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要点
1 引言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数量逐渐减少,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为保障城市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城市中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逐渐加快,建筑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加[1],带动了建筑行业的突飞猛进发展。建筑行业的兴起促使建筑单位数量的增多,给行业内部带来了极为严峻的竞争压力。
2 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市场竞争力,加强施工管理是根本途径之一,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优劣不仅关系到在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项目的安全可持续性生产、项目周边社会效益等。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包括了建筑施工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等工序。由于建筑项目类型和规模具有差异性[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且建筑施工过程周期长,各个工序环节的交接工作复杂,会产生很多施工管理的问题。如何处理施工过程的问题,提高对施工工程的管理,促进工程高质量完成,保障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位置。
3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方法的主要问题
3.1 没有形成质量管理目标的机制意识
项目质量不仅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最基本概念,同时还是建筑行业质量管理最想要实现的目标。但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面对这个问题仅仅是进行面子工程,在真正的现场施工过程中颇为随意,根本不放在心上,这就造成真正的施工项目对管理目标的科学化管控与目标不明确。因此,在项目建设中,乙方即施工方无法提出明确有效的质量目标与质量要求,使其质量目标成为纸上谈兵,这样的体系问题暴露的十分明确,即施工单位无法对自己所做的施工质量进行宏观的把控,只能根据经验来判断,往小了说会造成轻微不利影响,但并不排除对人民生命财产产生重大影响的几率,这对于人民甚至企业都是灾难性的事故。
3.2 完整管理机制的匮乏
当下,虽然中国的建筑业已经飞速发展,但许多建筑公司仍未意识到智能管理机制在其工作中的重要性。仍有诸多问题在企业的管理中有存留,纵然有企业认识到相应问题的出现以及重要性,同时可以出台内部质量管理的相应文件,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员工的意识淡薄或对自己的岗位工作的理解不准确,对各项资源的分配不合理,从而导致在现场实际的工作中,资源的分配不平衡,造成资源的流失与浪费。
3.3 施工整体过程中对于智能管理的匮乏
项目在其准备与开发的过程中,建设项目管理的最关键环节和重要阶段我们可以定义为准备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建筑企业想要提高整体项目的把控能力,更促进管理项目的工作水平,不可轻易将项目交给其分包单位,轻易交接会造成两家单位在现场不同政策、不同理念导致的碰撞,以及两家单位无法良好配合的情况。但经过实际研究发现,许多建筑公司在实际工作中的管理意识淡薄,甚至做不到随时跟踪项目的进展,更无法对项目进行宏观的把控。这种问题若在现场出现,施工的质量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性的避免,甚至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现场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不够、现场管理人员的意识淡薄,现场工人的文化、学历、专业技能能力低,而现场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重要性,没有展开定时定期的培训与考核任务,现场的管理如同一盘散沙,这便是现场工作工程质量无法得到良好促进发展的原因,且这也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施工现场管理措施要点
4.1 完善施工管理的细节问题
第一,施工现场的布置工作需要有序性,首先摆放施工的建筑物资和建设施工设备,结合施工进度和流程按照顺序摆放施工中工具和建筑材料,及时调整施工现场的布置,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存在与施工计划的差距,结合施工进度的推进来调整更具有客观性。对每道建筑工序和环节产生的建筑材料的杂物及时清理,保持施工现场的环境的清洁,通顺施工建筑的运行道路。及时安置高空运输建筑器材的存放位置,避开工作人员聚集的地方。
第二,施工现场的外围设置警示牌,并设置建筑围栏,使用钢结构立柱、方钢管、铁皮等材料有利于围栏的稳定性,围栏高度高于两米且不小于属地管理部门的要求能够有效的提醒过往的道路行人和车辆,保证施工现场外围的安全,必要时将施工单位和监管单位等相关建筑信息挂在建筑围栏上,提供人们反馈信息的渠道。
第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前期规划好一份施工工序交接的计划,并对工序交接的具体细节进行明确,制定交接班的检查制度,每一道工序的交接都要保证建筑资料的交接,技术的交底,实物的交验,场地的移交等,采取自检与互检相结合的检查制度,确保施工工序的有序性和高效性,交接后得到专业质检员检查确认才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2]。第四,在编制方案和技术交底阶段做好施工细节的仔细摸排和处置措施,即做好事前的纸面预演,并仔细深刻的传达到一线操作人员,做到有据可依有案可查。
4.2 开展有效的施工成本管理
第一,实施有效的成本预算控制。在投标环节要求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控制其成本,全面掌握招标文件内的全部条款和预估投标成本。一般来说,需要结合施工图来将工作量组价对应的定额计算出来,并结合市场行情来对施工环节中的机械费、材料费以及人工费等成本进行仔细分析,从而制定出科学的投标报价策略。
第二,需要充分重视工程成本控制以及对竣工结算进行严格审核。首先,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对投标文件中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仔细审查,同时综合对标和选择每一施工阶段的方案,以达到施工方案最佳的目的。
其次,需要科学管控机械费、材料费与人工费等费用。在进行人工费用控制时,需要从用工数量上进行控制,同时减少一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而对材料费进行控制时,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材料消耗量;同时要合理地使用机械,以节约机械成本。
4.3 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人们的居住环境息息相关,建筑的使用安全直接关系企业及项目管理人员前途命脉。首先,建筑质量的施工建设离不开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监督的内容包括建筑材料、施工过程、工程验收等等。其次,需要施工企业自身及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严格质量把关。严格对建筑材料的监督,质量型号都满足要求的建筑材料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中采取现场旁站、定期抽查、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方式,对于存在的施工不规范、存在的风险等问题及时修改和及时弥补,建立系统的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最后,建筑工程竣工的验收要严格执行建筑产品竣工验收标准,监督查看工程建筑与建筑图纸是否符合、质量是否达标、材料是否合格、程序是否合法等,对不合格建筑工程应及时处理绝不姑息。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应的管理工作应该做到更加细致和扎实。随着建筑工程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快速发展,施工工艺和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现场施工的管理需要不断和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不断的强化管理的水平,一次来提升整体的施工效率,在规范现场施工管理的同时,以便于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施工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韩爱东,韩亚玲.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门窗,2015(1):57-58.
[2]崔滨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5(18):284-284.
论文作者:张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序论文; 项目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