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刁翎镇中心卫生院 157606
【摘 要】目的:探讨及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 1月到2016 年 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之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胰腺炎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非常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围;循证护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6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301-01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而对于急性胰腺炎(AP)我院多采用保守治疗法,即芒硝腹部外敷,中药胃管注入,肠内营养液鼻肠管滴入。循证医学在护理学方面的重要使用为循证护理,其结合了护理实践与研究。循证护理是遵循证据的护理科学,其是一种护理实践方法具有有效性与科学性。我院通过让胰腺炎术后病人接受循证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知识背景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率占急腹症的第3~5位。其中80%以上的病人病情较轻,即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可经非手术治愈,基本上是一种内科病。10%左右的病人属于重症胰腺炎,即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c pancreatitis,AHNP),胰腺的炎症已非可逆性或自限性,常须手术治疗,应视为外科病。由于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较前深入,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更有了较大的发展,已成为外科医生很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因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达30%~60%。
1.2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 1月到2016 年 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胰腺炎进行手术的病人,包括 50 例男性,34 例女性,年龄在 17 岁到 55 岁之间,平均为 34.6 岁。从发病至就诊时间为半小时到 10 小时之间。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让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病人在围手术期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发现没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有可比性。
1.3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术前指导和术后常规护理,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监测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止痛、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促进胃肠蠕动以及并发症防治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围手术期患者在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寻求充分的循证支持,制定循证护理的主要内容:准备阶段:选取经验丰富、专业性强的护理及治疗人员组成一个医护团队,划分每个人的职责等工作,收集患者资料与信息;提出循证问题:结合患者病情综合考虑治疗及护理措施,并提出护理的关键问题,如发病的原因、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等等;通过文献检索搜寻证据:护理人员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文献、病例、最新科研论著等取得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应用证据:结合所查询到的资料信息,小组内研究出一个详细的护理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实践;实施效果评价:由其他成员对护理计划的实施效果 进行评价;总结与改进:最后对所制定的护理计划进行分 析与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并记录过程中的重要经验教训。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腹胀腹痛、发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1.5统计学分析
用 SPSS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 t 检验。
2.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6.59±2.94、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6.33± 3.25和住院时间9.66±4.82,对照组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10.35±3.65、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9.86±3.23和住院时间12.36±4.9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循证护理是根据一些科学的、可信的、有临床意义的研究结果提出具体的护理问题,然后积极寻找实证,将文献查询结果、专家咨询结果、临床的护理经验和患者的具体实际情况有机的结合起来,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查找实证,有针对性地制定循证护理计划和措施并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实施。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工作中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该病具有发病迅速,病情严重,合并多种并发症的特点,因此该病死亡率非常高。对急性胰腺炎围手术期的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下临床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临床上判断一种护理方法的优劣主要是看是否能够加速患者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以及降低住院费用。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仅仅局限于经验性的量化评估测量无明确的尺度,评估结果长受到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限制,由此带来的测量结果令护理质量缺乏有效的数据对比。而循证后的观察指标则转化为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检测。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2.8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胰腺炎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志霞.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19(3):763-764.
[2]熊桂华,刘兴山,孙慧丽.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2(3):86.
[3]胡艳梅.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围手术期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3):219.
论文作者:张烨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胰腺炎论文; 患者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