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发展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但是,把发展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学科群,这还是在上个世纪50—7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体系崩溃瓦解、民族独立国家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摆在重要日程之后的事情。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和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把我们党的发展思想的精华进一步上升为科学发展观,属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最新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转向科学发展轨道,开拓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直接影响发展快慢、好坏的因素很多,就发展范畴来说,有发展机遇、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条件、发展道路等,这是发展链条上相互联系的不同环节,各有各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发展道路指的是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显得尤为重要。判断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经过长期探索闯出了也就是找到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发展道路。这已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时人们在这条道路之前加上一个“新”字,是有别于以前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把我们党的发展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又有了新认识、新思路和新概括。这条发展道路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基础,如果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可概括为:
改革发展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怎样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党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毛泽东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认为这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他坚持社会主义社会是有矛盾的社会,批评了苏联学术界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无冲突论”的形而上学观点。他还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认为它们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这比斯大林的“完全适应”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对“又相矛盾”的环节是什么,一直没有找准,因而生产力长期解放不出来。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找到和找准了“又相矛盾”的环节,这就是体制,也就是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长期不改革已变成僵化的体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他还把社会主义制度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认为基本制度是好的,必须坚持;但是,体现基本制度的具体制度即体制有弊端,必须改革。这一区分具有重大意义。如不区分,把二者混同,要么不改革,僵化的体制继续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要么改革,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也改掉。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走的就是这条道路。邓小平从二战后凡是实行现代市场经济的国家生产力的发展都比较迅速中受到启发,经过观察研究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中性的手段,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市场,从而打破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构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实践证明,“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从第二个层次即体制上解放生产力的。没有这个层次的解放生产力,我国这20多年就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发展。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开放发展
我国是一个大国,发展必须奠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但是,自力更生不等于关起门来搞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都在奔向现代化。在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任何国家,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不可能在与世隔绝封闭的状态下求得发展,实现现代化。我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这就更加需要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以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国对外开放有一个亮点,就是创立经济特区,在特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以吸收外来的资金和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四个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到目前为止,外商在我国实际投资总额已达到6000亿美元以上。从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不断扩大外经外贸,外贸增长迅速,2005年进出口总额已超过1.4万亿美元,是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68倍。对外开放的实质就是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尤其是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拿来为我所用,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样做不是引进资本主义,而是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当然,对西方糟粕的东西则应剔除,绝对不能学。中国坚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坚持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经贸关系,也是合作发展。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科学发展
现在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党坚持把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走的就是科学发展道路。恩格斯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掀起了两大潮流,一个是改革潮流,一个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潮流。这两个潮流从体制和生产力两个层面推动世界急剧变化,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和人类生活:在当代,“科学——技术——生产”的周期日益缩短,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和直接。邓小平指出,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我国在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两弹一星”、航天技术等尖端领域有重大突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科技队伍也进一步壮大,总人数已达到32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还不强,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一些产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这不仅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面对这种形势和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以此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发展科技离不开教育。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人才,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水平的人才,而没有人才是搞不好建设的。当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教育视为最重要的产业,重视智力开发,增加智力投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八个字反映了我们党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已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这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中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中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近几年高等教育突飞猛进,少数基础好的学校正在向国际一流大学迈进,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已达到2300万人。居世界首位。但是,在我国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考试成绩论高低和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为此,我们要继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增强民族创造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上来。
稳定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国内政局稳定。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在体制转型中,社会结构的改变,利益关系的调整,思想观念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邓小平指出,“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中国不能乱”,“中国的最高利益是稳定。”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动乱中取得重大历史成就;反之,凡是进步快的国家也无不得利于社会稳定。在当代,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由于政局不稳,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徘徊状态;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就是从动荡走向剧变和解体的。
