能降低、间歇性意识模糊,而这些症状与低血糖反应难于辨别;有报道低血糖还引起病理性神经缺损和帕金森病[3]。反复低血糖反应发作可造成不可逆神经缺损。

氯磺丙脲和甲苯磺丁脲能增加肾小管水的重吸收,引起低钠血症,半衰期较长,因此不宜用于老年病人。而吡磺环己脲由于无稀释性低血钠症和药物相互作用,且肾衰时不影响消除,因此更适合老年病人。

高血糖病人,特别是伴肥胖和高脂血症病人,除了控制饮食和使用磺酰脲类治疗外,还可合用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肝糖原产生和阻止肠道对葡萄糖吸收,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血清肌酐>1.4mg/dl或肌酐清除率<60ml/min(3.6L/h)的病人,应避免使用二甲双胍。年老体弱病人使用二甲双胍可引起乳酸血症。

2.2胰岛素 随年龄增加,胰岛素半衰期延长,清除率降低。胰岛素吸收和达峰时间个体差异很大,但老年病人是否改变尚不清楚。关节炎和视力损害常常限制胰岛素的使用。

由于低血糖症难于辨别,由此可能造成老年病人严重后果,因此使用胰岛素应着眼于消除症状而不是纠正血糖。以纠正高血糖为目标的治疗应较保守,尽量避免引起低血糖症,但有些高危病人能达到一般成人的目标。为减少剂量错误可使用混合型胰岛素(中、长效)。

3 讨论

一般来说,老年病人治疗剂量较年轻人低,有的需要降低起始剂量,如甲状腺素。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国内目前最常用的疗法。其治疗原则是从足量开始逐渐减成维持量。要足够疗程,一般1年半以上,中间不可中断。老年的剂量比成人略小为宜。甲状腺功能不一定要求达到正常水平,保持正常高限即可,以免产生老年人常见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血糖的控制可以口服降血糖药物,如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或格列吡嗪等刺激病人体内分泌胰岛素,当老年糖尿病人在选择这些降血糖药物时,须考虑到下列几项因素,如氯磺丙脲于体内半衰期较长,对于药物代谢、排出皆较缓慢的老年人即不是好的选择,而格列吡嗪可能较为合适。

参考文献

[1] 王敏,黄胜炎.内分泌与代谢疾病治疗药物新制剂[J].上海医药.2010.28(11):500-505

[2] 管雨梅.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2(6):326-327.

[3]吴爱祝.胰岛素抵抗与中老年代谢性疾病的关系[J].海南医学.2013.14(5):4-5

论文作者:王秋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6

标签:;  ;  ;  ;  ;  ;  ;  ;  

浅谈内分泌疾病常用治疗药物新制剂特点论文_王秋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