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分析论文_俞亮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分析论文_俞亮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213000

摘要: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继电保护装置在变电站运行期间可以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有着极大保障,然而就现今实际情况来看,继电保护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进而不但会对其他系统运行产生阻碍作用,还会大大增加系统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因此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方案的研究完善就尤为重要,便于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

一、可视化系统主要功能

(1)对信息源的维护。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将其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构建一体化管理模式,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依据。在电力系统的作用下,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图表对其进行呈现,并制定模型,为更好地对其进行研究奠定基础。

(2)运行设备的可视化。对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掌握时,多数是由系统进行收集,当完成收集工作后,观察和分析设备运行中是否存在问题,促进系统功能更好地提升。而数据库作为资料重要储存系统,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对其进行呈现,不仅有助于研究效率的提升,而且当工作人员掌握运行状况后,可以更好地开展相关管理工作。

(3)智能报警系统。系统除了可以实现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等操作,还能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具体了解,通过分析设备故障的具体位置,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智能报警可实现多数事故的处理,有助于系统的维护。

(4)负荷控制。在系统日常运行过程中,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极易出现负荷情况;电力系统在检测设备的运行情况时,能明显实现负荷控制的智能化,如果设备出现负荷现象,系统则可以在信息正确的指导下,完成方案制定和相应处理,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科学调整,从而对变电站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当变电站发生负荷问题,通过系统进行处理时需要防止设备发生故障,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促使整个过程具备正面效应;在完成处理后,信息会自动进行传输和备份工作,为日后查询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现状及常见故障

2.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现状

按照智能变电站各层功能的不同,大致可将智能变电站分为过程层、站控层以及间隔层。在智能变电站结构中,过程层由智能组件和一次设备构成,主要完成电力的输送以及分配,也能够保护变电站的安全以及对变电站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间隔层一般由测控设备、继电保护设备及故障录波设备三部分构成,维护通信、输入和输出以及进行远程控制;站控层由通信设备、控制系统、对时系统等一系列组件构成,承担着对整个变电站进行测量和监控的任务。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特点就是实现智能控制,能够对输配电线路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自动识别和安全预普。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变电站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设备运行信息的采集,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并进行及时处理,从而保障了电力转变工作效率。

2.2继电保护常见故障

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静电问题时常发生,容易造成继电保护装置的绝缘产生故障,同时,受到周围通讯设备的影响,继电保护的正常工作也容易发生干扰故障,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误动作等问题。由于设备自身的缺陷,继电保护同样会产生故障问题,常见故障类型包括以下几点:①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直流电源突然消失、装置运行不正常、定期通道试验参数不准确等,这些问题容易造成主保护误动;②当电压互感器退出运行或励磁电流出现不稳定情况时,变电站运行系统会出现距离保护误动;③如果母差直流电压消失或者电流不为零,就会造成母差保护的不正常动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关于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方案的研究分析

3.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信息

通常一旦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运行期间出现各种问题,智能系统便会立即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并对其展开有效分析,进而明确故障严重程度,并将得出的结论信息详细记录在案,便于后期查阅。同时智能系统所产生文件的储存形式也是各不相同,不同储存形式的文件所代表的含义不同,而该智能系统则会将故障信息数据利用其规定的格式进行传递,并且系统还可以将故障波动情况和故障信息装置在保护期间所产生的信息记录下来,进而将上述所有信息数据以可视化图形方式展示出来,为工作人员对其展开针对性研究分析提供极大便利性。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同文件所具备的性能和记录信息都是不同的,因而需要基于实际情况展开准确选择。

3.2针对故障事故进行分析

通常在对智能变电站继电装置实施保护措施时需要对故障逻辑结构全面掌握,为故障分析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将故障事故所产生的全部信息统统记录到分析类工具之中,并且还要对中间节点能文件展开综合形式处理工作,便于实现可视化的系统维护。同时在借助图形优势对系统故障分析时,还要做好相应标记工作,保证标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而不同属性的标记因其表达意思不同,其也拥有着自身所独特的记号,因而在进行图形绘制时要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要求进行,便于工作人员很好的理解。

3.3互操作方法

基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监控装置来进行图形绘制时,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展开,充分保证绘制画面信息的全面性和简单性,并且该智能系统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语言来进行整体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优势,能对图形中所包含的元素实现定义,还能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元件详细标注出来,详细展现出不同元件之间的关系。同时不同智能变电站之间可以通过系统来实现互操作,有利于快速明确故障位置,安排工作人员及时提供维修服务,而在展开这种形式操作时还需有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具体如下:①针对故障设备情况展开深入分析,如果其采用的是相同语言记录,便可直接实现互操作,对不同系统的运行情况不会产生任何影响;②但如果其之间采用的是不同语言记录,则要基于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可视化故障系统帮助,结合系统运行情况展开合理调整,并不需要在其中安装任何软件,只需在继电故障保护装置中进行有关参数的设置即可,对可视化软件的有效应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电网的建设也得到了有效的技术支持。通过以上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方案分析,发现新技术是实现可视化分析的基础。因此必须强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培养相关专业人员,在工作中熟练操作,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武.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方案[J].广东科技,2014,20:88~89.

[2]李志韡.探究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J].科技展望,2014,21:152.

[3]陈坤峰,孟浩.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分析方案[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182.

[4]许宝福.分析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体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6:184.

作者介绍:

俞亮(1985.07.23),性别:男;籍贯:江苏常州;民族:汉;学历:本科、学士;职称:工程师;职务:二次运检工;研究方向:继电保护。

论文作者:俞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分析论文_俞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