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海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PPP模式的投资项目取得了理想的发展成绩,有意愿开展投资业务的社会资本企业也获得了可观且长期稳定效益的机遇。但需要注意的是,获取效益越高,其潜在风险也越大,所以企业投资项目的重点,在于PPP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控制。基于此,文章以全生命周期为研究期,阐述了PPP项目工程造价的风险识别与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PPP模式;工程造价;风险识别;控制措施
引言
对PPP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与PPP模式要求提高工程质量,主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深化创新的意识,以市场化的理念和专业化的管理运作项目的理念完全吻合。同时,对PPP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咨询,符合两个“P”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体现了项目过程管理、集成管理和价值工程的理念,有利于全面统筹、识别和分析PPP项目各阶段的具体内容、流程和风险,以此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严格遵循项目各阶段项目活动的内在规律,从而保证项目各阶段决策科学、实施连贯、互为支持和印证、全过程管理的要求,确保PPP项目实现预期目标,体现预期效果。
1相关概念
1.1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定义
和传统项目全生命周期相比,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在项目决策完成和项目建设之间,增加了PPP项目识别、准备环节,目的是对项目是否适宜采用PPP模式、项目是否符合采用PPP模式、项目采用PPP模式是否优于传统模式、财政是否能够承受支出责任等进行前期论证,对后期项目采购签约落地和规范实施起到纲领性作用。二是在项目合作期满,明确了项目移交和开展整体绩效评价工作,目的是对运营期结束PPP项目形成资产的性能、数量、质量和权属等进行明确和有序移交,确保项目由社会资本方和项目公司移交给政府方后,项目能够继续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1.2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咨询的定义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指政府方、社会资本方、项目公司等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对项目涉及的全部环节和工作进行的有效管理,即从项目的发起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目的是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政府方目标)和获得合理回报(社会资本方目标),包括了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DM)、项目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PM)、项目运维阶段的设施管理(FM)。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咨询是根据委托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在识别、准备、采购、执行、跟踪和验收等阶段,建立PPP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理念、流程和标准,借助“互联网+”思维,引入大数据、云计算、BIM技术等实现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收集、集成、分析和运用,实现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目标,即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和获取合理回报的协调统一,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最佳实现路径。
2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PPP项目工程造价风险控制措施
2.1投资风险的控制
第一,借助可行性财务分析对未来经济收益加以预估。静态标准和动态标准是财务可行性的标准,要求对货币价值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在理论层面与投资项目实际情况相吻合。如果选择使用正指标评价财务,且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不低于行业平均数值的情况下,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常来讲,建设项目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分析的结论是超出预期基准值的时候,项目在财务方面也具有可行性。第二,联合投资方式的推广应用。所谓的PPP项目,具体指的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形成合作关系,在创建PPP项目的过程中,主要由中标的社会资本组成。与政府招标要求相吻合的情况下,社会资本能够综合考虑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诸多合作伙伴,将其经营与技术实力充分该发挥出来,实现财务风险分散的目的,借助有限资金获取投资项目,最终获得理想的投资利润。第三,风险的分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与法规,并且形成PPP项目风险的分配原则。在实践过程中,社会资本要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考虑并分解,保证政府与社会资本能够对风险承担的责任加以分配。如果风险不可控,应当交由多方进行承担,尽量规避潜在风险。
2.2 PPP项目是全生命周期融资管理
如果政府能够争取到国家政策补贴、奖励或融到低利率的政策性资金款,也需要投入到项目公司,减少社会资本融资金额,进而减少政府支出责任。此外,PPP项目融资问题不仅涉及到建设期资金来源、利率、结构、到位和使用的时间、规范性,运营期内也需要考虑融资问题,包括运营期流动资金安排、建设资金还本付息计划、社会资本方股权回报确定和资金安排等问题,因此,PPP项目融资问题不仅关系到项目是否按照既定目标顺利推进,同时也是合作双方共同需要管理的环节。PPP项目融资管理涉及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融资结构设计、融资谈判和融资执行相关环节,需要根据项目总投资、建设进度、运营期流动资金需要和还本付息计划等综合加以管理和控制。
2.3货币资金管理风险的控制
一方面,应适当地增加资金的管理力度,不断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其中,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应不断增强项目的建设效率,以免资金超拨而使得项目资金的机会成本提高。针对项目的运营阶段,需要严格处理项目经营管理,以保证获得更为理想的经济效益。在整个过程中,要及时回收项目投资资金,形成资金确认与拨付体系,一旦资金到位,要在政府方获取资金确认函,并将计息启动。另外,在支付的基础上,将应付行款的财务信誉发挥出来,全面优化资本结构,确保工程造价的建设与管理得以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资金预算管理的作用,制定投融资的规划,并在借款初期开展事前筹划的工作。其中,构建科学合理的融贷模式,与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相吻合。另外,要严格避免财务成本支出额度超出允许范围,确保投资项目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免引发项目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而且也能够有效避免资金受限的情况,进一步增强资金的利用效率。
2.4充分发挥第三方咨询机构作用,加强PPP项目预算管理能力建设
财政部财金〔2014〕113号文第四条规定“财政部门应本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以制度创新、合作契约精神,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积极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作用,全面统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管理工作。”鉴于PPP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运营周期长、涉及利益相关主体多、专业技术性强、专业领域广、风险大等特点,各级财政部门在承担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预算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选具有PPP咨询经验并熟悉财政预算评审、绩效评价等业务能力突出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借助其专业技术优势,协助财政部门开展PPP项目全过程预算管理工作。通过委托第三方咨询机构开展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咨询服务,为PPP项目投资决策、采购招标、施工过程管控、成本(建设成本、融资成本、运营成本)确认、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绩效评价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意见,确保财政部门审核(批)结论有据可依,最大限度地规避财政风险,实现PPP项目预算管理和绩效目标。
2.5 PPP项目是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
对PPP项目目标实现程度、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实现效益、效果及公众满意度等开展多维度绩效考核,既作为政府年度付费支出的依据,同时,也有利于过程中发现目标执行偏差、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善。从长远看,更是提高合作双方项目决策和实施的科学化水平,促进各类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提高PPP模式运用水平,体现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有效手段。PPP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考核文件管理、绩效指标管理、绩效任务管理和绩效结果运用管理等。政府方是绩效评价的主体,社会资本和项目公司可以开展绩效自评,绩效评价的起点应该从PPP项目启动开始,至少从项目已有一定产出的建设阶段就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对决策阶段、招投标阶段和执行阶段中体现的项目投入、管理能力、风险分配等因素进行总结,终于项目移交阶段完成后的整体绩效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PPP项目支付时间在10-30年之间,所以一定要通过全生命周期视角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视,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估方式,对项目预期的收益与经营成本展开分析,注重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前进行防控,规避风险。在未来研究PPP项目的过程中,应正确认知竞争和风险并存,只有深入研究才能够进一步提高PPP项目的管理水平,正确识别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推广并应用PPP项目管理方法,对社会资本进行有效地吸引。
参考文献
[1]付雪琦.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探讨PPP项目工程造价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J].中国招标,2014(28).
[2]赵昂.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探讨PPP项目工程造价[J].中国外资,2013(11).
[3]王光丽.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探讨PPP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构建及启示[J].商业时代,2012(18).
作者简介
王廷先,出生于1984年, 男,汉族,云南,工程师 现担任源海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PPP项目咨询、项目管控工作。
论文作者:王廷先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项目论文; 生命周期论文; 风险论文; 资金论文; 资本论文; 政府论文; 社会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