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措施与趋势(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策措施论文,趋势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R&D支出进入快速增加阶段,R&D投入强度达到中等国家水平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R&D支出增长快于GDP的增长速度。2000-2006年,R&D支出平均每年增长22.4%。2006年,全社会R&D支出为3003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1.42%。科技投入呈现以下特点:
研究开发投入总量进入世界前列,研究开发强度达到中等国家水平。
企业R&D投入增长速度快于政府的R&D支出增加,企业成为R&D活动的主体。
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了研究开发执行主体多元化,R&D支出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R&D以试验开发为主,技术储备不足。
大学和科研院所都偏向于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
科技人员总量大国,人均小国,缺乏科研和创新领军人才。
技术发展正在从引进技术和模仿为主转向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
随着技术能力的增加,技术引进的重点从进口设备转向直接引进技术。技术引进合同中技术费用的比例逐年增加,从1991年的14%增加到2006年的67%。据统计,1999-2005年,我国共签订引进技术合同50000项,合同金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技术费用的平均比例为57.6%。
外资企业带入大量技术,
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开始下降。
技术需求和供应增加,国内技术交易活跃。
企业逐步成为R&D支出的主体,以改进创新为主
企业的R&D支出占全社会R&D支出的比例从1987年的30%增加到2006年的71%。目前,企业创新活动有以下特点:
企业R&D支出中,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企业自筹为主。
企业技术条件提升较快,部分企业已具备较好创新基础。
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创新机制。
制度创新改善了企业激励机制,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面临不同的问题。国有企业的主要问题是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不利于创新的方面:民营企业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得公平竞争环境,如,银行资金的获得和市场准入等。
知识产权发展进入战略转型期
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数量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但与主要知识产权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达到中等收入国家以上,但执法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等问题。总体来看,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相对先进,但管理和执法水平不高,实施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薄弱,政策和机构的协调性亟待提高,地区和产业的知识产权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进入了知识产权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其主要特征是:
知识产权的主动保护期。
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建设期。
知识产权活动进入活跃期。
投入和贸易对知识产权数量的拉动期。
步入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的高投入期。
外部高压期。
科研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以科技与经济结合、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为目标,我国不断进行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第一个阶段的改革重点是减少财政补贴,促进科研院所与市场和企业结合,鼓励科研人员创业。一是通过削减大批冗员,淘汰不合格的科研机构,精简了国家科研力量,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节约了有限的公共资源;二是将大量本应专门为企业服务的科研机构与政府脱钩并入企业,增强了企业研发力量;三是激发了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研究效率有所提高,研发的市场导向增强;四是造就了一批有一定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对科研院所实行分类改革。根据隶属关系和功能,科研机构分为三类,一是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的研究机构,二是公益性研究机构,三是产业技术应用研究机构,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采取不同体制,第一类和第二类科研机构保留事业单位体制,国家财政给予相对稳定支持;一大批隶属于产业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应用技术研究机构转制为企业化经营或变为企业。
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区域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在中央的引导下,以地方为主建立了区域创新服务体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生产力促进中心。
促进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
我国已成为研发国际化的重点地区
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全球流动和组合,研究开发国际化的速度加快,范围扩大。1993-2002年,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的R&D支出从300亿美元增加到670亿美元,占全球工商业R&D的份额从10%增加到16%。跨国公司研究开发国际化的主要动因,一是使新产品和新工艺适应东道国市场需求为主;二是降低研究开发成本;三是扩大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因此,跨国公司R&D活动向成本较低,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较高,具有创新条件的地区流动。
跨国公司的R&D活动向少数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成为重点地区。
外资企业成为我国研究开发投入的重要力量。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机构正处于转型阶段。