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经济政策选择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经济政策选择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我们的经济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政策论文,知识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使用的一个核心概念,主要是指“直接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它一经提出,立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知识经济旋风。调整经济发展政策,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共同呼声。

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其机制

知识经济至少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分配、消费活动从依附于农业经济活动和工业经济活动的服务部门分离出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独立的核心产业,包括主要从事科学知识生产的研究开发部门、从事科学知识分配的教育培训与信息传输部门、从事科学知识应用的科学技术知识推广普及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在内的知识产业。这可以称之为知识活动的产业化趋势。其二,科学技术知识在各经济部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各部门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经济部门越来越多地依靠科学技术知识的扩散和应用来保持本部门的发展势头,其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迅速提高。这可以称之为国民经济的知识化趋势。在上述两大趋势中,国民经济的知识化是以知识活动的产业化为基础并依赖于它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不仅表现在各国对高技术领域的投资迅速增长、高技术工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主导产业部门、各国对高度知识型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以及生产率收益的迅速提高等有形的方面,而且也表现在主要从事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的研究开发部门和主要从事科学技术知识分配与扩散的教育培训与信息传输部门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部门等无形的方面。

从总体上看,知识经济有如下特征:

第一,物质生产与知识生产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换,经济活动的中心越来越多地从物质生产转向知识生产。如果说,在工业经济中是资本决定知识生产和应用的规模、速度与方向的话,那么,在知识经济中,资本的投向与规模是由知识决定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多大的规模生产这样一些在工业经济时代主要由资本所有者决定的问题,现在则要受具有各种科学知识专家的意见的重要影响,物质生产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变成了人类科学知识探索活动的自然延伸。因而,人们越来越多地投资于知识的生产与分配,并从其消费中获取巨大的收益。与此相适应,各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也越来越软化,即围绕着知识的生产、分配与使用形成的知识产业发展越来越快,在经济活动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

第二,知识经济是向下兼容的经济,是以知识替代资源的经济。如同工业化的发展从根本上摧毁了农业社会的基础并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面貌一样,知识经济也将再一次根本改变世界经济的面貌。工业化以其强大的工业基础促成了农业的现代化,同时又使农业的比重大大下降;与此相似,知识经济也将推动着整个国民经济走向后工业化,同时通过科学知识强大的改造力推动着工业部门知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以牺牲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为代价,而是将这两大产业部门的发展建立在新的基础之上,即人类科学知识进步及其应用的基础之上。在这里,知识进步所替代的不仅仅是在人类历史上长期作为基本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土地等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体现人类劳动积累的资本。

第三,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竞争的战线明显前移,国际经济竞争空前激烈。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基础之上的,谁拥有更多更好的自然资源和更多的资本,谁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建立在知识资源的基础之上的,而知识的无国界性和无限供应性以及非独占性这三个特点,又决定了知识经济必然是一种全球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竞争的焦点不再是各种生产活动的最终产品,而是各种知识活动的成果,竞争的战线已经前移到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乃至基础研究阶段。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以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为核心的全方位竞争,因而更加激烈。

知识的生产、分配与消费在知识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并不意味着知识可以自动地长入经济之中,其核心作用实际上是通过技术创新而实现的。这是因为,虽然科学技术知识成为知识经济成长的主要推动力,但它主要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需要通过某种媒介才能够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而技术创新恰恰就是这样一种科学技术知识转化机制。如果说,科学技术发明代表了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的话,那么,创新就代表了科学技术知识从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机构向企业的转移,代表了科学技术知识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而创新的扩散则代表了科学技术知识应用范围的扩大。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与此前的技术创新活动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其一,工业经济时代是资本决定技术创新的速度、规模和方向,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速度、规模和方向则要受知识的存量、发展速度与方向的影响。其二,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主要是由大企业承担的,而中小企业、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中小企业则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因为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多种不确定性将使中小企业拥有明显的技术创新优势。其三,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是单个企业响应消费者需求的结果,基本上是一种线性的创新过程,政府很少参与;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虽然仍以企业为主,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企业协作攻关,要求政府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上进行规划,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已经网络化了。其四,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带有明显的民族性,而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则是全球性的技术创新。

