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肌梗死辩证论治分析论文_王笑楠

冠心病心肌梗死辩证论治分析论文_王笑楠

王笑楠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辩证论治方法效果。方法:对临床18例冠心病心肌梗患者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选取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经中医辩证治疗,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8%。结论: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原则进行治疗。经急救治疗,病情急危得以缓解,即应抓紧时间审视脉证,辨证论治。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梗死;辩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055-02

心肌梗死相当于中医的“真心痛”、“卒心痛”范畴。疾病发展中,由于局部心脉痹闭不通,相应的局域心肌血供乏源,心脉营运脉气不能接续,临床多出现脉律紊乱;心脉不通则痛,心肌失荣亦痛,疼痛难忍,烦躁,汗多如水,伤津耗气,致阴液匮乏,心阳欲脱,或心阳衰微等危候出现[1]。病位在心,病机性质属本虚标实,涉及肝、脾、肺、肾四脏。究其发病根结,乃痰瘀阻塞,邪毒内蕴,局部心络闭阻不通。其治疗应散邪通脉。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18例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8岁。中医辩证分型:血瘀15例,热毒12例,痰浊8例,气滞1例,气虚4例,阴虚3例,阳虚1例。

1.2 方法

1.2.1气滞血瘀证 胸憋剧痛,持久不解。痛处固定,胸闷胁胀,唇爪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迂曲,苔白。脉象弦涩或结代。气滞血瘀,心脉闭阻,行气化瘀,通脉镇痛。方药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本方出自《医林改错》。方中用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桔梗开胸宣痹,枳壳行气降气,意在调气宣痹,使气行则血行。本证因胸痛剧烈,方中应加三七、水蛭、檀香、薤白,以增行气散滞,通脉镇痛之功。

1.2.2痰瘀结阻证 胸闷剧痛,持久不解。胸闷憋胀,窒塞如堵,口黏呕恶,脘痞纳呆,或头身困重。舌质淡紫,苔白腻。脉象弦滑或濡。痰瘀互结,壅塞心脉。通阳豁痰,化瘀通脉。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加减[2]。两方分别出自《金匮要略》和《医宗金鉴》。方中用全瓜蒌开胸涤痰,半夏祛痰降逆,薤白通阳泄浊,下气散结;丹参活血化瘀,檀香宣理胸气,散滞止痛;应加入桂枝、茯苓、白豆蔻温阳化饮之品和川芎、赤芍、水蛭、三七化瘀通脉之药,以增豁痰化瘀,通脉镇痛之功。

1.2.3寒凝瘀痹证 胸剧痛有紧缩感,持久不能缓解。形寒肢冷,面白唇青,遇寒易发,心悸气短。舌质淡紫,苔白润。脉象沉紧。寒凝血瘀,心脉痹阻。散寒化瘀,开痹通阳。乌头赤石脂丸加减。本方出自《金匮要略》。方中制附子、干姜、蜀椒辛热散寒,开痹镇痛;赤石脂敛阳养心。应加入人参、桂枝益心气,通心阳;北细辛散寒镇痛;檀香、薤白行气散滞;丹参、川芎、水蛭、三七化瘀通脉,合奏温心散寒,开痹通脉之功。

1.2.4毒热瘀结证 胸痛、发热持久不解。面赤烦躁,口苦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黯红,苔黄腻。脉象弦滑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痰瘀毒热,壅阻心脉。清热解毒,化瘀祛痰。四妙勇安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本方出自《血管外科学》(兰锡纯主编)和《医林改错》。方中用金银花、黄连清热解毒;玄参、赤芍凉血散结;当归、川芎、水蛭、三七活血化瘀,通脉镇痛;全瓜蒌、薤白涤痰下气,宣痹镇痛;大黄、枳壳通便泻火,行气导滞。合奏清热解毒,化瘀祛痰,通脉镇痛之功。

1.2.5阴阳虚损,脉律紊乱证 胸痛,心悸,持久不解。心惊神慌,口干咽燥,烦热盗汗;胸闷气短,神疲不寐,乏力多汗,恶风畏寒。舌质淡尖红,苔薄白少津。 细促或结代。阴阳虚损,脉不接续。通阳复脉,滋阴养血。炙甘草汤加减。本方出自《伤寒论》。方中以炙甘草、人参、桂枝益心气振心阳;生地、麦冬、阿胶补心血滋心阴;水蛭、三七活血通脉;煅龙骨、煅牡蛎镇惊安神。合奏通阳复脉,滋阴养血之功。

1.2.6心阳衰微,水饮凌心证 胸痛,喘促,持久不解。气短喘息,乏力畏寒,腹胀尿少,下肢浮肿,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舌质淡紫,苔白。脉象细涩或微。心阳衰微,水饮凌心。温补心阳,化饮利水[3]。方药:真武汤加入参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两方分别出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中附子上温心阳、下暖肾寒,人参补益心气,二药为君;茯苓、肉桂、白术、炒葶苈子温振脾阳,化饮涤痰,四药为臣;芍药和营护阴,生姜、大枣辛甘化阳、散水健脾,生姜又能制约附子之毒性,三药为佐。全方合奏温振心阳,温化寒饮之功,心肾阳复,寒饮得化。

1.2.7阴液匮乏,心阳欲脱证 心痛剧烈,神昏肢冷。神昏萎靡,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手足逆冷,唇甲青紫。舌质淡紫,苔白少津。脉象微欲绝。大汗竭阴,心阳欲脱。回阳救逆,益气生津。四逆加入参汤加味。本方出自《伤寒论》。方中用四逆汤回阳救逆,人参大补元气,益气生津,以救欲脱之元阳元阴;应加山茱萸、煅龙骨、煅牡蛎温酸敛汗,镇摄浮阳,以增回阳固脱之效,元阳回复则津液自生。因心阳衰微,必致瘀阻,故应再加桃仁、水蛭、三七化瘀通脉镇痛,以增强回阳救逆之功效。

1.2.8气阴两虚证 胸闷气短,乏力,自汗,盗汗,口燥咽干。舌质红少苔,舌下络脉青紫。脉象细数无力。心气耗伤,心阴亏损,痰瘀互结,心脉痹阻。治法以益气滋阴,化瘀涤痰。方药:生脉散加味。本方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方中用人参、黄芪补益心气;麦冬、玄参生津养阴;五味子敛阴止汗;丹参、桃仁化瘀通脉;葶苈子涤痰,檀香行气。全方具有益气滋阴,化瘀涤痰,散滞通脉的功用。

2.结果

对选取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经中医辩证治疗,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8%。

3.讨论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随着中药制剂的开发,单味中药、复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注射剂、气雾剂的相继问世,中医药越来越多地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因缺乏有效溶栓静脉制剂,尚无法独立施行再灌注的溶栓治疗。然而,对为数不少的不适应尿激酶和链激酶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和经西医溶栓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再灌注损伤患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方法施治,疗效确切,表现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中医辨证治疗心肌梗死,现阶段仅限于对不能适应西医溶栓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以及由上述各种再灌注治疗术引起的再灌注损伤患者。通过临床观察证实中医药治疗确有显著疗效,而且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应继续完善提高。今后应加强临床研究方案设计的规范化,进一步筛选确有溶栓疗效的单味药和复方制剂,加速中药制剂研究和开发,促进中医药积极参与心血管急症救治诊疗学术的研究,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铸烨,苗阳,雷燕,徐浩.西苑医院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回顾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769-771.

[2]马世华.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18):105-106

[3]杨宁.中医辨证论治冠心病60例疗效分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3):13-14

论文作者:王笑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冠心病心肌梗死辩证论治分析论文_王笑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