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东津镇职教中心 441106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数学的特点是严谨,而小学数学除了严谨之外,更应是简明的数学。课堂中的每个步骤应是简洁的、实用的、具有激发性的。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强化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十分重要。
一、有效情境的创设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许多课堂的导入都是从情境进入。在创设情境时,首先要明确创设情境的主旨:是为学生学习数学而准备的。但有时那些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的做法却只会让学生感到虚假与不真实。其次不可过分地沉溺于创设的情境。情境的创设要做到“简而不减,富而不浮”。
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呢?
1.调动学生的兴趣
英国的心理学家洛科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适合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根据这一情况,在教学时,我经常从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且与本节课有关的话题入手,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后,再将相关的知识呈现到他们眼前,使他们很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发现、思考、提问、探索,收获知识。例如:《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节中,认识体积时我引用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后,自然地明白了乌鸦喝到水的原因——小石子占有一定的空间。这样水到渠成,既给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情境,又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物体占有空间。
2.让学生多体验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听过了,我看过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我记住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的局限,在面对问题时特别是对抽象的、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事物,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创设情境时可让学生多体验。例如,在让学生理解立方米这个体积单位时,让学生们自己想办法。有的说用几根一米长的棍子订一个棱长一米的正方体框架;有的说做一个棱长一米的正方体木箱。可这些材料咱们没办法拿到。这时我拿出了三根一米长的直尺,让同学们再想想办法。同学们很快想到了办法,有三个同学要求演示给大家看,他们用三根尺子,借助一个墙角围成了一个棱长一米的立方体,使同学们建立了一立方米的空间观念。接下来,让同学们从实际生活中找出接近一立方米的物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授每个知识点时,步骤应是清晰的、扎实的、易于理解、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其中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时,还要有效地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突破这些重点难点的方法和学生对你所设计的这些方法根据他们已有的经验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利用转化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让学生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引导学生操作时渗透了平移思想。然后让学生找出长方形的长、宽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的关系,从而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把握了本节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三、简约的课堂
简约课堂朴素的外表下更应显得有张力、有内涵、有底蕴。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对书上一道练习稍加更改,让学生先估计所画图形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再通过操作难估计的准确性,远比书上直接出示显得更有张力。在课堂的练习部分,更应融合数学以外的东西,来充实我们的数学课堂。
在《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中则涉及到七言诗《枫桥夜泊》、儿童喜欢的七巧板所拼成《刻舟求剑》五幅故事图、七星瓢虫身上的黑点等,这些数学练习不再是枯燥的、机械的,而是使数学知识生活化。神话、文学,得益于数学,这样的数学课学生又怎能不喜欢呢?
四、愉悦的心理体验
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她,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数学提供了一种精确简洁通用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正是以她的结构与内容上的完美给人以美的感受。”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向学生传递这种美,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
如一些算式的计算结果中的规律美、对称图形的形体美。我在教学《对称图形》时则是从一次到桂林游玩时带回一桂林山水的优美图片导入,那一幅幅倒映在清澈水流中的图案与实物本身不正是一幅绝好的对称图形吗?在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同时,又有了一种对美的感悟。学生便会陡然感悟:数学,原来如此美丽。这样的数学课,学生的印象能不深刻吗?
我做为一名教师,对数学就应具备对数学美感的良好的感受、捕捉和创造能力,并带着自己对数学美的强烈体验与感悟走进课堂,用自己富有魅力的语言让学生去体验。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的数学课不再枯燥无味,而是令人愉悦。
论文作者:刘万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数学论文; 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同学们论文; 一米论文; 数学课论文; 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