西方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政策措施

“知识经济”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虽然出现于90年代初期,但是,西方国家为适应这种世界技术—经济模式的巨大变化所进行的技术经济政策调整早在70年代末期就已经开始了。进入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调整进一步演变为一场世界范围的经济改革浪潮。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这次政策调整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放松政府管制,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过去的相当一部分管制规定已经不再适应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美国司法部在1980年反托拉斯诉讼指南中明确规定,如果企业只是进行合作研究可以免受反托拉斯诉讼,并且鼓励联邦实验室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在里根执政时期,美国政府通过了许多重要的技术创新立法,其核心是减少企业由于合作研究而引起的反托拉斯诉讼,加强联邦实验室技术向工业企业的转移,促进研究开发成果的商业化。克林顿执政以后,美国政府又进一步实施了一系列放松政府管制的措施,包括1992年卫生保健体制的全面改革,“里格—尼尔1994年跨州营业和跨州设立分行效率法”的通过以及1996年2月通过的公正电讯法案等。

第二,加大对知识活动的投入力度。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有关资料,按1987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从1980-1995年,美国的研究开发支出从873亿美元增加到1321亿美元,日本从269亿美元增加到563亿美元,德国从214亿美元增加到302亿美元,法国从133亿美元增加到219亿美元,英国从147亿美元增加到174亿美元。工业部门的研究开发支出增长尤快,1996年美国工业部门占全国研究开发支出的63%,承担了全国73%的研究开发活动,雇佣着全国79%的专职科学家和工程师。日本政府在加强基础研究方面更是雄心勃勃。1994年6月,日本提出从科技立国转向科技创新立国,并且开始实施旨在加强日本基础研究实力的“战略基础研究推进制度”;1996年日本科学技术会议发表指导今后五年科学技术方针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到2000年度要使日本的科学技术预算增加到4.3万亿日元,较1996年增加1.6倍。

第三,强调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将科技发展的重点转向通过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增长。克林顿执政以后,认为美国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同时维持军用和民用两个强大的工业基础,而“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投资于技术就是投资于美国的未来”。为了促进技术创新,克林顿政府大幅度调整科技政策,除一再延长研究试验支出的税收减免以刺激新技术投资以外,还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以促进联邦实验室研究开发成果的产业化。从1992-1994年,联邦实验室向工业部门发放的联邦专利许可数目翻了一番,联邦政府实验室获得的专利使用许可费增加了77%,达到每年2450万美元。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有关资料,从1989-1992年,经合组织成员国政府用于资助工业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活动的支出从64亿美元增加到100亿美元,1993年仍然维持在87亿美元的较高水平。

第四,努力建设完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克林顿政府执政初期,克林顿与戈尔就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以便通过这样一个密切无间的通讯网将计算机、数据库和消费用电子产品联结起来。1994年3月,美国副总统戈尔又在国际电讯联盟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提出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计划。为了帮助社区和非盈利机构进入信息时代,美国政府通过商务部的电讯信息基础设施援助计划,为社区、州和地方政府、保健中心、大学以及其它非盈利机构提供竞争性对等赠款,以将这些机构与网络联结起来,并允许用户在不同的网络之间相互接通。为了加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克林顿在1996年的一次讲话中宣布了总统教育技术倡议,明确提出了四个目标,即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和学习装置,让每间教室都与外部世界联结起来,教育软件将是所有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有的教师都要学会使用并讲授这些技术。

