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论文_李作君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论文_李作君

李作君 ( 万源市中心医院内二科 四川万源 6 3 6 3 5 0 )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150-01200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 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即约每2 位60 岁以上人中就有1 人患高血压[1]。老年高血压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生率远高于西方人群,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

1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年龄≥65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SBP)≥140mmHg 和(或)舒张压(DBP) ≥ 90mm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若SBP ≥ 140mmHg,DBP < 90mmHg,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2]。

2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2.1 SBP 增高,脉压增大:ISH 占老年高血压的60%。随着年龄增长I SH 的发生率增加,同时脑卒中的发生率急剧升高。脉压是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老年人脉压与总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呈显著正相关;2.2 血压波动大:血压“晨峰”现象增多,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者增多。体位性低血压定义为: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min 内,SBP 下降>20mmHg 或DBP 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如头晕或晕厥。老年I SH 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应用利尿剂、扩血管药或精神类药物者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年餐后低血压(PPH)定义为:餐后2h 内每15min 测量血压,与餐前比较SBP 下降> 20mmHg,或餐前SBP ≥ 100mmHg,餐后< 90mmHg,或餐后血压仅有轻微降低,但出现心脑缺血症状(心绞痛、乏力、晕厥、意识障碍)。老年人血压波动大,影响治疗效果,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显著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2.3 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高,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10%(非勺型发生率高达60%以上)或超过20%(超勺型), 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增加;2.4 白大衣高血压增多;2.5 假性高血压增多, 指袖带法所测血压值高于动脉内测压值的现象 (SBP 升高≥ 10mmHg 或 DBP 升高≥ 15mmHg),可发生于正常血压或高血压老年人;2.6 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常并发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

上述高血压的临床特点,绝大多数与老年动脉硬化、血管壁僵硬度增加及血压调节中枢功能减退有关。

3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老年高血压治疗研究(HY V E T)汇总分析表明,降压治疗可使脑卒中减少40%,心血管事件减少30%;无论是S B P 或D B P,抑或是I SH,降压治疗均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平均降低10mmHg SBP 和4mmHg DBP,卒中的危险降低30%,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降低13%。70 岁以上的老年男性、脉压增大或存在心血管合并症者获益更多。高龄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可降低总死亡率和脑卒中等。我国完成的Syst-China、STONE 等临床试验结果均表明,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老年人高血压可显著减少脑卒中发生风险。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至150/90m m H g 以下,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 以下。对于80 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的降压的目标值为<150/90mmHg。但目前尚不清楚老年高血压降至140/90mmHg 以下是否有更大获益。老年患者降压治疗应强调S B P 达标,同时应避免过度降低血压;在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步达标,应避免过快降压[2]。

ESH/ESC 2013 指南,对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目标值推荐为:80 岁以下,SBP140 ~ 150mmHg,如能耐受,SBP < 140mmHg;80 岁以上,若有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SBP 控制在140 ~ 150mmHg。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平稳、有效;②安全,不良反应少;③服药简便,依从性好。常用的5 类降压药物均可以选用。对于合并前列腺肥大或使用其他降压药而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α 受体阻滞剂亦可以应用,同时注意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等副作用。对于合并双侧颈动脉狭窄≥ 70% 并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降压治疗应慎重,不应过快、过度降低血压。

S B P 高而D B P 不高甚至低的I S H 患者治疗有一定难度。如何处理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参考建议:当D B P < 60mmHg , 如S B P <150mmHg, 则观察,可不用药物;如SBP150 ~ 179mmHg, 谨慎用小剂量降压药;如SBP ≥ 180mmHg, 可用小剂量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 或 ARB 等,用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

参考文献[1] 王陇德. 调查结果[M]// 王陇德.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 综合报告.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57.[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论文作者:李作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4

标签:;  ;  ;  ;  ;  ;  ;  ;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论文_李作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