为了维护政局稳定,需要抓住如下几个重要环节。一是政策要有连续性。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否则人们就会无所适从,导致思想混乱和政局不稳。所以,“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党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要保持连续性。二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关系。改革是动力,改革才能促进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改革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来促进发展;发展是目的,许多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得靠经济发展,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稳定是前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使三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三是要坚持社会公平。公平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在改革中,出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过大,差距过大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四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意味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四项基本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不同时期可侧重某一两项,但是任何一项也不能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1]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只是立足现实,思考如何应对发展中日益增长的各种矛盾,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思考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以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但不一定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则必然社会稳定,是更高层次的社会稳定。和谐社会的发展可以称为和谐发展。
和平发展
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还需要一个外部条件,就是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平和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就不可能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建设。建国以后,毛泽东、周恩来为我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周总理还把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具体化,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作为我国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相互关系的准则。那时,我们希望通过和平外交政策,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但这只是一相情愿,没能做到。因为当时的国际环境险恶,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封锁、孤立我们,甚至想扼杀我们,不断在我国周边国家挑起战火,在我国边境制造武装冲突。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没有和平发展的条件。7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总体趋向缓和,世界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化为和平与发展。邓小平敏锐地察觉到世界主题的转换,不失时机地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一个重大战略选择。所谓和平发展道路是说,中国既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是一条既有利于中国,又有利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双赢”的阳光大道。
胡锦涛、温家宝同志从2004年以后在一些重要外事场合的讲话中多次庄重地宣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本来这是20多年前就开始做的事情,为什么现在要大讲特讲?其一是实践在前,理论概括在后;其二是现在的基础更坚实,决心更大,信心更强;其三是现在讲的意义重大,非比寻常。因为20多年前,中国还只是一个政治大国,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有限,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今天就不同了,经过20多年的大发展,中国已经是一个政治、经济强国,而且发展潜力巨大,正在崛起,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国家。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关心中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和平发展,还是搞霸权主义?中国既不走西方列强侵略扩张,又不走前苏联霸权主义的老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各国平等相待、友好合作,积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就会消除一些国家的疑虑,“中国摩擦论”、“中国威胁论”是没有根据的。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是大好事,把它视为“威胁”,叫嚷“遏制”,是冷战思维在作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发展道路,是特指在发展范畴内,与发展机遇、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等并列的发展道路,也就是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上述五条基本上把它概括了。广义的发展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方面的主要特点,其内容更为宽泛,除上述五条外,还应包括发展目标、发展实质。
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说的是发展内容和目标。我们党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提法日趋完善,从“四个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三个文明建设,直到胡锦涛同志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拓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即从过去的“两位一体”到“三位一体”再发展为现在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经济建设,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的人口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政治建设,主要是发展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特别是搞好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使权力结构合理,便于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法制建设,从“人治”转变为“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文化建设,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社会建设,主要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一个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构,在这个经济结构上竖立起来的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以及与这些经济、政治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统一体。社会建设的提出,并不是说在社会形态的三大领域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新领域,而是说还有一个三大领域包括不了又覆盖三大领域的社会层面。四大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确立,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它对我们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发展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非常重视人和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述颇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结尾中这样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 后来人们把这段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1894年意大利友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他用最简捷的语言说明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恩格斯回答他,就是《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自由人联合体”这段话,此外,再找不到合适的语言了。以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过分强调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些光辉思想遭到误解和曲解,一个时期“人”、“人性”、“人道”、“人道主义”几乎成为“忌词”和“禁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重新恢复了人是最高价值目标。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脚踏实地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又把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最为重要的位置上。“本”就是事物的本源或根基,“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发展的实质,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这就是说,发展不只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与我国历史上的民本主义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不同。民本主义是以民权反对皇权,人本主义是以人权反对神权(君权神授),二者在历史上都有进步意义。我们讲的以人为本,针对的是传统的发展观,其科学内涵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人对物,即不能只见物不见人,把发展仅看成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二是民对官,要摆正社会主人和社会公仆的关系,逐步实现从代替人民当家做主向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转变,变“官本位”为“民本位”。总起来说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当前,我们应当“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把着力点放在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身上,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认识高度,维护他们的权益,切实解决他们的问题,亲民爱民,才更能体现和显示“以人为本”的实践价值。
上述七条,就是经过长期探索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有利地保证和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将有利地保证和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有利地保证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科学发展轨道转变和又快又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可持续发展是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并予以深化;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发展理念的更新和跃升,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和精华。坚持这条发展道路,加速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推动了中国经济总量不断迅速往前移,相继超过了七国集团的加拿大、意大利、法国和英国。这条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已被实践所证实。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科学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