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 张家川 741500)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施以咪唑斯汀片+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两组患者4周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P<0.05);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湿疹患者实施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临床疗效较佳,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慢性湿疹;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182-02
慢性湿疹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炎症反应,多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包括内分泌失调、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等,外因包括炎热、动物皮毛、化学物质及搔抓等。其主要由亚急性、急性湿疹演化而来,临床上以皮肤浸润肥厚、瘙痒、纹变粗大及红斑为主要特征,处理失当,可造成继发感染,甚至累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1]。因此,应对慢性湿疹的临床治疗予以重视。本研究旨在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临床诊治的76例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第6版《皮肤性病学》[2]对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阵发性瘙痒、皮肤浸润增厚呈暗红色、皮损纹变粗大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亚急性或急性湿疹、由真菌或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等;严重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调查研究。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40.29±5.74)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3.14±1.03)年。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39.57±5.81)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3.85±1.26)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咪唑斯汀片+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方法:口服咪唑斯汀片,10mg/次,每日1次,连服4周;在患处外敷一薄层复方氟米松软膏,依照症状每日1~2次,连敷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方法: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次,每日3次,持续应用4周。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皮损变化4项指标(包括瘙痒状况、皮损硬度、皮损面积及皮损厚度)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临床疗效指数积分值=(治疗前总皮损积分-治疗后总皮损积分)/治疗前总皮损积分×100%。痊愈:临床疗效指数积分值减少90%以上;显效:临床疗效指数积分值减少在60%~90%之间;有效:临床疗效指数积分值减少在20%~59%之间;无效:临床疗效指数积分值减少在20%以下。
(2)采用半定量积分法有效评估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该积分法分为消失、轻度、中度及重度等4个等级,评分范围在0~3分之间,每个指标评分标准:0分为症状完全消失;1分为轻度症状;2分为中度症状;3分为重度症状。症状总积分=瘙痒状况积分+皮损硬度积分+皮损面积积分+皮损厚度积分。
(3)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采用(x-±s)进行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率”进行描述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临床疗效
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较对照组的76.32%高(P<0.05),详见表1。
2.3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出现尿量减少1例,瘙痒2例,共计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口干1例,瘙痒2例,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3例,发生率为7.89%,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
3.讨论
慢性湿疹是一种皮肤科过敏性疾病,发病时患者常伴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与工作。该病好发于四肢,皮损形态不一,分布多呈对称样。相关研究显示[3],慢性湿疹属迟发性变态反应,由复杂的内外因子相互作用而引发,且易迁延不愈,造成色素沉着,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容貌外观。此外,若长期未接受正确临床治疗,易使得患者出现精神萎靡的状况,严重时对其神经系统造成重大损害。目前,传统西医治疗慢性湿疹,诸如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外用药,仅单纯予以外部上药,因而难以彻底消除湿疹的病灶及致敏原。同时,若长期应用,对患者的毒副作用、依赖性较大,且易造成病情经年发作。因而,其疗效不被患者及家属认可。本研究中所应用的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取自甘草中的常用制剂,对局部过敏坏死反应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同时对促进抗肉芽形成的激素具有拮抗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选择性地抑制磷脂酶A2与脂氧合酶的活化,继而可消除湿疹引发的炎症反应。咪唑斯汀作为一种有选择性的拮抗剂,对外周组胺H1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该药物可对白三烯的分泌产生抑制作用,继而可消除水肿隐患,最终达到既抗炎又抗过敏的目的。复方氟米松软膏其有效成分氟米松能够收缩血管,防止组织细胞增生;水杨酸具有角质松解功效,可轻度抗菌、消炎止痒。相关研究显示[4],咪唑斯汀片、复方氟米松软膏与复方甘草酸苷联用,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较单种用药安全性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表明临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有效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湿疹患者临床实施咪唑斯汀片、复方氟米松软膏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安全性较高,可大幅度改善其临床症状,其优势较单种用药明显。
【参考文献】
[1]褚永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5):121-122.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0-102.
[3]孙祎山.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5):154.
[4]魏树俭,孟翠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临床学,2016,10(1):76.
论文作者:马易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9
标签:复方论文; 湿疹论文; 疗效论文; 患者论文; 积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症状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