第五,扩大国际科技合作,区域科技合作尤为活跃。以欧洲联盟为例,根据1993年签署的欧洲联邦条约,欧洲联盟四大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更好地开发利用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的创新、研究与技术开发成果。1994年,欧盟制定了第四个研究与技术开发框架计划,投资131亿欧洲货币单位用于研究开发与示范、国际科技合作、研究成果推广与价值化、研究人员培训与流动等四个领域、20个计划的科技合作活动。一大批欧洲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围绕着这一计划而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各国政府、科技界和企业界共同参与的超国家大型科学计划。1997年5月,欧盟委员会又提出了第五个研究与技术开发框架计划(1998-2002年)供欧洲议会审议,计划投资150亿—160亿欧元,重点从事生命与生态科学、信息社会技术以及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研究。不仅如此,欧洲联盟还将尤里卡计划扩大为包括俄罗斯以及一些东欧国家在内的有25个国家参与的庞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企业层次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也非常活跃。从1986-1991年,美国企业的海外研究开发投资由原来占公司研究开发总投资的7.7%增加到11.3%。从1986-1990年,日本和欧洲企业在美国的研究开发投入增加95%以上,从原来的58亿美元增加到113.2亿美元。另外,各国跨国公司还普遍增加了海外开发机构的数量。到1994年底,有304家外国公司在美国拥有645家研究开发中心,美国目前在国外拥有108家研究开发机构。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发展迅速。80年代上半期,世界上各类企业间达成的战略性技术联盟还只有1560个,1985-1989年则有2632个战略性技术联盟出现,从而使全球企业间的技术战略联盟在80年代末期达到4192个。

知识经济给我们的启示

对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既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知识经济是建立在工业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之上的,没有高水平的工业经济,就不可能有效地发展知识经济。中国尚处于完成工业化并正在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时期,工业经济规模和产业技术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但是,知识经济又是一种向下兼容的经济,它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工业经济的资源基础,知识对资源的替代作用将使工业经济的运行效率得到迅速提高。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知识经济对于工业经济的改造功能,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技术经济政策,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经济差距。

早在1995年5月,中央和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对如何实施这一战略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方针。目前,科教兴国战略正在全国日益深入实施。及时了解研究和跟踪当前国外知识经济的发展动态,有助于我们在比较鉴别中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弥补我们自身的不足,加快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进程。

第一,加强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努力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同时,必须注意建设和完善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在研究开发、信息传输以及教育培训等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投入。目前,我国的研究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只有0.7%左右,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总体上也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20-30年,我国各级教育的技术设施还相当落后,1997年全国能够利用计算机进入因特网的家庭还只有80万户左右。

第二,确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政策体系。知识是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政策既不同于以增加人类知识财富为主要目标的科学技术政策,也不同于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主要目标的产业政策,而是以科学技术成果从科学技术知识的供应部门向产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为作用对象的公共政策,它所处理的是一种通过科学技术成果的流动而形成的科学技术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我国近年来虽然实施了“技术创新工程”,但是,技术创新政策并未成为一种与科技政策或者产业政策并列的公共政策体系,技术创新政策工具也比较单一。因此,尽快制定并实施一项明确的技术创新政策和相应的技术创新法律体系,明确界定公共研究机构与企业研究开发机构以及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必要的。

第三,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阵地前移到了科学技术研究阶段乃至研究开发主攻方向的选择阶段,竞争成败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有形的产品和服务,而更多地取决于国家和企业选择研究开发的主攻方向、研究开发资源的有效配置等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一步加强国家科学技术战略规划,强化企业以市场为基础选择和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激励机制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探索技术创新方向方面分担多种不确定的功能。例如,将“放小”与“扶小”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措施扶植中小企业、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则更有利于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正确处理开创性研究与适用科学技术知识引进的关系,加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供应趋向于国际化,信息的高度流动性使知识真正成为无国界产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也使一些大型科学技术项目必须采取国际合作的形式完成。我们应该在保持和加强研究开发基础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知识。这与模仿或伪造有着根本的不同,模仿的对象是别人的技术创新成果,而引进科学技术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则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的结果,它所利用的是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科学技术知识。

第五,积极参与适合知识经济特点的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实施。知识经济将导致国际规则的巨大变化,一些新的规则如电子贸易、信息技术产品贸易、国际知识产权以及有关新产品的纯粹技术性规则等等,将陆续制定出来并付诸实施。对此,我们应积极参与,争取一些对于我们更为有利的条件或者规定,以避免陷入被动,处处依照别人制定的规则行事。

标签:;  ;  ;  ;  

知识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经济政策选择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